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在语文教学领域,向来有文道之争、文白(文言、白话)之争、文语(书面语、口语)之争,但不曾有过

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语言思维之争。没有争论,未必表明人们都统一了认识。一种可能是关心这个问题的人还不太多,思考还不够

深入;另一种可能是,思维训练尽管重要,但在教学中看不见、摸不着,无指标可衡量,怎么检查我搞了还是

没搞?

科学地认识和处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

进行思维训练只是近十多年的事,但是它所反映的却是一条客观存在的教学规律,不过以前我们没有认识它,

当然就谈不上自觉地运用它了。

一、语言与思维的亲缘关系

思维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事物内在规律性的联系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是一种心理现象。语言作为“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语),是人类用以进行思维活动、表达思维成果的载

体,它产生于社会交际,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一旦与社会隔绝,就会既丧失思维能力,又丧失语言能力。作为

心理现象的思维和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都是以社会作为自己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狼孩之所以不具备正常

人的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正是他远离人类社会的结果。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都以人脑为依托,以人脑正常的

生理机制为基础,以社会交际为前提,是人类特有的本领。

对思维和语言的基本属性有了粗浅了解之后,我们再来讨论二者的关系。

1979年,周建人先生在《光明日报》撰文提出了“思想先于语言”的观点,[1]这是国内学术界首次针对斯

大林于50年代初期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一书中论述的一个偏颇观点:“只有唯心主义者才会谈到同

语言的‘自然物质’不相联系的思维,才会谈到没有语言的思维。”此后十余年来,思维先于语言的观点,为

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所赞同。

限于篇幅,笔者不想就此展开论证,只举出两个事实来证明周建人先生论断的正确:其一,儿童在学会说

话(通常在两岁左右)以前,已经能用手势、表情、哭声等来表达许多要求,从五个月开始就能根据颜色和形

状把玩具进行分类了;其二,古今中外都有大作家发出“语言的痛苦”的慨叹。我们平常人说话或作文,也常

常感觉到“辞不达意”,可见人的思想都要通过语言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是不容易办到的,因此语言对思想的

表达大都只能是“近似值”。如果认为“没有语言,人就不可能进行思维”,那么上述两个事实便不可理解了

从“思维先于语言”的基本观点出发,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可作如下理解:

1.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

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然而,语言却是思维的主要工具,而且是思维工具中最有效、最方便、最常用

的一种。思维作为人脑的一种心理机能,是不显形、不出声、不能传播、不可感知的,它经过语言传递之后,

就转化为有声、显形、可以传播、可以感知的了。因此,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思维成果的物化形式。古人所

云“言为心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2.思维制约语言

人们用语言表达思维的时候,静态的语言就成了动态的言语。在“言语”这一思维的物化体中,思维是内

核,语言符号是外壳;思维处于主导方面,支配和制约语言,语言从属于思维,作为运载工具为思维服务。一

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下,影响到他的言语能力的优劣;概念模糊,表现为用词不准确;思维缺乏条理,表现为说

话颠三倒四、层次混乱;思维不严密,表现为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或者上下文不贯通,缺少照应;思维

方法片面,表现为说过头话、强词夺理、不能自圆其说,等等。要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从思维训练入手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

3.语言对思维起加工作用

语言对思维的表达,不是被动、消极的,而是能动的、积极的。思维具有非离散性和非线性的特点。所谓

非离散性,是指“思维把客观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的时候,对象的各种要素在思维中互相渗透、连接,无

法分解成一个个界限分明的单位”[2]。所谓非线性,是指“思维的内容,往往是同时交织在一起的,无法形成

明确的先后次序而有条理上要步步展开”[3]。而语言则恰恰相反。用语言表达思维的时候,必须把处于非离散

状态的思维分解为一个个清晰的单位(即言语的层次),并将其纵横交织的内容纳入在时间意义上展开的直线

轨道(即语句的先后次序)。语言的长处弥补了思维的不足。由此可见,语言表达思维的过程,是一个对思维

进行加工、整理、改造,使之趋于完善的过程。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修改调整语言就是调整思想”,就是这个

