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高考30年征文:行走在消逝中(78级考生)

行走在消逝中

高考30年征文:行走在消逝中(78级考生)

【一】

前年六月,我带着高三学生赴考时,绝没有想到会是我一生中最后一次带考。正值中年,踌躇满志,自以为身强力壮。不想命运扼住咽喉。将近一年的声嘶,从最初误诊为咽喉炎,到确诊为喉癌,再到手术几近全喉切除,结果是切片化验为晚期。医生说我的声音永远嘶哑了,不能上讲台了。说这种病理只能有平均三年的生存期。我的命运急转直下,消逝的阴影与疾病的痛苦时时笼罩着我的生活,灵与肉双重压迫,压向苟延残喘的我。

曾经拥有,已经消逝的传道授业生涯,划上了句号。正在消逝的顽强抗争的肉体还存在的。我行走着,步履蹒跚。

多少回梦返讲坛,乃至于梦中戴上电子喉踯躅于教室内,乃至于问学生:“能听见吗?”学生答:“能。”我欣然。一欣然,又消逝了,消逝于梦醒时分。我心怅然。

去年的高考题是“生有所息,生无所息”,我以此对妻子说:“我算是有所息了。”妻子说:“你无所息。你还可以做做别的工作。后勤照样为教育事业服务。”我摇摇头,暗自叹息:我还能服务几年。今年,我已经开始上班,算是开始服务吧。高考之日,我没事找事驾车去考场,行走于警戒线外,重温自己已经消逝的职业情愫,像一个指挥官回到当年战斗过的地方。本已经感慨万千,听考题为“行走在消逝中”,顿时五内俱焚。

“消逝就消逝,你知道站讲台多累的。”妻子安慰我,好像安慰一个摔倒在地的小孩子,看着别人跑步行走。

“我的生命还在行走,我是真正行走在消逝中。”我说。

“这么说来,每个人都行走在消逝中。”妻子说。我便释然。

【二】

吃药养病之余,回忆已经消逝的好时光便成了我的精神快餐。我想好好地总结自己,我怕消逝。于是我用世人惯用的成绩归纳法来总结。我自豪地宣布:在我的教学生涯中,从初中到高中,没有一届学生考砸了。尤其是这十几年来,愈见优势。这一届届学生我如数家珍,这一届届学生成为我养病的精神良药,这一届届学生铺成我行走的人生路。

一届届学生毕业了,他们的中学生涯结束了,消逝了。从学校出发,他们行走于祖国各地,世界各地,直到消逝。我站在讲坛上目送他们。桃李芬芳之时,不忍心去思考他们将零落于枝头。而如今,自己于枝头飘摇。“日暮狂风起,飘泊落谁家?”自己创造了财富,却黯然离去。谁都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不值得多少悲哀。所有的成果都将零落,这是自然规律。我心旷然。

忆当年,在本地颇有口碑的老乌沙中学教书。我们开足马力,一届一届,尽心尽力老黄牛般地工作。一年年都有中考佳绩振奋人心。如今,夕阳西下,在这里辛勤耕耘的老师们大都已经走散。英年早逝者一个个,十七年前张锡德,三十多岁死于肝癌;十年前江奕清,五十多岁死于肝癌;五年前朱桂铭,五十岁死于肠癌。一个个教坛默默耕耘者,没有头衔,没有桂冠,为着教育事业,为着学生考试鞠躬尽瘁,他们都已消逝,前赴后继。哀乐声中他们驾鹤西去,行走的亲友们默送消逝的亲友。当年我曾写《追魂》,追问“英年何以早逝”,没想到我居然随着他们的脚步。我没有鞠躬尽瘁之精神,只有尽心尽力之态度。我还在行走着,跋涉着,只是从前线退到了后方。

据说今年师范毕业者是教师分配工作者的十倍。前赴者已矣,后继者依然蜂涌。“来人尽道风波险,去客如何又放船?”此时,我当作何感慨?

