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
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新课程,走进新课程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一轮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日常学校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在这种大变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当然,至关重要的是学习现代教育新理念。此次课程改革,无论是课程结构的调整、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科书的改变,无不渗透着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如果没有对新课程理念的透彻理解,很难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改变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就无从谈起。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专家认为,是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以前,教师头脑中更多的是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眼睛盯着知识点,强求的是标准答案,应对的是统一考试。而如今,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以数学课为例,近年来,世界数学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数学是什么?是发现模式,找关系,发现规律。因此,数学教育提倡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把教科书里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新教材与现行教材相比,最大的变化是知识的呈现方式多样,而且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强调思维的多层次、多角度,答案不唯一而有开放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当然对教师的挑战也是不言而喻的。
不仅教材是开放的,教学方式也是开放的。比如教材中有许多“留白”,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同时也给教师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而在这个空间里,教师该做些什么呢?这是一道新的课题。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师生共建新知识的过程。因此,现在的教学,已不能再像从前一样,就课本教课本,而应当基于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面对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武装头脑,只有认真领会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新思路、新视角。为此,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应尽早列入教师的阅读计划。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书籍,也应成为教师案头的必备书籍。
实施新课程,教师不仅要“洗脑”,还要“充电”。
教师要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
一位教育专家曾深刻指出,今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分工是科学化的产物,他们的任务是培养学科的专家。而未来教育将结束单科教师的历史使命,要求教师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
新教材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自身知识储备能否适应这一变化,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一道难题。
一些教师反映,对新教材的把握有困难。很显然,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制约教师驾驭新课程的瓶颈。因此,实施新课程,教师不仅要“洗脑”,还要“充电”。正如一位教育局长不无忧虑地说:“以目前教师的素质,要实施好新课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当务之急是要培训教师,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比如,《田忌赛马》一课,所涉及的知识除了语文以外,还有历史知识、体育一般比赛规则、美术作画、电视直播知识等,如果教师知识储备不足的话,如何应对呢?
美术课程改变了以往单纯强调绘画技巧的课程设计,注重“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述评”、“综合·探索”。艺术课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书法、篆刻、影视等多种领域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这些变化对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正如一位教师所说:“以往的知识已远远不够,作为美术教师要有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语文表达能力、音乐的乐感及表演能力。”按照艺术课程标准要求,“艺术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不仅有音乐、视觉艺术、戏剧、舞蹈等不同门类艺术的综合,还有对艺术知识、创作技能、文化背景、风格流派等不同学习内容的综合,还有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要胜任这样的课程,教师必须具备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其他学科的综合知识。
过去,教师书架上的书大多是考王、考霸、考典等习题集,而现在,教师的书桌摆上了相关学科的书籍。比如,一位教艺术课的教师,她的书桌上堆满了服装、剪纸、中国民俗、京剧脸谱、诗歌等书籍。一位音乐教师深有感触地说:“音乐教材的变化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料,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渗透了舞蹈、戏剧、诗歌、散文、绘画等多种意识成分,教师要上好这样的课,除了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和专业技术外,必须有大量配套的教具、学具和音像资料等,教师要寻找、开发、制作教学资源和资料,没有广泛的阅读根本无从谈起。
细心的人也许早就发现,新语文教材厚了许多,阅读量翻了几倍,60%以上的选文都是新的。语文课怎么上?这是语文教师遇到的一大难题。面对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学科知识,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才能从容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
过去,物理课上完后,教师给学生留的几乎全是习题。而如今,一位物理教师讲完“密度与浮力”一课,给学生留的作业是探究性思考题:“死海不死”、“曹冲称象”、“孔明灯”、“探测气球升空”、“热水选种”、“驶进大海的轮胎”、“饺子熟了会上浮”,让学生通过探究,发表意见。这些作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而如果教师没有大量的课外知识储备,是无法指导学生探究的。
一位美术教师说得好:“教材应该是一座桥梁,引领孩子们走进博大的美术空间。”那么,教师要首先走进这个空间,领略这个空间,阅读是一条必经之路。
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更不 是对教材
的亦步亦趋,教师要力争做到“用好教材”、“超越教材”。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提到日程,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已不再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了。在传统课程中,教师没有太多发挥的余地,这使我们的教师不会发现资源、利用资源,缺乏收集信息、检索、运用的技术。现代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信息量剧增,信息传递迅速快捷,信息传播途径多样化。这就要求每一位合格公民都要具备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教学中要培养学生阅读书面文字、观看音像资料、在日常生活和交际过程中选择和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这个能力不仅是指获得信息的数量,更重要的是指获得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准确认识和理解信息的基础上,正确地处理信息、运用信息,并重视信息的表达形式和表现结果。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能用准确而高效率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成为信息化社会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信息社会对教学提出的新挑战,在新课程中,教师要有对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阅读不仅限于书本,还应该不断地收集各种信息,分析、处理信息。
过去教师上课,更多地依赖“教参”,如今的“教参”有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不能拿来直接上课,教参中除了案例,绝大部分是启发教师的思维,给教师一个思索创造的空间。比如,数学教师用书主要指明教学目标,对关键地方稍作介绍,其余只作提示,不作硬性规定。
教师在感到没了框框的同时,也感到了压力和拓展知识的自我需求。
新课程为教师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保证,教材成为作者、编者、教师、学生之间共同对话的文本,而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为,教材无论如何更新,总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教师教育智慧的发挥,知识的不断更新,对教材的不断拓展与补充、创新,才能使教材显示出它的生机与活力。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不是课程被动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积极促进者、发展者,鼓励教师凭自己的学识、经验和个性来分析处理调适教材,应是课程改革一个新的突破口。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联系学生的实际,根据其特点增删教材,调整教法。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不同,他们所接触到的事物就有所不同,这就使得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学生具有了各自的特点。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山区学生与平原学生、内陆地区的学生与沿海地区的学生、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学生、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各有各的特点,有些内容对某些学生来说是熟知的,容易理解的,而对另一些学生来说则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删,替换例子等,这些都需要教师有宽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阅读功底。
新课程对教师阅读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量的增加
新化学课程对教师提出两方面的要求,一是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说起来很容易,要讲出具体例子却很难,教师由于知识面比较窄,就学科谈学科得心应手,而如果就生活谈学科就有困难。讲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很准确,但一个具体知识在化学学科中的意义、在学科发展中的意义是什么?在科学发展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是什么?教师并不是理解的很深。一方面要阅读更加多的资料,另一方面在阅读中应当能够联系学科特点,不能就事论事,要能够紧密联系现代生活中的例子,学会收集、整理利用相关的资料,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释想象。
一位数学教育专家的分析十分透彻,他认为,过去,一个好的教师与知识面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要敬业、爱学生、备课认真、表达有条理、解题能力强、指导考试有办法,就是不错的教师,许多地方对教师的考核和录用标准就是这些。在这个背景下,对教师不需要有阅读的要求,不需要拓展知识,不看书也不影响他教书。
在新课程的环境下,对教师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一是教师应当知道课堂中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是什么关系,这需要教师广泛地阅读,睁开眼睛看看课堂之外的数学风景,这是一个十分宽广的领域,教师必须涉猎。二是新课程要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那么,数学教师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必须有所了解,这是对教师特殊的素质要求。三是新课程中的数学强调数学化、数学情境,作为数学教师要有一堆数学情境,有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经验,一要靠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