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同学们昨天学习的生字情况。看生字,要求读准字音,打出指语,并给这个字组词造句。
师:出示生字“非”。
生:fēi 非常 老师表扬了我,我非常高兴。
生:fēi 非常 小猫死了,我非常难过。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fēi 非常 小猴子看见玉米又大又多,非常高兴。)
生:齐读。
师:出示生字“扛”。
生:kánɡɡ 扛着 爸爸扛着镐下地干活了。
生:kánɡɡ 扛着 叔叔扛着一桶水走进来。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kánɡɡ 扛着 小猴子扛着玉米往前走。)
生:齐读。
师:出示生字“捧”。
生:pěnɡɡ 捧着 我捧着一些糖送给小弟弟。
生:pěnɡɡ 捧着 我捧着几个苹果送给奶奶吃。
师:我们来看大屏幕。
(pěnɡɡ 捧着 小猴子捧着桃子往前走。)
生:齐读。
师:出示生字“追”。
生:zhuī 追小猫 小猫跑了,我去追小猫。
生:zhuī 追小兔 小猴子追小兔。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zhuī 追小兔 小猴子扔了西瓜去追小兔。)
点评: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生将音、形、意整合为一体,为下边的学习做好铺垫。
师:通过刚才的检查,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于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14课《小猴子下山》(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快速阅读课文,数一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点评:初读课文,理清层次,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生:课文有5个自然段。
师:首先我们来看第一段,找一个同学来读这一段。
(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组动画,一天,一只小猴子走下山来,它走到了什么地方啊?(播放flash动画)
生:(观看 回答)玉米地里。(板书)
师: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它的心情怎么样?
生: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板书)
师:“高兴”说明了什么?
生:“高兴”说明小猴子爱玉米。
师:那么小猴子是怎样做的呢?
生:小猴子掰玉米,扛着往前走。(板书)
点评:让孩子带着问题边读课文边观看课件,图文结合,强化理解。板书设计巧妙,符合聋生特点有利于记忆。
师:小猴子扛着玉米往前走,它又走到了什么地方?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同学来读第二段。
(学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小猴子走到了什么地方,我们接着来看动画片。(继续播放flash动画)
生:(观看 回答)小猴子走到桃树下。(板书)
师:它看见了什么?心情怎么样?
生:它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板书)
师:“高兴”又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它喜爱桃子。
师:对,那么小猴子又是怎样做的呢?
生:小猴子扔了玉米去摘桃子。(板书)
点评:根据聋生的年龄特征,教者播放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渗透学法。
师:小猴子摘了桃子以后,它回家了吗?它又去了哪儿?接下来由同学自学第三自然段。
生:自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点评: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师:读完课文,我们分组讨论:在这一段里要提出什么问题,该怎样回答。(学生分组讨论)
师:讨论结束,现在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告诉老师。
生:第一个问题是“小猴子怎样走?”
师:谁来回答?
生:小猴子捧着桃子走。(板书)
师:那么第二个问题呢?
生:小猴子走到什么地方?
生:小猴子走到一片瓜地里。(板书)
生:小猴子看到了什么?
生:小猴子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板书)
生:小猴子的心情怎么样?
生:小猴子非常高兴。
生:“高兴”说明什么?
生:“高兴”说明小猴子爱西瓜。
生:小猴子是怎样做的?
生:小猴子扔了桃子去摘西瓜。(板书)
师:这一自然段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下面我们来看动画片。(继续播放flash动画,复述本段内容)
师:动画先看到这里,那么同学们想一下,小猴子把这个大西瓜带回家了吗?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这一段,还是由同学自己学习。
(学生自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师:在这段里,你们想想该怎样提问。
生:小猴子怎样走?
生:小猴子抱着西瓜往回走。(板书)
生:小猴子看见了什么?
生:小猴子看见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真可爱。(板书)
生:小猴子的心情怎样?
生:小猴子非常高兴。(板书)
生:“高兴”说明什么?
生:“高兴”说明小猴子很喜爱小兔。
生:小猴子是怎样做的?
生:小猴子扔了西瓜去追小兔。(板书)
生:这是什么地方?
生:树林旁。(板书)
点评:引导自学,实践学法,还课堂给学生,让他们自行研究,凭自己的知识积累,思维方式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师:这一段同学们分析得也很好,那么我们再来看动画。(继续播放flash动画,复述本段内容)
师:小猴子追到小兔了吗?小猴子最后是怎样回家的?下面我们来看课文最后一段,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上述问题。
(学生读课文。)
师:读完坐好,谁能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小猴子追到小兔了吗?
生:小猴子没有追到小兔。
师:那小猴子是怎样回家的?
生:小猴子是空着手回家的。(板书)
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小猴子为什么空手回家了?
生:因为小猴子扔了玉米,扔了桃子,扔了西瓜,小兔也跑了,所以小猴子空手回家了。
生:因为它见一样爱一样,一件事没做完就扔下了去做别的事,结果一件事也没做完,所以空手回家。(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归纳出中心)
师:对,同学们说得都对,因为小猴子见一样爱一样,一件事没做完就扔下了去做另一件事,结果一件事也没做成,所以小猴子只好空手回家了。
师:那么,我们要不要向它学习呀?
生:我们不要向它学习。
师:对,我们千万不能学习它。我们做事要有明确的目的,有始有终,做完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点评:用“小猴子追到小兔了吗?小猴子最后是怎样回家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找出小猴子空手回家的原因,同时教育学生做事要有明确的目的,有始有终,不能三心二意,才会有收获,否则将一事无成。
师:好了,这篇课文我们就先学到这儿。 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的学习情况。
师:出示习题。(小猴子下山到过什么地方?看见什么?怎样做的?)
生:小猴子下山到过玉米地,看见玉米又大又多,它掰了玉米。
生:小猴子下山到过桃树下,看见桃子又大又红,它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生:小猴子下山到过瓜地里,看见西瓜又大又圆,它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出示答案)
生:齐读。
师:我们再来看第二道题。(小猴子是怎样回家的?)
生:小猴子是空着手回家的。
生:小猴子是空手回家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把玉米、桃子、西瓜都扔了,小兔子又跑了,所以空手回家了。
生:因为它见一样爱一样,一件事没做完就扔下了去做另一件事,结果一件事也没做成,所以小猴子只好空手回家了。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出示答案)
(学生齐读答案 )
师:到这里,我们学完了这节课,习题同学们也会做了,那么谁能把整个故事连起来讲一讲呢?
(生讲故事)
师:她讲得好不好?
生:好。
师:那么我们一起给她鼓掌吧!
(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点评:习题设计合理,达到了巩固应用的目的,同时注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师:董明月的故事讲完了,非常好。我们每个人回家后都要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总评:本课教学突出以下特点:
一、媒体课件应用得当。注意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做到图文结合,符合三年级聋生的特点,改革过去的大文章教学。
二、 本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到有扶有放,扶放结合,注重实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三、注重学法指导,真正做到了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四、板书设计新颖,用大屏幕打出,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有利于聋哑学生的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