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我都坚持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美的观点,特别在当今这个被物质利益浸淫,美的概念已变质的社会,提倡美学教学,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品味那份难得的美,是有积极意义的。
《烟台的海》是一篇语言非常优美的写景散文,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烟台的海独特的景观:冬日的凝重、春天的轻盈、夏天的浪漫、秋日的高远,及在大海的背景下烟台人的劳动与生活,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根据美学的观点,美有优美与壮美之分。在此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探求这两种美。
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冬天烟台的海“凝重,壮丽”,这就是所谓的壮美:烟台的海巨浪滔天、蔚为壮观的景象,“气势汹汹”“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烟台人和外地游客不畏严寒,不怕风浪
……我一边充满激情地放声朗诵,一边让学生闭着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置身于巨浪中。在谈感受时,有的学生说:“老师,我心潮澎湃,如身临其境。”有的学生说热血沸腾,踏着浪花随波逐流……通过对自然浪潮的品味,进一步让学生联系到当代社会的大潮,真正体会到:我们是一个社会的弄潮儿,社会的繁荣与和谐少不了我们的一份力量。
烟台的海,滔天巨浪平息后便是另一番景象。文章的第三、四、五自然段描写的就是一幅优美多姿的画图:冬去春来,烟台的海“微波泛起”,嬉笑追逐,勤劳繁忙,生气勃勃、充满希望的幸福生活;夏日烟台的海浪漫可爱,人海相依的恬静;秋日烟台海的清新高远,渔民忙碌充实的生活……“假如生活在这样的美景中,夫复何求?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加入到烟台的海去吧!”我依然亮起我的金嗓子引吭吟诵,学生们早已飞到烟台的海滨。虽然那是一缕无形的美,但在年轻的学子心中已盖过了真正的美。
这篇文章描写的美景,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陶渊明的桃花源——可看不可求。我们的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放弃不及烟台的海美的生活环境,而是让学生通过把烟台的海作为审美对象,陶冶情操,品味真正的美。因此,在教授这篇文章时,我没有采取先学字、词,然后分析句、篇的传统方法,而是通过让学生骑着想象的骏马于美景中自由驰骋。因为,教学的目的除了教学生知识,也要教学生对待生活的态度——何为丑,何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