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外联读·
采得百花酿佳蜜
目标课文
第四册第四单元《长亭送别》。
《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曲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花间美人”,“词藻警人,余香满口”,“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无不是对其艺术风格、艺术成就恰如其分的品评和称誉。在语言运用上,作者不仅善于提炼、融会生动的民间方言口语入曲,而且还善于吸收古典诗词的精华。曲词中根据表情达意化用的古典诗词,既切合人物的身份、情感,又和上下文的意境、思想内容完美地融为一体。行文不着痕迹,语言典雅清丽,戏曲处处洋溢着诗情画意的艺术气氛,戏剧语言也更具文采和艺术表现力。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阅读理解课文《长亭送别》,现将文中化用的诗词作简要赏析。
课外联读一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赏析
这首词抒写的是不得归的羁旅之愁。上片写秾丽阔远的秋景,景中寄寓乡愁;下片直抒思乡情怀,更见离情的浓重。
上片开头两句点明节令,从高、低两个角度描写出苍茫寥廓、衰败零落的秋景。三、四两句,视野又从碧天旷野写到遥接天地的秋水。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山映”一句又将秋水和夕阳、天、地(山)融成一个整体的景象。最后两句,则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芳草无边无际,连着天涯,似乎比斜阳更遥远。芳草“无情”反衬出人的“有情”,为上片的写景转为下片的怀人作了有力的渲染和铺垫。
过片“黯乡魂,追旅思”两句,承上片“情”而来,是说自己思乡羁旅之愁不可断绝,更难以排遣。“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是说除梦之外,别无他法。这两句好像是说乡思旅愁也有消除的时候,实际上是说它们无时无刻不萦绕在心头。“明月”句写尽管月光皎洁,高楼上夜景很美,却不能去观赏,因为独自一人倚栏眺望,更会增添怅惘之情。结尾两句,写夜不能寐,故借酒浇愁,但酒一入愁肠,却都化作了相思之泪,欲遣相思反增相思之苦,郁积的乡思旅愁在外物触发下发展到最高潮,词至此黯然而止。
【端正好】中的“碧云天,黄花地”化用的是词中“碧云天,黄叶地”之语,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以烘托送别的凄冷氛围。这两句中的蓝天白云、遍地黄花和下文的秋风阵阵、北雁南飞、红叶满林等富有特征的景物相融合,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暮秋景色,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人物活动的环境气氛,为送别的特定环境作了生动的描绘和点染。
课外联读二
鹧鸪天
夏竦(宋)
镇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 停宝马,捧瑶卮。相斟相劝忍分离。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
【注】此词作者,《词林万选》作夏竦,《花草粹编》作无名氏,《古今别肠词选》作王曾。
赏析
此为送别词,假托一个女子的身份、口气,抒写她与爱人分别时的离情愁绪。上片写女主人公在夫君将行及别宴上的种种情态,下片极言离别时的痛苦。
上片起首一句,交代女主人公整天无心描眉梳妆,这是何原因呢?原来是她的丈夫要出征了。因此,一见丈夫打点行装她就无精打采,愁上心头了。上片结尾两句,写女主人公唯恐丈夫伤心,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以至于在别宴上,虽然难受得肝肠寸断,却强忍悲声,不敢让自己的泪泉流出来,以宽慰夫君之心。
过片三句,紧承上文的饯别。临别之时,征人停下宝马,女子捧出玉杯。句中的“忍”则为“不忍”,极言“相斟相劝”表面的平静下隐伏着痛苦的煎熬。结尾两句,构思奇特,出语不凡,道出了女主人公深挚哀婉的内心独白:正因为分别这般痛苦,不如自己先醉倒,不知分手的情形或许好受些。这两句,把主人公的款款深情抒写得感人肺腑,波澜起伏。
【小梁州】中的“阁泪汪汪不敢垂”化用的是词中“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之语,取其女子在离别时缠绵悱恻的情思之意。离别在即,莺莺“恐怕人知”强忍着泪水“不敢垂”,表现了莺莺为张生饯行时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和心理。
课外联读三
满庭芳
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赏析
此词以议论为主,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同时也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上片由讽世到愤世,下片从自叹到自适。情理交融,抒写了词人在受到重大挫折后既愤世嫉俗又飘逸旷达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他宠辱皆忘、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词人以议论发端,直抒胸臆,对世俗热衷的名利作了无情的嘲讽和鞭挞,进而以“算来着甚干忙”揭示了功名利禄的虚幻,并由此联想到党争中自身的处境,于是慨叹道:“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以上几句,既是对蝇营狗苟世俗观念的否定和奚落,也是对政治斗争中倾轧的厌倦和批判。当他感悟到人世间名利场不过是“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幻象之后,便“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试图在昏醉中不问世事,以全身远祸,此为遁世之词,更是愤世之语。
