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七十年代生人,这个年代的人十分尴尬,如钟书先生所云,既不能装老,赢得别人的尊敬;又不能扮嫩,和年轻人争一瓢羹。既然如此,照照镜子,痛定思痛,何妨看破红尘,屏弃浮名,自去自来堂前燕,一蓑风雨任平生呢?
一
我出生在一个皖南小乡村,村庄的名字很古怪,字典上也查不到的,可是一代代也就传下来了。村子里从来没有出过读书的人,所以,孩子们读书,父母也就没有多大指望。我们得以享受了很多快乐,很多自由,很多混混沌沌。读初中的时候,校园是在一片广阔的田野之中,前面是大片大片的荷塘,上课时,常常有淡淡的荷香传来,若有若无的;后来到了高中,我很容易就理解了朱自清的通感——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有时候,我们就偷偷地去挖藕,即便被发现了,也没有多大的关系,农民虽然凶巴巴的,但绝对没有教训我们的意思,甚至,他们的孩子也在我们中间,像鲁迅笔下的双喜。只是藕是没办法带走了,于是回去的时候,我们各人就在心里骂。犹记得“双喜”告诉我,不要看那些大大的荷叶,虽然茂盛粗壮,但可能下面什么也没有;倒是那些小小的荷叶,或者是刚出来的嫩头,尖尖的小荷,下面却常常有大买卖。我后来试过,而且屡试不爽。在挖藕的当中,实在也寄寓着人生啊!
学校的正前方有一条人工开凿的渠道,这是因为在田野中筑公路需要开土方,把路垫得高高的,防止被水淹没。公路修好了,渠也就出来了,正好那年毛主席去世了,于是,就把这个渠取名“怀念渠”,算是我们乡里的人知道的对主席的哀悼。渠的两岸都是宽阔的马路,边上种植了白杨树,可能是靠近水源的缘故,白杨树特别的疯长,我在那里的时候,每一株白杨树都有一丈多高,就那么笔直的站着,很固执,很抗拒,也很顽强。终于有一回,他们还有幸为我们老师的《白杨礼赞》现身说法。
怀念渠的水很清澈,因为没有污染,也无从污染,那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纯农业时代,单纯得就像初恋。在渠的不是正规大道的马路上,野野的青草,肆意的坦荡,肆意的招摇,肆意的美丽。有时候,主要是中午,我们几个人穿过一条木桥,到那边路上去,找一块草地躺下来,四下里什么声音也没有,只有风从树的缝隙里穿过,偶尔有一片树叶落下来,轻盈得就像一只鸟。明晃晃的太阳照在金黄的菜花上,又折射到我们的脸上,弄得我们的面容若明若暗,可能这时候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了诗情,也有了一种叫爱情的东西在萌芽。我于是开始写诗,只是从来没有拿出来示人,后来就发现有一个女生,我们班学习最厉害的一个女生,常常看我——也许是屋子外面的白杨树,我常常这样安慰。但总是被一个女孩盯着看,于我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首先衣服肯定不能一个月不洗了;其次,头发怎么说,也得理理吧!还有,最深刻的反应是我的听课受到了干扰,我的成绩有了一点波动。可能是我那时侯的书生意气,也可能是我的步步退让,女孩子胆子大起来了,她开始冲我笑,笑得山花烂漫,更多的时候,笑得很暧昧,很甜蜜,然后就低下头作沉思状。我不知道自己哪里错了,先乱了阵脚,盼望老师狠狠地惩罚她,但她是年级第一,老师讨好她还来不及呢!后来,就来了闲话,说她喜欢上我了,我听到这句话,吓得魂飞魄散,一个晚上都没有睡着。于是,心里就恨起她来了,谁知道恨也是一种不能疲倦的感情,因为恨,结果满脑子都是她古怪的模样。后来,她来借书,具体的书名我已经忘记了。可能是我的书起了作用,反正,上课时她不再看我了。过了好长好长的时间,她来我面前还书,那天她穿着白裙子,像一只蝴蝶。她一反常态,胆怯的说:“我把你的书弄坏了,我给你重新包好了。”我大度的说,“没有关系!”然后就把封皮一把拆下,在一瞬间女孩的脸红成了苹果,我看见一张纸轻轻的落下,像一个生命在舞蹈。男孩子们一哄而上,抢走了那张纸。我本能的感到那张纸里有问题,但具体是什么,我也很糊涂。男孩们阳腔怪调的读起来……我的头大了,一把把那张纸抢过来,撕得粉碎。然后,我夺门而走,我一个人走在怀恋渠的林***上,肠子都悔青了,我清楚的记得,那天,我,流了泪!后来我听到了刘若英的《后来》,很有感触,也许每一段青春的荒唐都是美丽!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