【三】

为什么我要歌唱,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高考不是偶然的。今年是恢复高考制度三十年,许多我的同龄人在写回忆文章。我是1978年考入大学的,二十九年了。文革十年没有高考,往届学生压进来,应届学生挤到了一边。我居然没有被挤垮,且是全校唯一一个应届考入大学的。十年没有高考,一改革,全国上下一片欢呼,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上帝的宠儿。我高喊口号:高考万岁。感谢小平,改变了我们的命运;感谢高考,证明了我的价值。我对于高考,就是从这样的偏爱开始的。

爱得太深了,便累了,却不愿躺下歇息。

每当学生在繁重的学业负担之下疲惫不堪之时,我便会鼓励说:“你们只三年,咬咬牙就过去了。我们却要继续累下去。”学生对高考合理性产生怀疑,我便会劝导:“高考只能相对公平。面试、实践能力评价当然更科学,而我们的招生部门难以承受由此而来的人情关系走后门压力。”我列举“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历史现象,证明从禅让到举荐,从举荐到科举选拔人才制度是历史的必然。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行走了一千多年,随着封建制度而消逝,那也是因为科举能够没有等级观念,相对公平,“不拘一格降人才”而长久存在。

人生与事业如婚姻男女。最初,用完美与无知的眼光看着对方,憧憬着幸福,结婚后发现对方的缺点,于是力图改变对方又百般地爱护对方。允许自己批评,不允许别人贬低。每当别人否定高考制度,就竭力反对,为之辩护,为之震震有辞。当我把自己的生命价值与高考制度联系在一起,把高考制度几乎等同于教育事业时,高考就变得神圣、辉煌起来。我的价值也便与所谓实干精神联系起来得到了自我提升。

人生最大的痛苦在于逐渐发现自己孜孜以求的东西是有缺陷的,是虚忘的,甚至是错误的。内心在极力否定之中,又理智地承认。批判自己是无力的,边行走边批判更是隔靴搔痒。现在我停下来了,疾病的打击对于我是刻骨铭心的,反思也便深入下去。

毛泽东曾经说过:“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文革十年教育界最大的革命就是取消高考,用推荐与所谓的考试相结合上大学。反对死读书,主张实践与能力,其理昭昭。这也是基于对建国后十七年教育的反动而施行的。十七年教育在文革中被谓之十七年资产阶级黑线专政,那时教育部门也出现减轻负担的要求。而按照推荐上大学的结果是真才实学者靠边站,走后门拉关系层出不穷,交白卷交出了英雄。于是开卷考试风行一时,基础教育毁于一旦。我们考历史不但开卷,还要求教师注明第几面第几行到第几行。其理曰:反对死记硬背;戏称曰:抄一遍也好。文革学习生活可以用一个词儿形容:荒唐。实践证明,此路不通。直到文革后期小平复出进行教育整顿才恢复闭卷考试。直到三十年前高考恢复,我们终于喊出了高考万岁。

高考万岁喊了不到三年,就出现了负担过重状态。八十年代初我刚步入三尺讲坛,当时就开始反对题海战术。后来提实践能力,听一听与文革时期反对“理论汤”,主张“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类似。再后来提思想道德教育,反对道德滑坡,听一听与文革时期要求又红又专,反对白专道路近似。于是,应试教育这个字眼就出现了,成为贬义词,反对应试教育相当于文革时期反对分数挂帅。说来说去,恢复高考以分数选才又成问题了。后来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口号一阵响过一阵,雨点越来越少,越来越稀,近似于干嚎。再仔细看一看学生的真实作息时间表,一个词儿可以形容:残酷。学生骂,教师怨。只有许多愚昧或者无奈的家长还在批评某些教师不布置、少布置作业。

历史是惊人地相似。消逝的居然可以重新行走。

我真希望成立教育法庭,把那些多发讲义的老师统统判刑。双休日全部放假,夜自修全部取消,否则,统统枪毙。那样,我们举双手赞成。那样,我们可以喘一口大气。我们深受其害。我们为此不顾家,不顾命。为了事业与理想,为了我们的追求,为了青年时期的热爱,也为了自己的名誉、价值。

