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语文教学改革、语文教学大讨论不止一次。虽然历次改革、讨论解决了很多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语文教学的问题一个又一个地接踵而至。这些问题之中,有的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而长期存在着的问题;有的是时代的发展、对语文教学要求的演变而产生的新问题。对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不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势必会影响到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
语文学科的性质左右着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决定着语文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要求,对语文学科的性质需要有一个基本的、正确的认识,避免思想上、认识上的混乱。
自从有了“语文”这门学科,由于其涵义本身的多义性,大家对其认识的角度和出发点又不尽相同,使得语文学科的性质出现了诸多解释和定位,诸如思想性、工具性、基础性、人文性、文学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等,可谓见仁见智。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以教育部或国家教委的名义颁发了多部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作了明确的阐述,为中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和依据。每次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颁布,都是对语文学科性质认识的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体现出语文教学改革不断发展的方向。但是,从历次颁发的大纲中,也可以看出其对语文学科性质认识的局限性和不一致性。
1955 年、1956 年的教学大纲对语文学科性质的阐述是一致的,虽然提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但它突出的是语文学科的“政治工具”,特别是1958 年以后几年,由于语文教学受左倾思想的影响,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完全忽略了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1963 年的教学大纲是在全社会“关于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问题的讨论”基础上颁发的,通过对语文教学目的、任务的大讨论,语文界的思想认识基本达成了统一,从此确立了语文学科的“基本工具”性质。
1978 年的教学大纲是在“文革”以后颁发的,虽然在文字的表述上带有“文革”时期的影子,但继承了1963 年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学科“工具”性质的提法,并同时强调它的思想性。1980年的教学大纲是对1978 年的教学大纲的修订,两部大纲在语文学科性质的阐述上基本保持一致。
1986 年、1988 年、1992 年颁发的三部教学大纲,突出了语文学科在义务教育(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思想性。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九十年代末,这一时期语文教学之所以没有偏离语文学科的轨道,语文教学在改革中不断前进,语文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应该得益于三部教学大纲对语文学科性质明确的、正确的定位,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十分明确,虽然强调语文学科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但教学目标中并没有把思想品德教育与语言文字训练等同或并列,而是体现在语言文字训练之中。
2000 年的修订大纲和2001 年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体现时代、社会的发展对语文学科的要求,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阐述有了很大的改变。后者明确地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的“思想性”被“人文性”所取代,这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九十年代末文学界对语文教学关于“倡导人文,张扬个性”主张的影响。从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来看,语文教学并没有真正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是出现了教学中“人文目标”不易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左右摇摆、语文教学质量令人担忧的局面。当然,这种局面的产生,也许与语文教师在实施课程标准理念时认识、理解上的偏差有一定关系吧。
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国家颁布的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它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导向性。综观历次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无不对当时的语文教学改革产生深刻的影响,左右着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决定着语文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要求,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因此,对语文学科性质必须有一个基本的、正确的认识,能够让语文教师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避免思想上、认识上的混乱,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语文教学研究“学”与“术”长期严重分离,理论没有真正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语文教学迫切呼唤新时代的语文教育理论家
语文教学研究的“学”指对语文教学的理论研究,属于理论的层面;“术”指对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属于实践的层面。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理论研究与语文教学实践存在着脱离的现象,“学”与“术”严重分离。虽然关于语文教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且涉及的语文理论研究领域相当广泛,但这些成果始终没有为广大的一线语文老师所认同。原因是这些理论研究大多是思辨的产物,往往脱离了我国的国情和语文教学的实际,对语文教学没有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
多年来,教育理论研究还存在着一种奇怪的现象,越是基础的东西越是不被重视。一些师范院校、科研院所现在专职于语文教学研究的学者不多见了。小学教育,即基础的基础被看成是“小儿科”,在职称的评定上,小学教育的研究成果往往不被承认。
语文教学的研究一直停留在实践的层面也就不难理解了,我们广大的语文老师长期靠自己在实践中摸索。语文教学迫切呼唤新时代的语文教育理论家。什么是新时代的语文教育理论家呢?就是能够像黎锦熙、夏丏尊、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先生那样,立足于、扎根于本土研究,将理论研究与生动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专家,使语文教学的理论研究成果真正走进语文课堂,为广大老师们所接受。
同时还要扶植、培养一批人品、师品俱佳的名师(包括语文教研员),发挥他们“传、帮、带”的作用,以推动语文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语文学习的社会要求,使得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始终处于次要的地位,重视兴趣,激发兴趣,有利于使语文教学从负担重、收效微的局面中走出来
学生语文学习的社会要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教育的要求,二是家庭教育的要求。
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首先考虑的是怎么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任务主要由社会对语文学习的要求所决定,诸如教书育人,在较短的时间内把人类的语言文字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等等,也就是说教师要把对社会的责任感放在首要的地位;其次才是对儿童的责任感。语文教学要按照社会的要求预设教学目标(最起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有如此考虑),塑造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不可能完全从儿童的需求、兴趣出发。由于语文教师还要面临所教班级统考或升学的压力,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晋级、职称评定、升迁等,过于考虑儿童的要求、兴趣,有点不切实际。
传统的蒙学教材《三字经》中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说的是家长、教师在教育中的责任。我国的家庭教育历来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较深。由于未来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剧,使得现在的家长对子女的爱有着较强的功利性,更多地表现为对子女今后前途命运的关心。这种关心使得家长很少考虑子女内心的感受和体验。家长指导子女课外学习语文往往急功近利,对各类作文辅导班趋之若鹜,对课外书籍的阅读却不予重视。即使让子女读一些课外书,书籍的选择往往不以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爱好为前提。儿童想做的事不能做,能够体现自己独立性的机会越来越少。这势必造成这一代儿童对生活体验的缺失,想象力的匮乏,梦想土壤的贫瘠。
汉语的冷落与外语(英语)的强势,造成汉语在社会角色中的失衡,严重削弱了语文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语文环境,形成重视语文学习的氛围
语言是根植于一个民族灵魂与血液间的文化符号。横平竖直的方块汉字,以其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独特的特点,昭示出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子”。然而,当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之时;当汉语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国外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汉语学习之际,国人对外语(英语)的崇拜似乎到了狂热的程度,许多家庭学习英语“从娃娃抓起”。汉语目前在我国大有沦落为一种弱势语言的趋势。
国人对汉语的冷落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汉语在社会角色中的失衡,从而也严重削弱了语文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课程改革以来,最突出的问题是语文课时的减少,老师们普遍感到语文教学时间不够。
21 世纪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外语(英语)学习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冷落汉语、弱化汉语,不意味着儿童学习语文能够做到无师自通,语文学科还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来引导学生完成语文学习的任务。改变这种状况,迫切需要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语文环境,形成重视语文学习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