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在教学二年级《酸的和甜的》一课时,我发现学生写这课的生字“兔”时,总爱漏掉一点。纠正时,我们请同学们观察老师写字,我故意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错字“免”,顿时,一双双小手不约而同的举得老高,性急的学生情不自禁的惊呼起来:“老师,你掉了一点!”。我假装糊涂地瞪大眼睛看着错字,学生看着我傻傻的不明白真相,恨不得马上跑上讲台帮助我这个笨老师。我把红粉笔递给其中的一个学生,并请他到讲台前说明缘由,只见他飞快的跑上讲台,用我给他的红色粉笔在写错的“兔”字上重重地加了一点,教室里顿时恢复了平静,个个喜形于色,仿佛打了一个大胜仗,这时的我在学生的“指导”下才“恍然大悟”,“噢,原来掉了一点,我真笨。兔字掉了这一点可惨了。大家说这念什么?”学生纷纷举起小手,于是谁也没有再写错字。
【分析】
本案例较好地体现了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师以“糊涂”、“笨”自居,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打消了学生心中那种在教学上的师生地位差异,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真正体现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的作用。
2、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宽松的对话场中手舞足蹈、喜形于色,自由地发表在、各自的想法、观点,使个性得以张扬。
3、抓住“兔”字中一点这一最佳生长点,独到地培养学生自信心,诱发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