下片于自叙中夹以议论。“思量、能几许?”承上“百年里”而来,意谓人生能有几何。“忧愁风雨,一半相妨”,是说政治上的风风雨雨所妨的是人生乐事,隐含着身受惨祸、壮志难酬的沉痛哀叹。“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是身遭“风雨”后的彻悟之语,在自嘲自慰之中包含着满腹的不平之气。接下来笔锋一转,以“幸”字领起,以超脱之情即景抒怀。要远离污泥浊水的世俗,摆脱世俗功名的苦海,与无尽的清风皓月、无际的绿茵、高张的云幕合而为一,求得内心的宁静。结尾“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一句,情绪变得豁达开朗,充满了飘逸旷达、超凡脱俗的闲适之情。
【朝天子】中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直接引用苏词,取其对功名利禄蔑视、嘲讽的态度。此语由莺莺之口说出,表明了莺莺与其母对张生赴试截然不同的态度,形象地表现了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课外联读四
东飞伯劳歌
无名氏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华发色照里闾。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赏析
这首诗可看作是以“代言体”的形式写邻人“女儿”内心的伤感。当诗人看到 “女儿”“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之时,心中自然滋生出淡淡的怅惘和怜惜之情。
开头两句借物发端,托物起兴,以各自分飞的伯劳与燕子和神话传说中一年一度相会的牛郎(即“黄姑”)与织女,暗示这个“女儿”的孤独寂寞,给全诗笼罩一种伤离怨别的气氛。中间六句是全诗的主体,从不同角度来描写她如花似玉的美貌。三、四两句以乡邻的反应为着眼点,说她光彩照人,容光焕发,似乎整个乡里都为她的美丽所照亮。五、六两句,转而描写她的居室,从侧面加以衬托。闺房的窗户透出的灯光,飘散出馥郁的幽香。这美好的居室,与美好的人儿相得益彰。七、八两句才作正面描写。“年几”即“年纪”。古代十五六岁的女子,已到了结婚生儿育女的年龄,而她却独处闺中。“窈窕无双颜如玉”,是对其美貌的夸张描写与铺陈,意在与开头与结尾的离别、独处形成对比,加强艺术感染力。结尾两句中的“三春已暮花从风”隐喻岁月流逝,青春的光阴犹如瓣瓣落花在风雨中凋零;“空留可怜(即‘可爱’)与谁同?”这位美丽可爱的少女的情郎,不知何事离她去到远处,她与谁一起度过这大好的青春呢?
【耍孩儿】中的“伯劳东去燕西飞”化用的是诗中“东飞伯劳西飞燕”一句,取其伤离别的怨恨之意。劳燕分飞,归期难卜,怎不叫人“淋漓襟袖啼红泪”,离情难舍,典故的运用充分渲染了莺莺的离愁别绪。
课外联读五
诉衷情近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赏析
这是柳永漫游江南时所作的一首思念京都故人的词。词的上片描写江南水乡的秋景,凄美动人;下片抒写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哀婉感人。
上片前四句写词人登江楼远望所见的景象,江南水乡的秋色平远开阔、疏淡优美。雨晴之后,天高气爽,给人以舒适清新之感;目光所及的江水是“澄明”的,在夕阳照射下细波鳞鳞,更远处是层层苍翠的远山。“暮山”二字又暗示了具体的时间。“遥认”领起以下三句,眺望中渐渐辨认出较远的景象,进一步描绘江上秋晚的景色。断桥、幽径、渔村、孤烟,构成了一幅荒寒、凄清、寂寞的日暮秋色图,为下片悲愁怀远张本。
下片首句以“残阳”的意象承上启下,转入抒情。另外,“暮山”、“向晚”、“残阳”等时间词所渲染出的迟暮之感,也强化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脉脉朱阑静倚”一句虽和前者“伫立江楼望处”的视角是一样的,但出发点大不相同,前者通过“伫立远望”描写眼前秋景,而此句要通过“脉脉静倚”引发词人的愁绪。“黯然情绪”即伤别情绪,无际的离愁已使人未饮先醉,可见离愁之深。这“黯然情绪”“如醉”的愁苦,又是由“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引起的,至此点出了全词思念“故人”的中心。眼前的秋景所生的迟暮之感和客处异乡所生的愁绪,使伤别怀远之情无法消除,唯有“尽日空凝睇”以寄托对“故人”的思念。
【耍孩儿】中的“未饮心先醉”化用的是词中“未饮先如醉”,取其无际的离愁使人不能自持之意。即将到来的离别使莺莺陷入浓浓的哀愁之中,又用“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的夸张之语,表现莺莺与张生离别时愁苦之至。见情见态之语,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课外联读六
鹧鸪天
秦观
枝(一作枕)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雁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传统的闺怨主题,上片写思妇梦醒后思忆征人,下片写思妇永不休止的相思之情。
上片前二句写黄莺啼晓,将闺中人从梦中唤醒,继而泪流不止,并且是旧痕未干又添新痕。三、四两句交代了原因,原来是丈夫征戍在外,远隔千里,而且又是整整一个春季未寄回一封家书,究竟平安与否,不得而知,故而引起思妇的忧虑与忆念。后两句写致梦之因,前两句写梦醒之果。此外,树上黄莺一大早就恼人地歌唱起来,把她从甜蜜的梦乡中唤醒,大有“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春怨》)之意,她又不得不回到双双分离的现实中,失望至极,怨恨之至,于是痛哭不已。
下片承上片的闺怨之情,写思妇在白天的活动和情怀。眼泪已干,默然无语,千愁万怨似乎随着两行泪水咽入胸中。但是胸中的郁懑总得要排遣,于是便借酒浇愁,准备就这样痛苦地熬到黄昏。结尾两句,融情入景,进一步表达了绵绵无尽的相思。“甫能”(刚刚)把灯油熬干了,伴着一叶叶、一声声雨打梨花的凄楚之音,一个人孤独挨到天明。
【二煞】中的“一春鱼雁无消息”引自秦词,取其期盼夫婿音讯之意。在文中变成了莺莺临别时对张生的叮嘱,希望张生“书儿、信儿,索与我恓恓惶惶的寄”,这其中饱含着她深深的忧虑和对爱情的执着。
课外联读七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赏析
这是词人避乱金华时所作。上片睹景伤情,极言心情之凄苦,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全词充满了“物是人非”的国败家亡之痛。
