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金色的草地-教学片断的比较与思考,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案例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就告诉我们: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学中要注重“以生为本”。我们语文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学生发展的服务者,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现状,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但,就是这耳熟能详的“生本”,由于我们认识不到位,在教学实践中往往难以落实。前日,笔者教学《金色的草地》时,比较、思考前后两次不同的教学,从中深刻地认识到教学要走向生本的重要性。
《金色的草地》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的是俄罗斯乡下的一对兄
弟俩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玩、发现草地会变色,从中感受到快乐的事。教学本篇课文时,两次教学的不同处理,在引导学生体会草地的“有趣”、“可爱”上收到了截然不同的效果。以下就是笔者两次执教《金色的草地》时内容安排和教学片断的比较,以期通过对比,谈谈自己对教学要走向“生本”的看法。
【案例呈现】
本学期,我教任三年级两个班的语文。跟往常一样,早上一、二节分别教学两个不同的班级。这次,教学的是《金色的草地》。两个班级教学内容相同,但内容安排前后的不同,竟收到截然不同的效果。
比较之一:内容安排,是否考虑儿童认知规律
教例A
教例B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二、初读感知,学习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研讨草地为什么会变色?
1.草地为什么会变色呢?自由读课文画出句子。
2.交流。
3.朗读。
四、结课。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二、初读感知,学习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感受“快乐”
1.你玩过蒲公英吗?你是怎么玩的?
2.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说说读到哪时,你觉得很好玩或很有意思。
3.交流,引导抓住“一本正经” “使劲”“假装”来体会“快乐”。
4.指导朗读,再次体会“快乐”。
四、结课。
第二课时:教学第二自然段,感受蒲公英给兄弟俩带来的快乐。
第二课时:教学第三自然段,感受草地的有趣。
从以上两个教例可以看出,它们选定的教学内容是相同的,但教学内容安排的前后却不一样。
教例A中,学生从研讨草地为什么会变色再到体会兄弟俩的快乐,前面分析成分大,学生兴趣不高。
教例B中,引导学生先体会蒲公英给兄弟俩带来的快乐,再研讨草地为什么会变色,整个教学一气呵成,感受草地的“可爱”“有趣”循序渐进、不断深化。
为什么内容相同,内容安排前后不同,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呢?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中,以寻求答案。
在思考内容安排前后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时,我又发现教学中语言学习方法的选择,同样对学习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以下就是我教学《金色的草地》中的片断:
比较之二:语言学习,是否关注儿童年龄特点
学习句子:
“……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
教例A
教例B
1. 自由读一读,从中你感受到兄弟俩的快乐了吗?
2.反馈。
3.“一本正经”什么意思?
4.齐读。
1. 同教例A。
2. 同教例A。
3.指名演一演,随机采访:你在喊弟弟时,心里在想什么?
4.课文中有一个词“一本正经”,你们懂了吗?
5.齐读。
从以上教例中,可以发现我引导学生理解“一本正经”的方法不同。
教例A中,我采用的是简单的问答,来理解“一本正经”,学生能说出“一本正经”的意思,但对于“一本正经”的理解不深刻。
教例B中,我引导学生学生在演一演和角色心理补白中,再次感受到玩蒲公英的快乐后,引导学生谈谈对“一本正经”的理解,教学过程感性,学生能充分理解“一本正经”。
比较之三:方法选择,是否注重面向全体学生
学习句子: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教例A
教例B
1.自由读读句子,想想:你知道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了吗?