可惜你早已远去
消失在人海
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
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后来,她托人给了我一封信,约我晚上到渠上走走。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向她当面道歉的机会。我下了很大的决心,我虽然没有恋爱,却本能的想承担一个男人的责任。那天晚上,晚自习以后,我一个人早早的等在渠道上,月亮很圆,很白。我的心却一塌糊涂,不知道应该对她说些什么。时间渐渐的过去了,月亮渐渐的升高,云层的变化很大,一会儿像狗在跑,一会儿像一头牛,低着头喝水,后来,又变成一个少女,头上披着红色的盖头……再后来月亮落下去了,她竟然没有来,四下里只有蝈蝈的嘶叫声,一声长于一声。后来,我才知道她只是要让我尝一尝失望、伤心、等待的滋味,当然,还有漠视她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后来,她转学了,我们学校做了她很多工作,都没有用。她是一个个性的女孩!一年之后,她以全乡最高分考上了中专,而我则进了重点高中。
后来,她给我来了信,替我买了一些有价值的资料,可我那个时候,把这个看成了糖衣炮弹,看成了是她对我的某一种优越和示威。而其时的我正在军训,实弹射击中,我五枪打出了49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在这种壮志雄心之下,自然是英雄气长,儿女情短了。为了和她划清界限,我把钱算好了,给她邮过去,她果然勃然大怒,从此,不再理我了。
后来,在她结婚的前夕,我收到她的一首诗,上面泪痕斑斑,没有署名,可我知道是她——一个没有忘记那个艰难的纯真年代,和仍然默默挂念着那个不值得她爱的人。
永难忘初恋的情景
永难忘初恋的热情
我的心已碎
无法清醒
愿与你同在梦中伴行
情深胜过万语千言
情深能缝合往日的不幸
我多么在乎你
不能分离
愿你常在爱的风雨中给我无限祝福
爱情是永恒
是真诚
很长时间,我一直以为是这个短暂的误会,让我在初中一下子别无选择地成熟起来。我一直有一个观点,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没有多姿多彩的爱情,可能永远是一种残缺。
初中时,还有一个比较好玩的地方,就是那里有一座山,名字很难听,叫猪头山。沿着怀恋渠走到头,再随着这条道走五里多路,就到了猪头山。关于这座山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据说,它本来只是一个特别小的山,状似猪头,然而,不知怎么了,突然间就疯长起来,这种可怕的成长惊动了天帝,生怕猪头的生长挡住了他的视线,于是一怒之下,来到人间,狠狠地踩了他一脚,猪头山受了重伤,两个大大的猪鼻孔里流出两股清凉的泉水,泽被五乡八寨的人。我所说的绝非虚言,因为这两股泉水,一边温暖,一边清凉,山下的老百姓引这两道泉水,弯弯曲曲的从每一个村庄流过,而每一家的门前又必然凿一个深深的池塘。那个时候,到猪头山爬山成了我们的一大爱好,常常到了周末,我们三两同好,买一些蠕米糕,一瓶罐头,出发。沿着羊肠小道,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山顶,山顶上野花盛开,烂漫得让人心碎。在山顶上,我们大声喊叫,敞开自己的衣服,让风鼓起来。然后,我们就躺下去,觉得整个蓝天离我们很近,和我们的灵魂很靠近,我能听到蓝色的呼吸,白云就从我们的脸上划过,还有妩媚的风……很多年之后,这一切还是我头脑中的一个深刻的意象,挥之不去!
