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被宜扬得几乎人尽皆知,似乎每个周五晚上都会被一群小至童叟,上至古稀的群众密切关注。广大人民的关注似乎反映出这档节目的意义及水平,但是我却并不这样认为。
可能这档节目中有一些我们生活日常用语,但更多的,还是一些我们在日后生活中并不需要或很少需要用到的词语。
若你不专攻中国古代史,你何君了解张仪、苏秦的“纵横捭阖”之术,为一个古代兵术谋略急得扎耳挠腮?若你不是北京人儿,你何必了解“捯饬”这个有些现今的北京人都只会说而不会写的词语?若你纵横官场、驰骋商界,你又何对了解这“醪糟”二字如何去写?
你不需要。
在现今这个时代里,专门研究汉字的人少之又少,而在我看来,这档节目却恰恰是为这些少之又少的人量身订做的,这是他们的专业,这是应当拿来考察检验他们的节目,而对于那些参赛的初中生来说,这个节目的意义微乎其微,他们长大以后,有的会成为科学家,有的会成为医生,有的会成为教师……但无论哪个行业,他们都不会需要那些较生僻的词汇。因为,术业有专攻,而不再是盲目的大范围知识积累。
若是问刘翔这“捯饬”两字怎么写,想必他不会知道。他的生活是在那红绿相间的赛道上的,那里是他驰骋的原野,是他的专攻,他的人生不需要那些词语。文字只将为夺冠后的喜悦服务,更何须用这些方言俚语?
若是问袁隆平这“酵糟”两字怎么写,想必他也会是一头雾水。他的生活是在那块绿色原野的,是相伴着那金黄色的稻穗的。研究与发现充盈着他的生活,探索与发现才是他的专攻。他的人生不需要那些词语。面朝土地背朝天的人己经有与大地最诚挚的灵魂共通,又何须词语的修饰与描绘?
每个人都有来这世上的目的,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灵魂前行的方向,大步向前即可,用灵魂的专注去与万物交流,何须词语描摹,又何须这些生僻词语?
所以在我看来,这听写大会,观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