2.交流:指名回答。
3.齐读。
1. 同教例A。
2.交流中出示:
蒲公英的花就像 ,可以 。
当 时,草地 ;
当 时,草地 。
自己练说,指名反馈。
3.加上手掌动作,一起来读一读课文。
从以上教例可以看出,“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这个问题的研讨,两种教例采用了不同的教法。
教例A以问答的方式,交流反馈,学生能回答出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但学生兴趣不高,参与面不广。
教例B中,引导学生根据句式自由练说再交流,而后又配上动作朗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加深了理解,而且整个教学过程没有一个学生落下,参与面广。
【分析及反思】
发展是硬道理。教育教学的硬道理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利用学习环境,自主建构,学好学习内容。这也就是说,教学中,我们要清楚我们的孩子现在在什么地方,要到哪里去。我们还要明白孩子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我们更要懂得带领我们的孩子怎样到达该去的地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带领孩子们快乐地快速地到达目的地。
以这样的理念,我们再来看看以上的案例,不难发现教学效果差异的原因就是:语文教学是否关注了“以生为本”。
一、内容安排,要考虑儿童认知规律
儿童心理学指出:儿童认知遵循从具体向抽象,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所以,语文教学中应当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展开,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
《金色的草地》内容安排比较中,教例A,先将研讨的重点放在“草地为什么会变色”上,虽然思路清晰,但没有立足孩子的学习起点(对于蒲公英的兴趣和经验)和学习需求,分析成分过多,孩子的兴趣不高,被动性强,对于草地有趣的体会便流于表面。理性分析后,再引导学生感受蒲公英给兄弟俩带来的快乐,整个过程背离了儿童的认识规律。
教例B先引导学生感受蒲公英给兄弟俩带来的快乐,再引导学生探讨草地会变色的原因,学生兴趣高,效果好。这是因为在孩子眼中,“玩吹蒲公英”非常有趣,对于蒲公英,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亲身体验:“吹到别人脸上”“甩起来像雪花飘”……经验习得的那份快乐是那么真实,那么贴切。教例B的成功就在于教学中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对于蒲公英的兴趣和经验)和学习需求,以致在研讨蒲公英给兄弟俩带来的快乐时,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在充分感受到快乐后,引导学生探讨草地为什么会变色,整个过程遵循了儿童的认识规律,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展开,所以学生对“草地的可爱有趣”的感受,由浅入深,不断深化。
二、语言学习,要关注儿童年龄特点
沈大安老师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贵在符合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能够化难为易,深入浅出。学习《金色的草地》的孩子正处于低年级迈向中年级的开始时期,他们的年龄心理特点要求我们的教学就要注重具体性和形象性。
《金色的草地》语言学习比较中,教例A以“‘一本正经’是什么意思?”这样的问答式引导学生学习“一本正经”。显然,这样的教法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苍白无力,单薄无生命的,落实面不广。教例B中,先引导学生在入情朗读中体会哥哥的心情,揣摩哥哥的心思,在朗读感悟、角色体验中再回归课文,能形象地理解了“一本正经”。这样的教学,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生动、具体、形象,学生在轻松快乐中竟然不知不觉内化了“一本正经”。所以,学习语言中,一定要关注儿童的年龄特点,这样才能带领我们的孩子到达目的地。
三、方法选择,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我们的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儿童。更何况,儿童天生好动,如果在课堂上的活动仅指向少数尖子生,让少数人读、多数人听,少数人做、多数人看,大部分孩子将会失去学习的主动性,从而阻碍自身的发展。所以,面向全体儿童是语文课不能忽视的一个大问题。
《金色的草地》方法选择比较中,我们来关注一下学生参与的情况。第一环节是自由读句子,想问题。第二环节,教例A,请一名学生回答,虽然这个学生回答正确,但其余学生基本上是麻木状态,因为问题不是很深。教例B,出示句式,引导学生自由练说,再交流。在自由练说中,为了准备接下来的反馈,每个学生都在认真地练习。第三环节,教例A就是齐读,因为没有其他要求,学生兴趣不高,有部分学生滥竽充数、浑水摸鱼。教例B,要求学生加上手掌动作来读课文,个个兴致高涨、身体力行,更深化了对“草地会变色”的理解。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教例B比教例A教学效率高的原因就是,教师方法的选择引起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全体参与、全程参与。而语文课中只有让学生全体参与、全程参与,每个学生才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有所发展,所以,教学方法选择,一定要注重面向全体。
总之,教学要追求实效,课堂要走向生本。因为,学生是带着特有的经验和认知结构进入课堂的,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设计的起点,也是学生从事继续学习的宝贵资源。正如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所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金色的草地,金色的草地-教学片断的比较与思考,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