此外,老师中,语文老师算是最有意思的一个人了,除了语文,他还兼教我们动物学,对他的语文印象已不大深刻,只有一次他骂人的场景却经久不忘。初三的时候,一个复读生插班到我们班,老先生每天都要照本宣科,可是,那个复读的家伙以前也被“照本宣科”过,自然是轻车熟路,于是,每天抢在老先生之前,把老先生的后半句话抢先说出来,然后,踌躇满志,为之四顾,以显示他未卜先知。老先生气得不行,常常拿眼光从眼镜片的上面望出来,盯着他,很有万盛米行的帐房先生的派头,可是,复读生仍然屡教不改,先生忍无可忍,终于,把他叫进办公室,我因担当课代表,借助取本子的特权,亲耳聆听了先生的骂人。先生说:“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学生,老师说什么你都知道,但是据我错误的估计,你是从初三下来的,你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其实并不然。”先生一句话中,三个“然”字用得出神入化,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便下定决心跟着先生老老实实学语文了。
后来,听说先生,本是某名牌学校的高才生,文革时,因撰写对联“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而惹火上身,结果被整得精神失常。我读书的时候,先生还是冬天穿着单衣,夏天却穿着棉袄,以示自己一身的反骨和傲骨,而夏天和冬天,先生的单衣和棉袄就成了我们校园的一大景观。据说,先生流浪过大半个中国,所以,说起各地的风土人情,常常如数家珍。我们最喜欢的是先生的动物课,比如,怎么样宰杀扬子鳄,说扬子鳄的肉很酸,油很多,烧好后粘得像稠粥;还有在东北遭遇狼群,很多狼跑起来像小牯牛。而北方人抓狼,简直是一绝。他们会在白天挖好深坑,带好干粮,抱着一个小羊,躲藏到坑里去,上面用一块厚厚的木板盖好,木板上有一个小洞,仅仅让狼的脚能够伸进来。到了晚上,猎人把小羊弄叫起来,狼循声而来,因为够不到羊,狼只有把脚伸到板里去掏,躲在坑里的人不慌不忙的把狼的腿一把抓住,狼一下子进退不得,只有鬼哭狼嚎,这时候猎人一定要沉住气,果然,就有很多狼赶来了。但终究束手无策,而且还感到害怕,终于,所有的狼惺惺离去,猎人然后从坑里站起来,抓住狼的脚,背起木板,大摇大摆的回家……诸如此类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们的眼界和心灵的窗户也因此而扩展。让我愧疚的是,我真正的语文之路,启蒙的竟然是这些旁门左道,也许这些才是语文学习的必由之路吧!
