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教学,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开始倡导以来,已逐渐为人们理解和认同,许多人从理论上进行 了深入的研讨,并进行了认真的实践。本文拟就语感的性质、意义和训练,说一点看法。
一、语感的性质
什么是语感?语感是一种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包括口头 语言、书面符号)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它具有如下一些特性:
(一)锐敏性
一篇文章写得通不通,好不好,只要自己读两三遍,就可知是否“上口”“顺耳”,即可发现哪些地方“ 畅达”或“拗口”,哪些地方用词精妙或有语病,哪些地方要润色或删改。这,就是对语言锐敏感知的结果。
(二)直觉性
它一般不依赖分析思维,并未用语法规则和其它语文知识去进行专门分析,没有经过明确的思维步骤,靠 直觉思维便能比较准确、敏捷地捕捉到某种语感。
例如,《木兰诗》的开头: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主体者透过(十三辙)“以欺”的细微韵:唧、织、息,便能感到木兰停机叹息时内心的苦痛。在她凯旋 时“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 还故乡”,通过改用(十三辙)洪亮的“江洋”韵:堂、强、郎、乡,也便感受到她欢乐愉快的心情。这种带 有直觉感受、直觉判断性质的语感,即是思维主体凭借直觉思维获得的。
(三)整体性
感受的整体性,指的是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意蕴,而不是条分缕析作具体的 理解和切分。如读到“狼烟”一词,不必训诂式地具体理解为古代边境上将狼粪燃烧后垂直升起的烟雾”,整 体把握为“战事”即可。黄河浪《故乡的榕树》围绕故乡的榕树,在回忆中描述了许多有关的人、事(儿时划 船的趣事、神话传说、烧纸钱、用液汁治癣、折枝祭祀、榕树下的休憩谈笑、夏夜纳凉……),其深厚的意蕴 便是旨在抒发他长期蓄积在心头的浓浓的思乡情。
(四)联想性
夏丐尊曾指出:“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解释作红色,‘夜’不但解释作‘昼’的反面吧。… …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意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 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读巴金的《灯》,便会从作者“眼前的灯——回忆的灯——联想的灯” 的联想与想象中,领悟出灯给人以温暖和希望,领略到作者在抗战的年代向往光明与胜利的信念,造成丰富的 语感。
(五)体验性
叶圣陶说过:“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例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袅娜”一词,按词典作“柔软细长”解,缺乏语感,也难运用。但如果联系 翩翩起舞的少女的苗条体态、迎风婆娑摆动的杨柳枝、神话中仙子的飘带等,“袅娜”便有了具体、生动、真 切的语感。
语感虽然具有模糊性、会意性,甚至“非理性化”,但仍可将它作科学的、辩证的分解,从而分项确定其 训练目标。从大处看,语感可分为听感、说感、读感、写感四个系统。可从两个角度归类:
(附图 {图})
听感、读感,是接受性的,不难理解;说、写,是表达性的,存不存在语感呢?很多人可能将“感”狭隘 地理解为对外界刺激的承受。其实,这里的“感”还应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自我感觉、自我意识。播音员、 相声演员的“说感”超出常人,作家的“写感”高出常人。教学的失误往往表现在对不同类型的语感训练厚此 薄彼,学生则常表现为语感强弱的殊异。
跳出听、说、读、写的“老四项”,也有人把语感分为“直觉性语感”和“理解性语感”两类。一个人的 语感能力大致可分解为互相关联的两种判断能力:一是对语言对象在语言知识方面的正误判断能力,包括语音 感、语义感、语法感和语气感等;二是对语言对象在内容上真伪是非与形式上美丑的判断能力,它包括思想观 念、情感意志、人格状态、审美鉴赏等。
无论从形成过程还是从分类、构成因素等角度看,语感并不玄虚。揭开语感的神秘面纱,拨去语感玄虚论 的迷雾,我们就能理解并深入语感培养的堂奥。
二、语感教学的重要性
当前,语感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热点。“新一代语文学家他们把语感和语感教学看作语文教学的本 质和核心,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当然,这还值得研究)其实,语感训练的重要性并不是现在才提出来 的。叶圣陶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就是对语文的锐敏感觉。”吕叔湘也指出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现在,新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终于明确地将培养学生 的语感列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了。
今天,我们之所以要特别强调和提出加强语感训练的课题,是基于以下的理由。第一,是由语文性质决定 的。语文是基础性工具,基础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传统语文教学观强调的诸如文道统一 、情意统一等,正是语文教学中包含的道德情操、个人品格、人生价值、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人文因素,与语感 处在同一层面上。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感培养和训练,更融进了现代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思维科学的成 果,是基于传统又超越传统的积极扬弃。第二,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语文教学根本的第一位的任务是教育学 生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的途径应该是:“感受——领悟——积累——运用。”学习语言,就要在学习语言的 实践中培养学生直接迅速地领悟语言文字的能力。第三,是贯彻落实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 文教学大纲》关于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能力”的规定。长期以来,语文课片面强调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 ,忽视了语言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让学生去对语文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使语文教学陷入误区。
从各地实施的经验看,加强语感教学有利于实施“五个转变”:1.由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语 文能力的培养;2.由注重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转变到对语言材料的感受领悟;3.由注重篇章结构的详尽剖 析,转变到对语言的品味;4.由注重静态的语言分析,转变到注重学生动态语言的学习和教师教学语言的示范 ;5.由单纯重视语言表达,转变到同时重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因此,第四,应该纠正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弊 端。
