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马是什么意思?
兼谈科学对古籍的阐释
今年是农历甲午马年。但在阅读《全宋词》时,却发现三首关于野马的宋词值得斟酌。辛弃疾《水龙吟》:回头落日,苍茫万里,尘埃野马。吴文英《凤池吟》:万丈巍台,碧罘罳外,衮衮野马游尘。吴泳《八声甘州》:富贵非吾事,野马浮埃。
将野马与尘埃游尘浮埃搭配使用,这起源于《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四库全书子部》对此句解释说:野马:形状如奔马的游气。将野马解释为气体,却无法理解这三首宋词的意思。
清朝经学家孙星衍对《一切经音义》中野马校正:或问:游气何以谓之野马?答云:马,特塺字假音耳。野塺,言野尘也。闻一多名著《古典新义庄子内篇校释》:野马字盖即沙漠之漠野马亦尘埃耳。《庄子》盖以野外者为野马,室中者为尘埃,故两称而不嫌。这里认为马通假漠,野马是野外的尘埃。[来源:学优高考网]
沈括《梦溪笔谈》明确反对这一观点。其卷三《野马为田野间浮气》中说:野马乃田野间浮气耳。远望如群马,又如水波,佛书谓如热时野马阳焰,即如此物也。这启发我们可以查阅佛经中有无更多线索。
《大智度论》曰:一切诸行如幻,欺诳小儿,属因缘,不自在不久住。是故说诸菩萨知诸法如幻如炎者。炎以日光风动尘故,旷野中见如野马,无智人初见,谓之为水。《放光般若经》曰:菩萨行禅观想如野马。这里,把野马当作一种虚幻的自然现象,是日光下风吹灰尘产生的一种错觉。
这样,关于野马就有三种解释:水气、尘埃和现象。到底哪个更正确一点呢?
大型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天文)》第一章《天象和观测》中为什么恒星会眨眼说:当我们透过空气看远方的景物,发现景物也变得模模糊糊、抖动不停。中国古人给这种现象起了一个好玩的名字叫野马。可见,这里明确认为野马是一种自然现象。
透过空气看到抖动的景物,好像野马奔腾。因为空气在冷热不均的时候就会出现密度的变化,它们使大气的折射性质发生变化,就像一个个小透镜,于是导致了这种抖动现象。这牵涉两个重要科学术语:
一是天文学的视宁度。天文学家用视宁度来表征大气抖动造成星星眨眼的程度,空气抖动会影响到望远镜观测天体的清晰度,因此专业天文台要建在空气相对安静,也就是视宁度好的地方。
二是光学的折射率。 折射率表现为空气弯曲光的能力。直接地说,温度改变空气的密度。当温度不同的空气团相遇时,它们之间的边界层会瓦解成漩涡或者涡流,其对光线的作用就像是薄透镜。在火焰的上方或者是被太阳烤热的公路上,你也能看到类似的情形。而热气流会使视宁度更为糟糕。
可见,随着科学的发展,对古籍中术语的注解应当做一些必要的修正。野马以前曾被解释为水气和尘埃,以科学的角度看是缺乏科学知识的误解和错觉。依据现代科学知识,野马有更为精确的解释:它是一种在视宁度不好的情况下,由于空气折射率产生的一种视觉虚幻现象。有趣的是,若用野马这个解释去理解上述宋代诗词,甚至《庄子》、佛经,是能够得到符合古籍原意阐释的,这也说明了我国传统古籍文化在历经千年后,是能够经受住科学发展考验的。
(选自2014年3月27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2.本文从 和 两个角度,对野马进行了考证和辨析。(每空答4个字)
13.下列有关古籍中野马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将野马与尘埃浮埃等搭配着使用,当源自《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清朝经学家孙星衍和现代文学家闻一多都认为野马的马为通假字尘或漠,野马即野外尘埃的意思。
C.在《梦溪笔谈》中,沈括将野马解释为田野间浮气耳。佛书谓如热时野马阳焰。而形成一观点,有佛经给他的启发。
D.《大智度论》等佛经将野马当作一种虚幻的自然现象,是人对日光下风吹灰尘产生的错觉,被某些人误认为是水。
1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万个为什么》完全采用科学术语解释野马,并明确为一种自然现象;反观古人对野马的解释有其局限性。
B.野马会影响观察,故专业天文台应建在空气相对安静处,不会有空气抖动,也不会影响望远镜观测天体的清晰度。
C.在被太阳烤热的公路上会看到野马,成因是温度改变了空气的密度,光在这里产生了折射,而此时的宁视度不好。
D.野马以前被误认为水汽、尘埃和幻象,随着科学的进步,可以对古籍中类似野马的术语的注解,做出必要的修正。
参考答案
12.古籍注释 科学知识(4分)
13. C(不能确认这一观点来自于佛经对他的启发,沈括说佛书谓如热时野马阳焰,可以是已有这一观点,引佛经加以佐证。作者也说这启发我们可查阅佛经,看有无更多线索。)
14. C(A不合文意,完全采用科学术语解释野马错,《十万个为什么》是用通俗平易的语言解释野马; B违背事实。不会有空气抖动错,原文说空气相对安静,没有说不会有空气抖动现象;D不合文意。幻象不应视为误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