意思。因此,有效的语言表达和言语理解的训练,其中也包含了思维训练。

综上所述,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这个角度看语文教学,可以这样认为:语文教学所应该培养的学生运用语

言的能力,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输出思想)和通过语言理解别人的思维(汲取思想

)的能力。语文教师对这一点理解得越深刻,将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的自觉性越高,他的教学效果就

越好。

二、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结合点

如果说,数学是思维“体操”,那么,语文课则是思维的“田径场”。在这里,思维经受着“投掷跑跳”

、“摸爬滚打”等多项目、全方位的锻炼。

尽管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几乎无处不在,但是为了提高效率,我们不能四面出击、漫无边际地进行。作

为语文教师,该如何选择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结合点呢?

1.从思维方向把握言语思路

人的思维活动是沿着一定方向展开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以时间和空间为条件。思维反映客观事物,也

离不开时间和空间要素。当思维活动沿着时间意义的直线展开的时候,形成纵向思维;思维活动在时间意义的

直线上展开一段之后,向其它方向折去,出现折向思维;当思维活动以空间意义的背景为依托呈“横断面”展

开的时候,成为横向思维。思维方向在语言运用中表现为言语思路。同三种类型思维方向相对应,言语思路有

纵向、横向、折向三种。从本质上说,言语思路是思维方向的反映。只有思维方向清晰的人,他的言语思路才

有可能清晰。

言语思路制约着言语作品的结构。结构单纯的文章,只采用了单一的言语思路。例如《人类的出现》按照

“古猿→猿人→古人→新人”顺序介绍人类进化历史,是纵向思路;《任弼时同志二三事》围绕主人公“三怕

”(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花钱多)来安排结构,是横向思路;《范爱农》先写“我”对范爱农的“

反感”(“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后写他的朴实、正直、高傲、倔强,不

和旧势力同流合污的思想性格,是折向思路。结构复杂的文章,则兼用两种或三种思路。例如《天山景物记》

在总体上采用纵向思路(由天山外围写到天山深处,从低处写到高处),而在某些片断中又用了横向思路(《

千里牧场》一节中写野马、蘑菇圈、旱獭、雪莲)。由此可以看到,文章结构复杂,实际上是几种思路套用的

结果。三种基本类型的言语思路按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可以创造出变化无穷的文章结构来。因此,要帮助学

生提高谋篇能力,改善语言的条理性和锻炼思维方向,是治本之道。

2.在读写实践中培养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形成思维能力的基础,又是认识事物的枢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具备科学的认识能力的

标志,为言语技能的提高准备了条件。和运用语言能力关系最密切的思维方法是: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

分类、比较、对应。

分析,是指人们在思想上把研究对象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若干个方面或要素,再分别对它们加以研究,

揭示它们在整体中的作用;综合,是指人们在思想上将研究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各个方面或各种要素联系起

来加以考察,以把握对象的整体的结构、功能、性质、规律。心理学家认为,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是其它一切思维的过程的基础”[4]。分析与综合是彼此相反的过程,同时又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综合以分

析为基础,没有分析便无以综合;分析以综合为前提和归宿,丢开综合搞单纯的分析,则失去了分析的价值。

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与写作教学。但在应用中常常犯片面性的毛病;在阅读教

学中,重分析,轻综合,甚至只搞分析,不搞综合。从50年代开始,课文分析之风日盛,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

在肢解课文上,致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既妨碍了对文章整体的鉴赏,又无助于布局谋篇能力的养成。

这些老师不懂得,分析文章仅仅是帮助学生达到认识文章整体的手段、途径和方法。写作教学中的情况则与此

相反;重综合,轻分析,不善于引导学生对表达对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剖析,不告诉他们如何将一个整体的事

物分解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又怎样安排成若干层次。

抽象与概括也是互相联系的两种思维方法。“抽象是在思想上把某种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征和非本质属性

或特征区分开来,从而舍弃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并抽取出本质的属性或特征”;“概括是在思想上将具有某

