当前位置 :
古诗二首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感动于李白与孟浩然黄鹤楼下相别的感人情景,这节课,让我们再走进清雨纷纷的渭城,领悟王维的送别情怀。看老师写课题。

2. 板书课题,解诗题。

从课题中读懂了什么?重点强调:使:出使;元二:姓元,在弟兄中排行老二,因此称他为元二。安西:指安西都护府,在今天的新疆库车附近,唐朝时设立在西北边疆的最高军政机构。

二、初读古诗,了解诗意。

1.学生按上节课的方法自学古诗 。

自学要求:a.熟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借助课文注解和插图,理解字词,说说诗意。

(2)学生自由读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3)指名学生读诗,适时纠正错误读音。指导“舍和朝”的读音。学写“舍”

4、利用注释,交流大意。

1)重点明确:渭城是哪里?早晨下了一场怎样的雨?为什么?你从哪个地方看出下来了一场小雨?

2)指导学生用完整的具体生动的语言描述整个诗的意思呢?

三、移情想象,入境生情。

(一)解读“故人”

1.读一读古诗,诗中哪些地方,还能找到元二和王维是好朋友的依据?

2.生自读古诗,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相机板 :酒 浓浓)

4.指导朗读。

(二)解读景物

1.哪些景物让人触景生情?

2.生自读古诗,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相机指导理解:雨、客舍、柳)

4.指导朗读。

(三)解读地名:

1. 安西有多远?渭城又在何处?阳关呢?

2.(出示地理图)简介当时历史背景及地理环境。

3. 指导朗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四、拓展诗蕴,尝试背诵。

1. 临行之前,他们还会说些什么呢?快快把它写下来。

2. (音乐响起《阳关三叠》)生写话。

3.交流:学生以元二和王维的角度互赠话别。

4.尝试背诵《送元二使安西》。

师:(背景音乐:《阳关三叠》)这首诗又叫《渭城曲》也叫《阳关三叠》并被谱成曲传唱至今。同学们,如果有一天,你们来到渭水河畔,看到杨柳依依,你一定会记起两个人在这里依依惜别的情景,也一定会想起这首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让我们共同把这首诗,这份情记在心间。

5.总结:五千年的文明沉淀下多少绚烂的文化,古诗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万古流传,表现人间真情的古诗词数不胜数,下课以后我们可以搜集古诗中表达人间真情的名句,搜集出来读一读,背一背。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该文章《北师六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教案》来源于出国留学网,网址:https://www.liuxue86.com/a/2755079.html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案设计
本班有学生48人,男女生各半。学生思维活跃好表现,半数以上的学生会用网络搜集信息,全班学生都会摘录知识小卡片。第一课时已经掌握了《太阳》的生字、新词,朗读了课文,分清了课文的层次,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设计思路1.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新理念,突出一个“新”字。2.运用网上资源补充课内知识,体现现代教育信息特点。3.运用知识抢答的形式巩固本课内容,掀起本课高潮...
教学分析
作文教学是一种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训练,是检验学生素质发展的一把标尺。然而实行“作文全程教学”,又是作文教学的一种新尝式。一、作文全程教学之含义全程作文教学,即指作文全过程的教学。它可包括三个阶段和四项延伸。三个阶段是:(1)动笔前观察借鉴的准备阶段;(2)动笔时确定中心,选材组材,起草成文的写文阶段;(3)动笔后的修改阶段。四项延伸是:(1)...
练习题
这篇课文是个历史故事,记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时,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反驳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故事。课文主要内容是楚王的三次对晏子的侮辱,晏子的三次针锋相对的反驳。怎样读懂这篇课文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阅读体会。一、看课题想内容当同学们看到课题时,可以想一想:“这篇课文描写晏子出使楚国会有哪些遭遇呢?”带着这个问题细读课文,可以了解晏子怎样反...
课件下载
《古诗两首《示儿》ppt课件》优秀课件由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下载并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7、诗中“太清”的意思是。(2分)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D、全...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