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作文命题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命题作文是我国写作教学中传统使用的一种训练方法。一道好的作文题,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写作能力,将会产生积极效应。反之,就会挫伤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并产生消极厌恶、恐惧懒 惰的心理,从而会降低作文教学的质量。

作文命题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为进一步搞好作文命题,笔者在不断学习和借鉴诸多优秀教师经验的基础上,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一 些尝试,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

一、命题要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作文命题从小学一直写到高中。如《我的××》《×假见闻》《记一件有意义的事》 等题目,均在学生的习作中反复出现过。有人认为,这些命题学生有生活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看起来 似乎是对的,但学生有生活的题材,不一定就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像《记一件有意义的事》,学生不知写过 多少遍了,听起来就厌烦。所以在写作时总是老一套,信手拈来,不加思索。内容不是捡钱包,就是在车上给 老人让座;不是扶盲人过马路,就是帮有病同学在医院补课。更使人不解的是有时全班竟有十余位同学写捡钱 包和扶盲人过马路的,那么试想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丢钱包者和有多少盲人过马路呢?真让人哭笑不得。造成 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因为命题不周所致。其实学生的生活天地是广阔的,他们所接触到的不仅仅是文中出现 的这些东西。“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孔子语)这就说明求知的积极性有三个层次:即 乐之为上,好之次之,知之最次。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是不可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完成任务的自觉性的 ,因此,命题作文,首先要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各种有关器官处于最活跃状态,只有这时,他才有可 能把自己的智慧、情感形之于笔端。

1.命题力求“新”

所谓“新”就是新颖、新鲜。只有“新”的东西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那么,怎样使命题“新”起来呢? 一是旧题新作,改造完善。如《我的老师》这个题目,我们将它改为《我班来了一位新老师》。这一下学生感 到非常新鲜、亲切,产生了极大的写作兴趣,将这位“新”老师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着装打扮、品格修养 、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写得淋漓尽致,跃然纸上。二是开拓新的写作领域。改革开放,新事物如雨后春笋, 层出不尽。我们让学生写《家乡的变化》《爸爸上电大》《妈妈下岗以后》《一则广告给我的启示》《“下海 ”的诱惑——从一个中学生辍学经商谈起》等。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写出新意。如《真没想到》这个题目,有 位同学这样写道:真没想到,一向门庭冷落的这个家,自爸爸上午被任命为公司总经理,晚上就有人大包小包 往家送东西,还恭谦地说:“一点小意思,请笑纳(临走时,爸爸一一谢绝退还)。”后来的日子也就可想而 知了,还没等吃过晚饭,就有人来敲门,其中有让爸爸美言提拔的;有哭着要升工资的;有闹着分房子的;有 为其子女分配工作的;有缠着让爸爸调动工作的;……他们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就是我这个平时在别人眼 里根本引不起注意的小人物,顿时成了来者议论的话题,夸我脑子灵,长得漂亮,有福气,将来定会有出息, 还要为我举办生日晚会……屋子里灯光通明,烟雾缭绕,说笑不止,他们非到子夜时分,是不肯离去的。唉, 谁来理解我无法学习,难以入眠的酸楚呢?爸爸呀,你的品格我是了解的,但你当总经理后给这个家造成的损 失以及发生的一幕幕情景,我真没想到……这样的题目,不仅丰富了写作的内容,而且使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进 一步认识了社会,认识了社会中各种不同的人,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2.命题力求“美”

所谓“美”,就是要讲求语言的艺术,精心设计,反复推敲,使学生一看到题目,就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 教育、美的艺术熏陶,从而产生一种推动力。如运用对比方法,将两个矛盾的概念组成命题:如《一位年轻的 老教师》;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命题:如《她用爱的雨露浇灌花朵》;用名言、警句、典故命题:如《不到长城 非好汉》《一枝红杏出墙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用假设语命题:如《如果我是一位白衣天使》;用疑 问句命题:如《小雨,你要告诉人们什么?》。这些题目都使学生感到兴味,能激起他们思想的浪花,开启他 们感情的闸门。

3.命题力求“活”

所谓“活”就是灵活。这类题目范围较广。如《思念》《变化》《春天》《偶像》《生活》《理想》等。 “思念”既可写对祖父母、父母、老师、同学等的思念,也可写对童年生活的思念;“变化”既可写家乡、城 市、学校、班级等的变化,也可写一位后进生的变化等;“春天”既可写美丽迷人的大自然,也可写社会主义 的“春天”;“偶像”既可写你所崇敬的普通劳动者、科学家、英模人物,也可写为国争光的体育、电影名星 等;“生活”既可写你的校园生活、业余生活、家庭生活,也可写人生所追求的真正生活及人类的幸福生活; “理想”既可写你将来做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解除病人痛苦的白衣天使,遨游太空的宇航员、美化城市的 设计师等理想,也可写人类共同追求的美好理想。以上题目,其中心的确定是有较大灵活性的,材料选择的余 地也是较宽的。另外,对一些独词的文题,指导学生不仅要把握所揭示的中心与范围,同时又要领会其象征意 义。如《路》,既可写放学回家之路,也可写久别的故乡之路;既可写家乡河湾的小路,也可写崎岖不平的山 路等。再从抽象的象征意义去分析,进而联想到开拓祖国的四个现代化之路、勇于攀登的人生之路。如果从这 层意义上去开拓,那么便可以给“路”赋予一种新的特殊的含义,就使文章更加锦上添花了。

