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基本上进入到教育教学领域,它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用它特有的音画使课堂教学一改过去那种呆板、单一的教学模式,而使课堂教学变得轻松、愉快,从而优化了作文教学效果。那么,怎样让电教媒体在作文教学中发挥它的优势呢?
一、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作文课伊始,教师可利用一段精彩的导语或播放一段录像资料,诱发学生习作兴趣,揭示习作内容,明确这次习作的目的和要求。如在指导学生写《除夕
之夜》时,先让学生观看自制的录像片《除夕》。为使此次作文取得好的效果,事先摄下贴对联、做年饭、放烟花、守岁等场景,并配上歌曲《欢天喜地过新年》,学生看着那一组组熟悉的画面,听着那动情的乐声,自然激起了对新年的喜爱之情。这时教者因势利导:“你喜欢过年吗?过年好玩吗?能把
你认为最开心的一刻说给大家听听吗?”这时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记忆的闸门随之打开,“情动而辞发”。这时的习作便成为学生的抒发自我情怀的“需要”,打破以前的“心无所思,情无所动”气氛,由原来难为的“无米之炊”变成大家乐为的“有米之炊”。
二.以说促写,提高能力。
其实作文包涵“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两方面内容。大纲明确提出:“作文教学应该按从说到写的顺序。”语言心理学的研究也告诉我们: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写出来之前,必须先在头脑中形成内部语言。而在“想”与“写”之间,需要架起一座桥梁,那就是“说”的训练。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大声地说、大量地说,只要说得通,也就能写得顺。运用电教手段创设说的情境就显得必要了。如在低年级口头作文《我们的校园》一课上,教师可用录象放映学校的一草一木和学生活动的场景,并用幻灯提示习作提纲,提示每个段落开头的句子。在口头交流课上,教师注意将说得好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鉴赏、补充,这样通过观察交流、直观再现,不仅挖掘了习作素材,也为书面表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自主构思
自由表达
习作不仅要求学生要言之有序,还要言之有物。因此,刚开始习作时,教师可给学生理清写作顺序和写作重点。利用投影,让学生从小到大、从远到近、从主到次、从整体到部分、从表面到本质,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事物。然后,根据自己的构思,结合网络提供的信息,充分想象,邻近同学或小组伙伴口头交流。
如指导看图作文《植树》时,我为了让学生观察细致、深刻,自制了投影片:先投影天气晴朗、春暖花开的图片,意在指导学生在文章的开始要交待植树的时间、地点,并进行适当的景物描写;按着分步加投植树时挖坑的图片,培土的图片,浇水的图片。为了让学生把植树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我结合图片,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分析他们怎样植树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植树后孩子们在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如此指导,学生习作起来难度小多了,作文的内容也丰富、具体、有序了。
四、网上评改
交流反馈。
学生认识事物和表达对事物的认识,须反映在“作”和“改”两方面,初次作文表达出对事物的认识后,修改的过程也是对事物认识深化的过程。大纲提出:要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利用电教手段,能提高修改的效率。如把写得好的文章写在幻灯片上展示出来,提供范例讲评;也可把典型的病句、病例投映出来,进行分析、推敲。为鼓励学生习作中的点滴进步,教师力求从一般的习作中找出精彩的词、句、段,甚而整篇文章,抄在透明胶片上,注上姓名,让大家品味、欣赏,通过老师点评,大家讨论,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从而保持学生习作的热情,体验习作成功的欢乐,进而以形成良好的内驱力。
实践证明:有目的地恰当地选择运用多媒体指导学生作文,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习得写作方法、优化评改途径,使学生观察有对象、思维有凭借、表达有内容、作文有方法,解决了我探索多年的学生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