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任意生成”的透视与反思〗
一、案例
教学《从现在开始》这一课,执教老师善于动脑筋,打破了课堂的界线,教室成了“森林王国”,每个孩子都成了森林里的“小动物”,老师是“狮子大王”。“狮子大王”要招聘新大王,“动物们”跃跃欲试。于是,一场好戏开演了,课堂上孩子们兴趣盎然地演起了课本剧。
生(拍胸脯):我是猫头鹰,是森林里新的“万兽之王”,谁都要听我的。我命令:“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生:天天熬夜,我可受不了。
生:猫头鹰,你乱指挥谁呀,我才不跟你一样,做夜猫子呢!
生:我们把猫头鹰轰下去,不让它当“万兽之王”。
……
生:我是袋鼠,现在我成了“万兽之王”。你看,我走路蹦蹦跳跳的,姿势多优美呀!从现在起,你们都要跳着走路。
生:你袋鼠有什么了不起的,前腿短后腿长,是我们森林中的残疾动物,我才不听你的。
(学生越说越离谱)
……
师:看了刚才的表演,小朋友有些什么话要说?
生:我们要勇敢抗争,不受别人的欺侮。
生:团结起来力量大,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即使是“万兽之王”,也会被我们轰下台。
二、反思
语文课堂上的课本剧表演,是一种深读课文、推敲课文语言文字、体会人物情感,并将其形之于外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理解手段。从这一个案例中,我们发现学生任意生成,是因为在表演交流之前,缺少了一个环节:那就是反反复复、斟字酌句地读书。读书是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对文本个性化解读的过程。学生远离文本,对课文缺少感性和理性的认识,这必将导致漫无边际的随意生发,使课堂陷入“放羊式”的局面。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咀嚼语言文字的精理妙义,体会课文丰富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把对课文的感悟、理解外化为表演时的动作、神态、语言,这样的表演才会更准确、到位,更富有创意。学生的交流也才能彼此发生思维的碰撞,迸发出对文本的独特感悟。这样的生成,才是深刻的,有效的。
〖学中玩,玩中学〗
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专注性、持久性较弱,怎样使学生在40分钟内始终保持较旺盛的学习情感呢?这是我们低年级教师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要让学生学与玩结合,在一个和谐愉悦的情境中学习。
如我在教学《从现在开始》一课的课前组织学生谈话,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们,今天你们都带来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剪贴图,赶紧把它贴在胸前(额头)吧。
生(高兴地在自己的胸前、额头贴上自己喜欢的一样小动物的图,左看右看,喜不自禁。)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我们再来做一个“神奇变变变”的游戏。
生(闭上眼睛,等待)
师:变──变──变!(生听后睁开眼睛)
师:现在你是谁呀?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己吧。(生踊跃举手)
生1:我是孔雀,大家好。
生2:我是小兔。我会拔萝卜。
生3(指着额头上的图):瞧,我是会摘松果的小松鼠。……
◎ 情境导入:(课前板书课题)
师:小动物们,铃声响了!(指课题)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上课了。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生读)从现在开始。
师:昨天我们听狮子讲了他选新首领的故事,从中了解到──
(师出示句式,生齐答):森林里选新首领,___、___和___轮流当起了“万兽之王”。
师:这么热闹的选举场面,想去看看吗?那就让我们出发吧。
生(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地):好!
◎ 课后访谈:
师:你喜欢这样的课吗?为什么?
生1:我喜欢这一节课,因为这一节课很有趣。生2:喜欢,因为老师和我们大家玩了许多游戏。
生2:我喜欢,因为很有趣。 生4:喜欢,因为我们可以当小动物。
生3:喜欢!因为我们可以玩过小河认字的游戏。……
在这堂课中,我结合教材特点事先为孩子们创设了情境,让他们戴上或贴上小动物的标志,带领他们到森林里去参加选举大会,让他们始终以小动物的身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课后的访谈中了解到,学生在情境中兴趣盎然,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从复习巩固词语到朗读感悟、体验升华,我都用这样一个和谐的情境贯穿,让学生感觉自己就是森林里的小动物,学习变成了一件乐事。
〖抓住课文主线,精心设计提问〗
语文课需要对话,需要一个共同的话题,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找出课文的主线后精心设计提问,这样教学才会精彩而不琐碎。
如《从现在开始》第2课时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小猴子能当上新首领,这也是这节课阅读的核心问题。如果教师直接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我想,学生的学习就显得很被动。我通过让学生比较狮子大王前后说的两句话,凸现这个矛盾:狮子开头不是说“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吗”?怎么现在又“不用往下轮了”?这时学生就自己提出了问题,自己找到阅读的重点,然后再深入阅读和讨论,话题集中能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另外,从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能够解决的角度上来说,通过阅读最后能弄明白了这个问题,也能使学生尝到更多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