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目标:1、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拓展写作空间。
2、训练学生多方面多层次收集写作素材的能力。
训练设想:1、面对实物类作文,学生思维往往局限于“实物”本身,不善于联想、想象,或联想想象角度单一,不善于多侧面地发散性思维。难以把从现实生活中收集的材料和写作话题联系起来,找不到写作的切入点,感到无话可写,写作空间比较狭窄。本节课试图以“墙”为例,调动学生生活积累,掌握实物类作文构思的常规方法。
2、一课时
训练过程:
一、出示话题“墙”,1、学生谈谈如何写这个题目。
2、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墙?墙的作用?由实体的墙想到哪些虚化的墙?由墙引出了哪些故事?
(以上问题根据学生发言情况,适时提出。如果学生发言较好,也可不提。)
二、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补充材料,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
学生对虚化的墙可能认识不太深,应注重这方面的引导。
虚化的墙从积极方面看,起保障作用,给人安全感。如父母、抗洪勇士……
从消极方面看,是障碍,阻碍人与人的沟通。如《故乡》中“我”和闰土的厚障壁……
三、学生自选一个方面,说一段对“墙”认识的话。
四、小结。
1、确立写作角度,①实体实写②实体虚化③实虚结合。
2、选定写作范围,可从家庭向学校、社会延伸。
3、明确写作文体,记叙、议论、说明。
五、学生从“伞、网、树、门”中选一个话题。谈谈写作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