二
十七岁那年,我进城读重点高中去了。看到鲜亮的教学大楼,笔直的林阴小道,我忽然有一种天长地久的悲哀。因为,那是我有生以来看见最高最高的楼,我心里默默的念叨,我将在这里奋斗三年,三年的青春和热血,然后,收获光荣或者耻辱。
高中语文老师是一个庄子式的人物,名叫卞贵明,他的开场白是,用手轻轻梳理自己可怜的稀疏的一缕秃发,然后慢条斯理的说,人们都叫我小卞(谐音“辫”),我的人就像我的头发一样柔软,这个经典的见面会,常常会在我不经意的时候,敲响我的心门,让我忍俊不禁……除此之外,最有印象的还有两件事。一件是他自叙作为人大代表,曾经与省委书记张恺帆相遇,宴席上,恺老听到我们先生说话,朗声大笑:“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故乡无为人!”先生也端起酒杯向恺老敬酒,说:“恺老您老人家——少小离家,老大未回;乡音有改,鬓毛未衰啊!”我们很喜欢听这样的逸事,不仅仅因为新鲜,还因为恺老是我们的家乡人,而且是所有家乡人的救命恩人。后来上《为了忘却的纪念》,我才知道这样一件史实,恺老任上海吴淞区委书记时被捕入狱,曾和柔石等同囚于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柔石等左联五烈士英勇就义之后,墙上无名氏的挽诗就是恺老所作,诗云:“龙华千载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终。墙外鲜花墙内血,一般鲜艳一般红。”在白色恐怖的囚牢中,能够对烈士表示哀悼,天下之大,有几人欤?文化大革命期间,家乡饿死了很多人,正值恺老第一次回故乡,面对饿死人的惨状,恺老声泪俱下,于是一怒之下,带头砸碎了公社大锅饭的锅——石破天惊!天翻地覆!远在北京的毛主席气呼呼地说,安徽有个张恺帆,他砸了人民公社的锅。后来,可能是主席想起了一件小事,这才救了恺老的命。1956年,毛主席视察安徽,途经合肥,发现街头四个大字“人民新村”,主席停下车,对这几个字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后来打听到,这个书法的作者就是张恺帆。死罪已免,活罪难饶,听父母说,那时侯对恺老的批斗真是无以复加。在批斗期间,恺老有诗:“经年未许下高楼,难得巡回批斗游。人间自是春常在,一路烟花过池州。”历史有时候和我们就是这样靠近,大学期间,我还写过文章,来怀念恺老——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
还有一回,学校几个青年教师因为分房子,和学校较上劲了。其中就有我的地理老师,一个桀骜不逊的“狂人”。后来,“狂人”准备辞职,以示对当局的抗议,并且在我们班级发表了他的辞职宣言,记得他说:“我们为国家培养人才,而我们却住在中世纪的庙宇里,暗无天日。当局不仅对我们的“公车上书”置若罔闻,而且还妄想搞“戊戌六君子”,于是,我选择逃走!从此以后,我可能发达,可能移居香港,也可能在你们家门前摆个小摊,卖卖香烟,一切都有可能,只是觉得对不起你们,可是我忍无可忍!我的辉煌的、暗淡的,光荣的、屈辱的,富有激情的、生不如死的教育生涯,到这里划上了一个大大的句号……”然后,狂人在黑板上划了一个大大的句号,句号划好之后,他的手定格在那里,粉笔呈自由落体下落。后来我想起,初中时学了方纪的《挥手之间》,那里面似乎有一段话:“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等到举过头顶,突然用力把手一挥,然后就停在那里,一动不动了……”所以,我总怀疑,“狂人”是中了主席的毒。反正,那天狂人占用了“庄子”卞的半节课的时间。后来,庄子进来了,习惯性的用手把自己的那几缕头发梳理一下,然后一字一顿的说:“我虽然自有自己的痛苦和不幸,然而,我却不愿把自己的痛苦传染给你们这些正做着好梦的青年!”我们今天上《〈呐喊〉自序》,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鲁迅的痛苦和不幸具体指的是什么?青年们做着什么样的好梦?为什么我不愿把痛苦传染给他们?”很多年之后,我一直忘不了这个经典的导入,它和卞老师那头稀疏的头发一道融入我的生命中来!
由于资料和书籍的匮乏,卞老师几乎是我高中阶段与文学接触的唯一的媒介,那个时候的文学,后来,总让我想起海子的一句诗——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还远。也就是在先生那里,我喜欢上了庄子,孟子,李白,苏轼,柳永……学会了写诗,偶尔也填一些不算正规的歪词,当然,最喜欢的还是对对子。并有幸成为先生最得意的门生,高考前夕,先生送我李白的两个集句:仰天大笑出门去,直挂云帆济沧海。只是学生碌碌无为,肯定让先生失望了。后来,我也常有集句,比如,我集无名氏和李清照的词句为:“愁与水云多,人比黄花瘦。”我还集李贺和石曼卿的诗句为:“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算是我一个人知道的对先生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