这么些年来,我渐渐发现,痛苦地发现,我所热爱的高考制度居然如此千疮百孔。而我,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最昂贵的。高考制度就这样地行走着,又是如此合理地存在的。

多少天真、自然的童年少年青年,失去了阳光。晴朗的日子,鲜花盛开的日子,他们只能闷坐教室,死啃书本,于心何忍?我所热爱的高考,居然是扼杀自然天性的凶手。我痛心。我是帮凶吗?啊,我不能否定,理智告诉我不能否定。我又不能否定自己所追求的价值。直到如今,高考害了自己。起码,不为高考,我会早发现我的病情。我钟爱的高考害了我。我全身心侍奉的东西,到最后将如科举制度不复返。是的,一千多年,科举制度没有留下多少值得后人们参照的东西,何况高考,区区三十年。一千多年,科举制度留给人们的是批判的对象,斥之为中国封建制度赖以生存两千多年的根源。

我们消逝了,我们为之努力的高考,也只能作为批判的对象而存在着。我们神圣的事业该不会像科举制度那样走向反面吧。

【四】

远离了讲坛,回老家也多起来。奶奶、父亲的遗像挂于中堂。看着他们慈祥的面容,耳边总萦绕着他们亲切的声音。一代代人消逝了,一代代人行走着。但老家已不是当年的老家。当年我曾拟打油诗一首:小河岸边是我家,河水送我向远方。两岸美景看不尽,怎及阿妹挥手情。如今,阿妹已成大款,小河变成臭水沟。高楼大厦、水泥马路、轿车等现代化的东西都有了,消逝的是清水,连同那些在清水中嬉戏的日子,连同河中的鱼鸭。当年爷爷奶奶们所向往的,如今都有了。都有了的日子里,怀念着当年毫不在意的清水。“发展是硬道理”吗?此一时,彼一时。当年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我们山呼万岁,如今,再不回归自然,惩罚就在眼前。

在异化的道路上,你行走得太远了。归来兮,田园风光。归来兮,自然教育。

在老家,邻里串门依旧。我常听老辈人谈起大跃进,那热闹与愚昧,政治与经济同时登台的情景,砸铁锅掀铁门炼钢的情景如在目前。当时的激情变为如今的笑谈。有几个当年插队的知青们回忆说:当年十万知青在内蒙古大草原立下誓言,战天斗地,改天换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怀抱着虔诚的梦想。十年后,一个个回城去了。而内蒙古草原因为违背自然规律割草变田导致水土流失。结果是,退田还草。当年崇高的事业变成了如今的罪恶。

大寨大队陈永贵,一腔热血,带领群众,用革命干劲开发良田,百姓欢迎,全国学习。陈永贵因之成为副总理。后来退位,逝世。骨灰运回家乡,百姓迎接是人山人海,直把大寨挤了个水泄不通。许多人放声大哭。谁能想到,若干年后,退耕还林。此时,陈永贵地下有知,当作何感慨?

流逝了,十万知青,一代人的梦想,却原来是乌托邦。不知当年为主义而牺牲的烈士们作何感慨?而高考制度依旧行走,激情燃烧脱轨了十年,如今依旧。全国上下一片谴责,它居然依旧行走着。就连推动它前进的老师们包括我也在谴责着,它依旧行走着。如果消逝是一定的,那么行走也是一定的。在没有消逝之前,它必然在行走。万事皆然。

【五】

鲁迅说过:他们(指下一代)应当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未经生活过的。鲁迅是终生行走,终生探索。他没有给人以桃花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行走者也就是探索者。所有的行走都会消逝,而那消逝了的,将变成亲切的怀念。即使自己消逝,也如诗人舒婷所说的:“留下歪歪斜斜的脚印,给后来者,签署通行证。”我所走过的路,终生追求的高考、教育,自以为光亮崇高的东西,不过是几个歪斜的脚印。而今,还会行走的我,用良知在消逝前考证自己的脚印有没有做通行证的资格。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