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冰灯

【教材分析】

《冰灯》是北师大版第五册第十二单元“过年”这一主题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叙述了作者的父亲为他制作冰灯的故事,反映了父亲对儿子那深沉的爱及儿子对父亲的爱戴。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本课的词语。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

3.通过了解父亲给孩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关爱,品味父子之间的深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了解父亲给孩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关爱,品味父子之间的深情。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朗读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抓重点词,梳理文章内容

师: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观赏了一盏最特别的灯笼,那这些词语你都还认识吗?

指名学生读,其他跟读两遍

走街串巷习俗乐趣享受希望

答应打磨继续后悔融化

师:再看看,谁能用这四个词语,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希望答应后悔融化

生:我希望有一个冰灯,父亲答应了,大年三十的早上,父亲在给我做冰灯,它的手真凉,我心里直后悔,冰灯融化了,但它从此留在我心中。

师:同学们,抓住文中关键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我们阅读文章的好方法!——出示金钥匙(板书)齐读金钥匙

二、精读课文,体会父子深情

1.回顾旧知,梳理情节

师: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过年的时候就是我们孩子最开心的日子。课文中的我今年最想要的是什么?

2.学习第五自然段,体会父亲做冰灯的辛苦

师:看到父亲做冰灯,我为什么后悔了?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第五自然段,走进那个大年三十的早上。

请看阅读小提示: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你从哪些句子最能感受到“父亲的手真凉啊”,并把表示动作的词语圈画出来。

师:认真观察书上这幅图,父亲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打磨冰灯呢?

生:父亲为什么要在离炕很远的地方打磨冰灯呢?

师:然而,这打磨冰灯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做好的呢?课文就有一个地方告诉我们?

生:不是,“继续用力磨了起来”告诉我们冰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打磨好的。

师:寒冷的天,然而父亲坚持为我打磨冰灯,5分钟,父亲在这冰凉的冰水里浸泡着,10分钟,20分钟,父亲的手紧紧地握着那块冰,想想,此时此刻父亲的手会变成怎样的呢?

3.学习第八自然段,体会儿子对父亲的心疼

师生共读

出示:我再也睡不着了。当我看见父亲又一次把手放进棉袄时,我急忙喊他:“爹,你到我这里来暖暖手吧。”一边说,一边掀开了自己盖的被子。

师:你从哪些词语看出儿子心疼父亲?

生:急忙、喊、掀开

师:这时,父亲看见了——

师:从父亲一连串的动作中你又体会到了些什么?

师:是啊,父亲心里装着的只有一个人——儿子,尽管自己是那么的冷,也要保护好孩子。

师:这时候我碰到了父亲的手,我材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父亲的手真凉啊!

师:我只想到要一个透亮的灯笼快快乐乐的过年,但没想到父亲为了做这个灯笼如此的辛苦,忍受寒冷。父亲让我在小伙伴中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新年,这一年春节——

全班朗读,出示:这一年春节,我的灯笼是最特别的。小伙伴们都称赞我的冰灯,连大军也有点羡慕我。

师:是啊,我的灯笼是最特别的,“特别”在哪呢?

师:复杂的感情交织着,过了几天,冰灯融化了,什么留在了我的心底?

生:父亲的爱

师:是啊,难忘这盏特别的冰灯,难忘父亲做冰灯时那冰凉的手,难忘那一声声“我不冷,不冷”灯很冰,但父亲对我的爱,深深的温暖着我!(板书:灯冰爱暖)

师:对于您——父亲,我是多么的感激,那如山的父爱,我一生都无以回报。有太多的话,太多的爱想对父亲倾诉。想想平日里父亲对你的关心、爱护,把你心中向想的话写下来吧!

三、作业布置

把今天所写的对父亲的话带回家,把那份爱,那份感激送给父亲。同时,今天是感恩节,回去为父母做件力所能及的事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吧!

爱将我融化

——《冰灯》教学反思

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所以整堂课都是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领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以情激趣、以情带读、感受课文所蕴含的语言美、思想美。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为落实这一目标,在初读课文时,我组织引导学生通过自由读、指名小组分自然段读、默读三种形式通读全文后,要求学生抓住词语慨括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段在课文中的表情达意作用”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为了突破这一重点,我首先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的读给老师和全班同学听听。并说说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因为读书是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过程,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在这一环节的学习活动中,特别“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抓住学生感受最深的句子和段落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学生充分读文之后,以课后思考题为重点,“看到父亲做冰灯,我为什么后悔了”这一问题贯穿课堂,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由于学生读文充分,理解课文水到渠成,当他们围在一起讨论时,你侧耳倾听,他们的回答几乎是人云亦云,意见达成了共识。学习思路、文章思路、教学思路三路合一,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且全班交流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继进行板书,板书突出了文章的重点。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为了深化学生对父爱的理解,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谈谈生活中父亲为你做过的让你感动的事,让学生畅所欲言,升华主题——父爱!使学生在语言训练中受到思想教育和人文熏陶。

当然,理想是丰满的,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仍存在很多不足的方面;

一、在“真情感染,以情激情”方面,教师不能放得开、做得到。

如,在指导朗读时,教师不能充分发挥范读的作用,以激情引趣。教师应该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诵读把自己的真情实感传授给学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最佳的情感共鸣。

二、学生讲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时,那纯真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很感人。课堂上,给予学生写作时间不过,部分学生美能写完,是缺憾。并且,在学生讲述、感受到父母的深情厚爱时,老师没能及时启发、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应该怎样做来回报父母的深情厚爱,德育渗透力不够强。

三、没能把小组间的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总之,一堂课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能够追求到“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教学情节就是一种收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案设计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达尔文及《物种起源》;初步了解“绪论”的写法;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筛选达尔文对物种起源的主要观点。过程与方法:继续训练并提高筛选文章主要观点,筛选关键词语、关键语句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达尔文坚持真理、珍重客观事实、谦虚谨慎、严肃认真、深入细致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奋斗精神。教学重难点:整体把握...
教学分析
一、说教材解读:《与象共舞》是一篇略读课文,饶有趣味地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作者用“与象共舞”为题,体现了泰国人与大象和谐共处,关系十分密切,大象给泰国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乐趣。本文被编排在五年级下册的第八单元,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是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还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并注意...
知识扩展
这满坡满墙的红叶啊!从山坡逶迤而下的、一片叠一片倾斜着的、像火焰一样燃烧又像落日一样辉煌的红叶,在走进石砌拱门的瞬间扑进我们的眼帘,轰隆的一声响,撞击出周身轻微的疼痛。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绚丽灿烂的红叶,没有一丝污秽和伤痕的红叶。纪伯伦纪念馆,在完美的红叶中默然静立的建筑。古铜色的木门低而窄,走进去的时候须得缩肩躬腰。不知道这些古旧的门窗是不是统统由雪松木制成。...
阅读答案
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