些共同特征的许多事物,或将某种事物已分出来的一般的、共同的属性、特征结合起来”[5],并把个别事物的

本质属性推广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阅读教学中给各篇课文总结写作方法,这是抽象;找出同一类课文的写

作方法,这是概括。在教学实践中,这方面有两个偏颇:一是只满足于“一篇”的抽象,而缺少“一类”的概

括,难以形成规律性的知识;二是为了省事,把教师预先准备好的答案塞给学生,而不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进行

抽象、概括的实践,殊不知学会用什么方法得到答案比知道并记忆答案重要得多。

分类,“是通过比较,按照事物的异同程度而在思想上加以分门别类的过程”[6]。分类的过程,是一个认

识和揭示事物之间种与属的关系的过程。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广泛应用分类的方法。例如:从一篇篇地教文章

发展到一组组地教文章;同义词、反义词的归纳;某一类文章应该怎样读、怎样写;记人叙事时怎样把繁杂的

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状物说理时如何安排层次等等。特别是在写作活动中,分类更是须臾不可离开的。凡是

取横向思路来谋篇时,必以分类为基础。有的学生写议论文,只知道堆砌大量的事例,材料虽多,却处在同一

个平面上,原因在于不会分类。如果以科学的分类为基础,选取不同类别的材料来证明各个分论点,各个分论

点共同支撑中心论点,这样写成的议论文自然要高一个档次。

比较,是在相关的事物之间求同比异的思维方法。比较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得相当普遍,诸如词语的比较、

句式的比较、章法技法的比较、题材的比较、思路的比较、正误的比较、替换的比较、删改的比较,等等。比

较又是一种写作技法,对比、类比是比较的具体应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留心比较的方法并自觉地运用它,既

是思维的训练,又是语言表达技巧的培养。

对应,是指思维的某一阶段与另一阶段、某一方面与另一方面之间,通过适当的概念、判断或推理而建立

起对称、呼应、对立、相关、相承、相反之类的联系。也许心理学家还很少注意到这一点,一般研究思维的论

著中没有涉及对应的方法。其实,对应在言语活动中是用得很多的。例如:“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

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品质高贵、纯洁和坚韧。”(《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初中

语文第二册)这里“高贵”、“纯洁”、“坚韧”三个词的顺序是不可更换的,因为和前边的“牡丹花”、“

荷花”、“菊花”有对应关系,显示出思维的严密性。如果忽视了对应的思维方法,语言运用就会出现疏漏。

例如:“要是那天上的棉山粮垛能落入人间仓库,那数不尽的羊群马队能赶进乡村的牛栏,那无际的瓦块能送

给百姓盖房,该多好啊!”(《云赋》,高中语文第三册,1981年版)这里将“羊群马队”赶进了“牛栏”,

显然不伦不类,运用对应,“牛栏”须改为“羊圈马厩”。教学中指导学生注意范文的文题照应、首尾照应、

文眼的设置、伏笔与交代,以及对偶、排比、互文等修辞格的运用,都有助于对应方法的培养。

3.在写作教学中改善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指在个体的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心理学家认为,发展和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和培

养思维能力或智力的主要途径。

关于思维品质的划分,是一个探索中的课题。前苏联心理学界早在50年代就把思维的个别品质区分为:广

度和深度,独立性和灵活性,顺序性和敏捷性[7]。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把思维品质作为创造性因子来研究,

区分为对问题的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细致性和再定义能力。[8]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林崇德将

思维品质划分为: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五个方面,并认为深刻性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

。[9]由于思维品质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因此深入讨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各种思维品质的条件还不够成熟。

根据教学实践中的感受,我认为有几个“结合”是应当注意的:思维的条理性与言语的层次性相结合,思维的

严密性与言语的连惯性相结合,思维的明晰性与言语的准确性相结合,思维的灵活性与言语的变化性相结合,

思维的辩证性与言语的深刻性相结合。

注释:

[1]周建人:《思想科学初探》,《光明日报》1979年6月13日。

[2][3]刘伶等主编:《语言学概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94页。

[4][5][6]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94、41、578页。

[7]斯米尔诺夫主编:《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

[8][9]请参阅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第579页。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