三、语感训练的途径和方法
* * *
课、书面语言或口头表达练习课,以及语言能力测评
* * *
语感之“感”,源于所感之“语”。它是客观语言对象对人的语言器官长期雕琢、不断积淀的结果。因此 ,培养准确、敏捷语感的第一条途径是语感实践。
第一是多看多记。多看,既看生活,又看书本。现在的中学生,学习负担太重,接触社会与生活少,除课 本之外,能大量阅读的人实在不多。缺少了对语言材料理解和领悟的机会,语感能力就无从提高。要记的东西 ,该记而没有记的也太多。中外名著,文化、文学常识,成语、典故,少得令人寒心。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背诵 ,现行课本中的篇目本来就不多,也被忽视了。对丰富的语言材料连起码的记忆也谈不上,怎么能有感受呢? 所以,观察和积累是培养语感最基础的第一步。
第二是强调诵读。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 实在是道出了“读书”的真谛。因为“读”的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的过程。通过“诵读”,语言材料的 音质感、音量感;对语流中意义组块的整体感应能力和层次分隔的感悟能力;填补语言空白的敏悟性;捕捉语 言主旨的能力;迅速伴随评价的意识等感悟能力,都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除诵读与朗读外,还要加强默读,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这样也才可能对语言有时间去进行涵咏、揣摩。
第三是凭借生活经验获取语感。比如,当我们读到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天可真凉了——”那别有韵味 的一声叹息时,如果不能联系生活经验去体味,即便是作者在这句话的后面专门加了一个注脚(这“了”字念 得很高,拖得很长),怕也难以体会这“了”字的情韵。
第四是依靠对语言行为意义的感知。语感的对象表面上是语言,实际上是语言背后的那个语言行为的主体 ——即语言的使用者。语感,实际上是经由语言透过语言又超越语言去感受语言使用者(作者)的内心,他的 情感和思维。举个例吧: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为什么不说“都是枣树”而非得分开说不可呢?显然作者(鲁讯)说这句话的意图不在于介绍树种,而在 于表达出另一种意义:孤独和寂寞。其意图在于表现枣树(它的象征意义是革命者)在孤寂中的顽强意志。语 感超越语言、逼近语言后面人的内心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感是要进行人的心灵和情感的交流与感应的。
第五是细体味,深领悟。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除字、句的基本意义外,还产生理性、形象、感情等附 加意义,要细体味,深领悟。例如,学习王维诗《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 相照。)教师要启发点拨,洞幽发微,让学生达到深刻领悟的程度。抓住“深林人不知”中的“人”字,是谁 ?是诗人,还是外边的人。通过引导,学生领悟到是诗人自己。因为他沉浸于大自然,浑然忘我,以至不知不 觉明月已爬上树梢。诗句体现了诗人沉醉大自然的心态,从而悟到其写法的妙处。
其次是语感分析。
同是语法感,1994年语文高考第3题要求考生挑出四个句中加点词使用正确的一句,许多考生用语感解题, 通过目测,就锐敏地识别“七百多个岁月”“染指金牌的项目”是搭配不当;“发表了几首小诗,可见文学造 诣很深”为用词不当;只有“这家报纸改版后面貌一新,……很多报纸都跟着仿效起来”一句,才是正确的。 但有时对词语的超常搭配、组合的感受判别,就必须进行语感分析。例如,鲁迅的《药》中有这么一段:“( 康大叔)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吃了么?好了么?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运气”可作名词,如“碰到了好运气”;可作形容词,如“我很运气”,但绝不能作动词,更不能带宾语。这 里是不是用错了呢?是用错了,而且是有意错用的,是一种超常的组合、搭配。因为这是出自康大叔之口,正 好符合这样一位凶狠残忍、粗野无知的刽子手身份。这不仅不是误笔,恰恰给人以适境感。再如,同样是拿洋 钱,华大妈是掏出;华老栓是摸出;孔乙己则是斯文地排出(九文钱)来——这是由分析人物的人格状态获得 的语感。
语感分析最大的难点是把握语言的隐含信息。例如:“这王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 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 宗外孙女,竟是一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不忘……’。”(《林黛玉进贾府》)这段人物 的话明显信息是:夸赞林黛玉。其隐含信息是为了取悦、讨好贾母,借以巩固自己的权势;不得罪在场的迎春 等人;王熙凤随机应变,善于逢迎讨好、察言观色,是个阴险狡诈、两面三刀的人。
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有很大的互补性,应有机结合起来。但不是使用任何语言材料都对语感获得有帮助, 教师要在指导学生对课文整体阅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把握准文章的主旨,对课文中语感因素强的地方进行 品味,并设计若干训练语感实践的项目。
为了把语感训练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可以创设语言基础训练课、教师指导品读课、学生自读涵咏课、书 面语言或口头表达练习课,以及语言能力测评课等课型。
加强语感训练,必须采取“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途径,其核心是多读。新《大纲》对阅读 训练规定了18项具体要求,因为这是学生进入语感训练的必由门户。有人把语感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概括为“ 四读”:“一读——领悟主旨;二读——体会语脉(句、段连缀与结构);三读——品味语言;四读——感受 语情。”这是不无道理的。
在语感教学中,笔者也认同要逐步建立训练的总体序列,以免雷同、重复和不科学等弊病。新《大纲》( 初中)遵照6册(四五学制8册)新教材,逐次培养语言的描摹、解说、论辩、实用和欣赏能力的序列,是可行 的,也是具有启迪与借鉴作用的。
语言是载体,同思维、感情密不可分。我们要加强研究语感训练如何跟思想教育、思维训练、审美情趣等 方面统一起来。
总之,在当前,语感教学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成为一个探索的“热点”,同时,也向我们提出 了一些新问题,如,是依靠语感,还是依靠基础知识?是整体推进,还是分进合击?是语感,还是思维?等等 。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向别人虚心学习,认真探讨,不断扩大研究成果,勤于总结,敢于实践,努力实施新 《大纲》关于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规定,实现既定的目标,并获得良好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