上片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写暮春时节繁花受到狂风的摧折已零落殆尽,词人见落红满地而触发物是人非的深沉悲苦。次句又通过日色已晚却仍无心梳洗打扮来表达内心的哀伤。上片最后点出悲苦的由来:“物是人非事事休。”国破、家亡、夫死的种种遭遇和不幸,即便有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这比“声泪俱下”的描写更深入一层。
下片一转,用“闻说”“也拟”“只恐”六个字,传神地表现了词人复杂多变的内心活动。为了摆脱那许许多多的伤心事,准备去双溪泛舟,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去处。然而由于担心自己的忧愁太重太多轻舟难以承载,于是取消了自己的计划,只好一个独守家中饱尝“物事人非”的愁苦了。
【收尾】中的“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化用的是词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之语,取其愁多之意。同为写离愁之多,李清照用船载,王实甫用车装,都切合人物所处的生活环境。此语直抒胸臆,表现了莺莺在张生走后极度的痛苦和无尽的悲伤。
小结
江淹《别赋》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千古离别的情形各不相同,相知相爱之人的别绪却是相似的,而作家抒写离别之情的手法又自出机杼,各尽其妙。通过巧妙化用古典诗词,王实甫成功地渲染了男女主人公的离愁别绪,使读者在感受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美好情感的同时,也同时感受作品语言艺术的感染力。
中华活页文选(高二版)2006年第5期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
化用范仲淹《苏幕遮》词“碧云天,黄叶地”语,并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以烘托送别的凄冷氛围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 ”:
用宋人《鹧鸪天》词“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句,既展现离别场合中崔莺莺的伤感,更展现出对张生的深重情意。
【朝天子】:“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用苏轼《满庭芳》词原句,形象地表现莺莺珍重爱情、鄙弃功名利禄的个性、想法。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用王嘉《拾遗记》薛灵芸典故,以古人别离时生离死别的极端痛苦来描摹自己此时的情感,可谓天衣无缝。用白居易《琵琶行》句意,在对比中揭示自己的伤痛。
【耍孩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 ”:
用乐府诗《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以鸟喻人,写出分离之痛;以牵牛织女尚能相见反衬自己与爱人只不得相聚的悲伤。
【二煞】 :“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
用秦观《鹧鸪天》词“一番鱼雁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句,兼用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双尺素”典故,将别后对方是否会音信不通而淡忘自己,从而导致自己魂牵梦萦的心态巧妙展现出来。
【耍孩儿】:“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
化用李白《行路难》“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句意,用意在表达此时借酒浇愁;兼化用柳永《诉衷情近》“未饮心先醉”,这个“醉”其实时断肠的迷醉。
【二煞】:“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
用“青鸟使者”典故,如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即带出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心情,又借李诗中与爱人万里远隔,须托付神异的青鸟方能传递情意的意旨,表现出对张生无限的挂怀,更传递出一丝隐隐的忧虑——从今后我们俩会否“蓬山远隔”呢?
【滚绣球】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谐音:“柳”谐“留”
夸张: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
【叨叨令 】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厣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帮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一连串“儿化”韵配合叠音形容词,用排比句巧妙组合衔接,用反复修辞加重感叹语气,造成音韵的回环往复,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如泣如诉、呜咽悲凄。
【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
夸张、比喻和对比,以厌酒厌食表现愁苦至极。
【四煞】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夸张、比喻、对仗兼用,写出无比深重的离别苦情。
【收尾】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比拟手法,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象,形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