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秋天,人们就会想到金黄的麦穗、火红的高粱、沉甸甸的谷子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给人美的享受。本板块以秋天为主题,编排了《秋天来了》《秋天的味道》《我们去听秋的声音》3篇课文,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多角度描写秋天,通过诗歌、散文等不同的文学体裁,展示了秋天缤纷的色彩、醉人的秋香、美妙的声音。
教学时,教师要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秋天,读懂课文,边读边想,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板块教学的一个重点。本板块不论是课文、活动提示、表达,都与秋天这一主题密切相关,教学中要加强整合的意识,使各部分的教学相互关联,紧密配合,使本板块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解读秋天,解读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一起去阅读、去感悟、去发现。
教学本板块内容可用7~8课时。
1—1秋天来了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现代诗,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秋天满怀希望、满载收获的“形象”充分表现出来。诗写得富有童趣,语言活泼、生动、逼真,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诗的韵律优美、和谐,展示了秋天的美好。
诗的开头“秋天来了,秋天来了”反复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秋天来了”时人们喜悦的心情。接着用“乘、骑、踏、唱”几个动词写出了秋天到来的不同方式,用词准确,富于变化。诗的第二节,作者运用了比拟的手法来描写秋天,用“泼、注、涂、染”几个动词,便描绘出了“金黄、雪白、天蓝、紫红”五彩斑斓的秋色图,把丰收的热闹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的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秋天。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对秋天的喜爱和勤劳的人们的赞美之情。
4.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字。掌握1个多音字“露”。正确认读“凉爽、神奇、挥洒、展露”等词语。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秋景图;有条件的可用录像。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1)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有6个。其中“洒”是平舌音,“展”是翘舌音。
(2)“露”是多音字,一个音是“”,
如“果子露”“露天”“露骨”等;一个音是“”,如“露面”“露风”“露脸”“露一手”等。课文中读“”。
(3)利用相同偏旁识记。如“洒”“泼”“涂”。[]
(4)结合旧字认识新字。如“页——颜”“雨——露”。
(5)写字指导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四个左右结构的字。“挥”“洒”“泼”左窄右宽,“骑”左右同宽。本课中容易写错的字是“洒”,“洒”字右边是“西”,不是“酉”,要注意“洒”与“酒”的区别,“泼”与“拨”的区别;“染”的右上是“九”,不是“丸”,最后一笔是捺,不是点,“展”字不要多写一撇。“爽”的笔顺是:
2.朗读指导
(1)这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语言生动优美,朗朗上口,适于朗读的训练。教师要先范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思考:秋天是怎样来到我们身边的?你是怎样知道的?引导学生感悟、体会秋天的美好。
(2)引导学生抓住“乘着、骑着、踏着、唱着”等词语感悟秋天到来的不同方式,注意第二小节的“挥洒、泼向、注入、涂给、染给”,要加重语气,体会秋天带来的美丽世界。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朗读、感悟、背诵中,积累语言。
(4)朗读的方式要多样。可以个人读、同桌读、小组读、全班读,也可以竞赛读、合作读。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活动提示
(1)“读课文,写句子”。这是一项综合训练,既灵活地巩固了课文内容,又适当延伸,发展了学生的语言,积累了词汇,使学生对秋天景物特点的了解更加全面。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实际来描绘,提示学生注意用词不要重复。
(2)“读一读”。是对生字的巩固与复现,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复习生字,积累词语。可先让学生读准缓笤偈实毖由臁H纾梢匀醚偎党鲆恍┫?“乘着、骑着、踏着”这样的词。还可以进行词语搭配训练,如,神奇的()、凉爽的()、()的田野等。
4.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秋天的景色是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它是人们用汗水绘出的山水画,它是山野对人们辛勤劳动的报答。学习这首诗,要引导学生思考:谁使秋天这样美丽?使学生对勤劳的人们产生赞美之情。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时候,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课件等辅助性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相关资料
1.秋天即秋季,一年的第三季,我国习惯指立秋到立冬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七、八、九三个月。
2.一篇辅助阅读文
秋风娃娃
秋风娃娃可真够淘气,
悄悄地钻进小树林里;
它跟那绿叶儿亲一亲嘴,
那绿叶儿变了,变成一枚枚金币。
它把那金币摇落一地,
然后又轻轻地把它们抛起;
瞧,满天飞起了金色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