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积累
1.钝响:沉闷的响声。
例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2.送灶:旧社会把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作为灶神升天“奏事”的日子,在这天祭送灶神,叫送灶。这是一种迷信习俗。
例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3.理学:宋明儒家的哲学,明清统治阶级特别提倡。
例句: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4.监(jiàn)生:明清两代的国子监(由封建中央政权建立的最高学府)读书的人叫监生。清朝乾隆以后,只存空名,地主豪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监生的资格。
例句: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5.寒暄(xuān):(问)寒(问)暖。指人们见面时说些客套话。暄,太阳的温暖。
例句: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6.新党:也叫“维新党”,指清朝末年参加戊戌变法的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辛亥革命前后,也用它称呼革命党人和拥护革命的新派人物。
例句: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7.绞丝银镯(zhuó)子:用银丝拧成的一种套在手碗上的环形装饰品。
例句: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
8.朱拓:用朱红色的颜料从碑刻上印下文字或图形。
例句: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平和”。
9.陈抟(tuán)老祖:五代时候的道士,被封建地主阶级当作神仙崇拜的一个偶像。
例句: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平和”。
10.“事理通达心气平和”:见朱熹《四书集注》中对《论语·季氏》的注解。意思是说,理解了孔孟之道,待人接物就能通情达理,心平气和。这是理学家所宣扬的自我修养的标准。
例句: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平和”。
11.无聊赖:与下文的“百无聊赖”都是指生活或感情上没有寄托。
例句: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12.《康熙字典》:清朝康熙年间,张玉书、陈廷敬等奉皇帝命令编篡的一部字典。
例句: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13.《近思录集注》:《近思录》,是南宋朱熹、吕祖谦选编的宋朝几个理学家的文章和语录,是一部理学的入门书。清初茅星来和江永为它编过集注,叫《近思录集注》。
例句: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14.《四书衬》:清朝骆培解说“四书”的一部书。“四书”,宋朝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例句: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15.豫:通“预”。
例句: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
16.支梧:现在写作“支吾”。
例句:“阿!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梧着,“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17.不更(gēng)事:经历世事不多,即缺乏社会经验,不懂世故人情。更,经历。
例句: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往往敢于给人解决疑问,选定医生,万一结果不佳,大抵反成了怨府,然而一用这“说不清”来作结束,便事事逍遥自在了。
18.怨府:怨恨集中的所在。这里指埋怨的对象。
例句: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往往敢于给人解决疑问,选定医生,万一结果不佳,大抵反成了怨府,然而一用这“说不清”来作结束,便事事逍遥自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