二、命题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贝鲁泰斯说:“想象是人生的肉,若没有想象,人生不过是一堆骸骨。”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 要。”可见想象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青少年的视野越来越宽,见识越来越广,思索的积极性越 来越强。他们的智力越来越早地得到开发,这就要求我们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当今的青少年,要求我们的作文教 学绝不能停留在过去一些保守的传统教法上。中学生的年龄在十三四至十八九之间,头脑中形成的框框少,这 个时期他们求知欲旺盛,富于丰富的想象力,好胜心强,独立意识增强,这些都是发展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 有利因素。

1.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力

作文教学时要从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力来命题。如《童年趣事》《留在照片上的回忆》《感人的 一幕》等题目,能唤起学生对儿时美好生活的记忆和“一幕”留下的深刻印象,再现丰富生活的情景。

另外,紧密结合所学课文命题。如学习了《松树的风格》《白杨礼赞》《愚公移山》《琐忆》《范进中举 》《孔乙己》《项链》《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天上的街市》《土地》等文后,我们就可出这样一些题目来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松树和杨树的对话》《愚公和智叟的第二次见面》《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范进巧 遇孔乙己》《项链和枷锁》《南郭先生后传》《牛郎织女逛集市》《土地的联想》等。当同学们看到这些题目 时,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开拓了广阔的思路,标新立异,独出心裁,妙趣横生,这样,一篇篇立意新、结构巧 、主题深的优秀作文在他们笔下诞生了。

除此之外,采用“扩写”“续写”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2.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

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集中的注意力,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创造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 思维力。创造力的培养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就作文而言,它必须建立在细致的观察、独到的发现、详尽的分析 、缜密的推理、丰富的想象的基础上。当然,培养创造想象力有一定难度。起初,可能会出现一些十分荒唐可 笑的想法,但我们不寻求尽善尽美,更不能因为害怕出笑话而放弃或阻止学生,不敢放手让他们打破旧框框, 大胆想象。如以《记我的一次宇宙航行——太空遐想》《二十年后的中国》《假如我当国家足球队主教练》《 1997,当香港回到祖国怀抱的时刻》为题目。让他们进行大胆的创造想象,定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再如我 们以《乌云的联想》为题,先略加指导,告诉他们怎样另辟蹊径,挖掘事物的深刻含义,写自己观察体会到的 东西,走自己创新的路子。一位同学在写此文时,一反别人把乌云比作黑暗与丑恶的惯例。他说:乌云带来暴 雨,冲尽大地上的一切污垢,把河山洗得更加洁净,乌云过后,骄阳喷出,世界变得更加壮丽。他写道:万物 生长靠太阳,但也不能缺少雨水。他为乌云鸣不平:“你创造的财富越充裕,你的形象就越丑陋。”他创造想 象得多么富有新意啊!

三、命题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力

“思辨”就是慎思明辨。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人类 社会到了十九世纪就进入理性时代,而生活在二十世纪末期的青少年一代,是非常喜欢思索的,但由于他们毕 竟年轻,阅历浅,在考虑分析问题时易犯直线性、片面性、简单化的毛病。因此,作文命题时要注意培养他们 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他们慎思明辨的能力。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这类命题本身不是一个现成的判断,而是学生通过思辨回答的问题。比如我们以《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对不 对》为题让学生写篇议论文。有人认为公共场所吸烟污染环境,有害他人健康,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同时也违反了有关地方法规,禁止是对的;有的则认为不应该禁止,其理由为:烟草业是纳税大户,厂家生 产的烟没有这些烟民来消费,国家岂不减少了财政收入?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后来把两种看法交给学生讨论, 经过思辨,大家统一了思想认识。

2.提出多种观点进行讨论

这类作文题容易激起思索,引起激烈争论,而争论却是发展学生思辨的最好媒介。比如初读鲁迅先生的《 祝福》时,同学们对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深表同情,但对她的死因却有不同的理解。或认为她是被鲁四老爷逼死 的;或认为是柳妈的迷信思想害了她的命;或认为严厉的婆婆将她推入深渊的;或认为是狼吃了她的孩子破灭 了她生活的希望;或认为无情的大伯把她赶出家门,使她无家可归等等。于是我们出了《祥林嫂究竟死于谁手 ?》的作文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了封建宗法礼教统治下的那个吃人的社会,从而统 一了思想,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要真正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归根结底还要提高他们的马列主义认识理论水平,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使之具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 也是中学阶段作文教学应担当的任务之一。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