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课文言实词,整理“之、其、而、则、或、即、既”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2.辨清课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现象,积累文言常识。
3.了解本文夹叙夹议、正反对照揭示主题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1.文言文知识积累
2.对比手法的运用
3.历史人物的评价
【学习课时】 3课时
【导学案设计】
(一)文 本 预 习
一、字词正音
阉( ) 湮( ) 皦皦( ) 赀( )财 缇骑( )抶( )
溷( ) 缙绅( ) 逡巡( )蓼( )洲 傫( )
詈( ) 缳( ) 曷( ) 暴( )于朝廷 扼( )腕 谥( )
牖( ) 社稷( ) 冏( )卿 佯( )狂
二、作者简介
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末文学家。崇祯初年,他组织“复社”,以继承东林(顾宪成、高攀龙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讽议朝政,阉党称他们为“东林党”,被残酷镇压)传统自居,进行文学和政治活动,议论朝政,影响很大。张溥是知识分子中进步阶层的代表,他所领导的 “复社”,在当时有一定的政治意义。
三、时代背景
明王朝为维护其反动统治,设立了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由上到下地建立了一整套特务统治。这些机构的组织者,大多是皇上宠信的宦官。明熹宗时,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达七年之久。此时,魏阉党羽遍布天下,异己排斥殆尽。明神宗(万历帝)时,统治者又向各地派出大批“税监”,加征税赋。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多次进行抗暴斗争。本文所写,就是其中一次。
四、解题
应天巡抚周起元得罪魏阉忠贤而被免职。已削职乡居的周顺昌,同情周起元而当众辱骂魏阉,魏因此怀恨在心。天启四年,苏州丝绸工业不堪剥削而罢工。当时,魏阉死党、巡抚毛一鹭把“煽动”罢工的罪名强加于周顺昌。天启七年,魏阉用圣旨逮捕了周顺昌,并趁机勒索,激起人民极大愤慨。于是趁毛一鹭等人逮捕周顺昌之机,群起反抗。他们毁官府,杀缇骑,毛一鹭躲进厕所才免一死。这次斗争被镇压后,朝廷在苏州大肆捕人,颜佩韦等五人挺身而出,慷慨就义。不到一年,魏阉被明思宗贬往凤阳看陵,走在途中,畏罪自杀。周顺昌冤案始得昭雪。苏州乡绅吴默等人收葬颜佩韦等五人尸体于虎丘山塘的魏生祠──普惠祠内,并立了墓碑。
五、解释下面句中括号前加点的词语。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 )被逮,激于义而死焉( )者也(句式特点: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即除( )魏阉废祠之址以( )葬之;且立石于( )其墓之门,以( )旌( )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 )今之墓( )而葬焉( ),其为时止十有( )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 )得志之( )徒,其疾病( )而死,死而( )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 )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 )也?
予犹记周公之( )被逮,(句式特点: )在丙寅三月之望( )。吾社之( )行为( )士先( )者,为( )之声义,敛赀财以( )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 )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注音: )而仆之。是时以( )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公之( )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 )痛心焉(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 )噪而( )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 )免。既而( )以( )吴民之乱请于朝(句式特点: ),按( )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 )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句式特点: )。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 )死。断头置城上(句式特点: ),颜色( )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 )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 )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 )为五人也。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 )其志者,四海( )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 )之间,素( )不闻诗书之训( ),激昂大义,(句式特点: )蹈死不顾( ),亦曷( )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 )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 )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 )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 )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句式特点: ),而又有剪发杜( )门,佯( )狂不知所之( )者,其( )辱人贱行,视( )五人之死,轻重固( )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 )于朝延,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 ),列其姓名于( )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 )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句式特点: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以( )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 )使之,安能屈( )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 )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 )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 )死生之大(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二)文 本 探 究
1.简要概括各段内容。
2.本文赞颂了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等五人怎样的精神?请摘录课文原句回答。
3.文本主要从哪几个方面的对比来展开的?请逐一分析。
(三)文本复习巩固
1、通假字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 (“止”通“只”,仅,不过,副词)
亦曷故哉? (“曷”通“何”,为什么,疑问代词)
2、圈出古今异义词语并解释。
(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2)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3)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唯之私人
(4)颜色不少变
(5)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3、圈出活用词语并解释。
(1)去今之墓而葬焉 (2)其疾病而死
(3)缇骑按剑而前 (4)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5)今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6)安能屈豪杰之流
(7)不能容于远近 (8)人皆得以隶使之
(9)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
4、用“/”断句。
①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
③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④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5、一词多义(解释句中相关词语)。
发: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安能屈豪杰之流……发其志士之悲哉?
当: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请于当道
然五人之当刑也 北邀当国者相见
一夫当关 安步当车
道:死而湮没不足道者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徒:慷慨得志之徒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家徒四壁
行: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敛赀财以送其行
其辱人贱行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之: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为之声义 四海之大
佯狂不知所之者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以: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而:其疾病而死 缇骑按剑而前
抶而仆之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6、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 )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 )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 )
激昂大义 ( )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 ) 不能容于远近 ( )
斯固百世之遇也 ( )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
(2)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3)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4)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四)复 习 检 测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除:整治,整理
B. 在丁卯三月之望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C.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匿:藏,躲藏
D. 按诛五人 按:斩杀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B.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C.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D.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E.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②去今之墓而葬焉
③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④人皆得而隶使之
⑤不能容于远近
⑥安能屈豪杰之流
⑦亦以明死生之大
⑧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
A. ①②③④ B. ⑤⑦ C.③④⑥⑧ D.④⑧
4.下列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
B.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C. 不能容于远近
D. 显荣于身后
5.下列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B.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C.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D.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