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诗歌教学要有诗意

中国是个“诗国”,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礼记·经解》曰:“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千百年来,“诗教”对形成中华民族温柔敦厚的优良传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蔡元培先生说得好:严格地说中国没有宗教,可以美学代宗教,而诗情便是美学的主体,可以诗歌代宗教。

诗歌教学要有诗意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诗歌教学被提到了新的高度。2003年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的34个单元中,诗歌有4个单元;整套教材169篇诗文(不含自读课本和教科书中的读背篇目)中,诗歌共42篇。篇幅的增加,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诗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在提高。

但就高中语文课堂而言,诗歌教学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忘了“诗无达诂”之训,而自作聪明的“说文解字”屡见不鲜;不见声情并茂的激诵恬咏,而学究式的条分缕析随处可见;缺少诗情才艺的欢娱,而庄严肃穆的课堂气氛比比皆是。

诗歌教学无诗意,已经冷了不少学生的心;高考作文多少年来的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更是将诗歌教学降温至零下三十度,学生读写诗歌的兴趣多被扼杀。于是,处在诗一般妙龄的青少年学生们,青春在语文课上集体缺席,激情在语文课上全部请假。

改变语文没有“诗教”的现状已是迫在眉睫。就普通教师而言,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行教材,提高诗歌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样刻不容缓。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诗歌教学设计中追求诗意!

用诗人的眼光来处理教材

诗人之所以为诗人,就因为他们常常能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发现普通事物的

独特美,所以无论是“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梧桐细雨,还是“像一张小小的邮票”

的乡愁乡恋,无不给人以别样的美感。

在诗歌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学会用诗人的眼光去捕捉诗篇中属于这首这篇、不同于那首那篇的独特的形象,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这些形象,把握作品所表现的情感。

《沁园春·长沙》是学生进入高中的开篇诗文,以“秋”为对象的诗歌,学生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他们记得“枯藤老树昏鸦”,也背过“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对古人的悲秋记忆很深,在教学设计时,我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古人悲秋的诗句,让他们找出此类诗句在意象选取上的共同点,然后让学生比较毛泽东的词中选取的意象与常人所选意象的不同,通过“这篇这首”的意象,学生体会到了《沁园春·长沙》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到了毛泽东早年的博大情怀和豪情壮志。这样的设计,学生由已知到未知,对比鲜明,印象深刻。

诗人之所以为诗人,就因为他们常常用超越常人的胆量去取舍自己观察所得,

所以不论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选择,还是“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

不见咸阳桥”的入诗,都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韵。

在诗歌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以诗人的胆量选取重点,哪怕是不及其余地选取一点,也应力戒面面俱到的“全景扫描”。突出重点,以一当十,是诗的特点,也是诗歌的教学设计可以努力实践的。唯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学有所得。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奉献给读者的经典新诗。徐志摩和康桥的深情、徐志摩对林徽音的痴情、新月派诗歌的“三美”(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不同于一般送别诗的意象的选取等等,无一不能成为教学设计的内容,而我以“读”为突破口,让学生读出与情人告别般的轻轻软语,读出与挚友道别时的殷殷深情,读出对赋予了自己灵性的康河的恋恋不舍。一节课的读,学生同样品出了诗中的真意。

之所以这样设计,因为按接受美学的观点文学作品是为读者阅读而创作的。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不能由作品自身实现。“作者——作品”为创作过程,而“作品——读者”为接受过程,这两个过程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学过程。前苏联学者梅拉赫称之为“动力过程”,并且认为,读者在“动力过程”中,不应是被动的反应环节,而应该是主动的。声情并茂的读,本身就是一个接受的过程。

诗人之所以为诗人,因为他们常常有奇幻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所以“作

胡语”的“千载琵琶”,能满含着昭君的怨恨;“宫女如花满宫殿”与“只今惟

有鹧鸪飞”可以进行时空的对接。

教师要有诗人般的想象和联想,让学生的思维与诗人的思维进行“超级链接”,使诗歌的课堂教学能有“物我皆着我之色彩”的效果。

穆旦的《赞美》是一首“带血的赞歌”。在设计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由诗里到诗外,充分地想象诗中农夫这一形象的特点,让学生想象诗中的“我”是指谁。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把“我”理解成了自由、民主、和平,在他们的心目中,应该是自由、民主、和平来拥抱这个历尽沧桑的民族。这种理解虽然和“标准答案”有一定的出入,但学生得之于诗中抒情主人公之心,得之于诗中“农夫”这一形象,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有了更深的体验。

有一点诗人的眼光,是设计好诗歌课堂教学方案的基础,这种眼光关键要体现在“独特”二字上。

借诗歌的韵味来选择教法

诗有诗的韵味,这种韵味首先体现在灵动上。惟灵动才有诗情,惟灵动才有诗句。而诗歌的灵动主要体现在虚与实的结合和动与静的结合上。

灵动的诗歌,其教学过程也应该是灵动的。这种灵动应该体现在两个结合:

一、虚与实的结合。清初画家笪重光在《画筌》里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这里的“实景”和“空景”、“真境”和“神境”说的是绘画,其实诗歌的教学也是如此:教学设计中的虚实结合,是一种艺术。

在部分教师看来:诗歌意蕴深远,学生难易理解,所以诗歌教学还是少一点思维,多一点讲解为好,否则教学任务就完不成了。还有少数老师甚至认为:诗歌,讲了学生还是不懂,多思不如多讲,多讲不如少讲,少讲不如不讲,读一下、背一下就可完事。

其实不然,学生是懂诗的,他们正处在诗的年华;学生是能解诗的,他们完全能理解诗意。请看这样一个设计:

师:1925年,当在美国饱受了各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闻一多加到祖国时,看着眼前的一切,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 我的中华!”(教师板书闻一多语)同学们,请你们填上合适的词,完成这句话。

生1:填“怎么会是”。

生2:填“哪是”。

师:意思相同,后者更简洁些!

生3:填“不是”,极度的失望,只需感叹句,不要反问。

师:真聪明!当年的闻一多就是这样喊出自己的心声的。真是在这样极度的失望中,作者写下了《死水》,请大家自读一遍,找出诗中的意象,分析其共同特征。

(学生自读、讨论、全班总结……)

师:真如大家所说,这是一沟充满了丑恶、毫无了生机、腐朽到了极点的死水。我有一个问题就不懂了——诗中不是有很多美丽的东西吗?

生(杂):反衬。

师:这样能达到怎样的艺术效果?

生(杂):更显出美丽掩盖下的丑恶。

师:读这样的句子用什么口气?咬牙切齿吗?

生(杂):嘲笑……讽刺……轻蔑……

师:请大家用这种语气把这首诗读一遍。

(学生齐读)

不到二十分钟,学生读懂了《死水》。事后我对自己的这个教学设计进行了反思:课的顺利出乎意料,主要得益于虚实结合。“不是”二字的填空,看似游离了诗作,却是“发功”前的一段“蓄势”,是“实景清而空景现”;分两个层次讨论截然不同的两类意象,是实实在在的“读诗”,要达到“真境逼而神境生”的目的;讨论用何种语气读,好像又是虚的,但这是对诗的一种再创造,是情感升华后对诗的再演绎。

二、动与静的结合。相对于读、议、写而言,诗歌教学中的“悟”和“思”便是静。动和静的结合,不仅是课堂气氛的“张”和“弛”的问题,而且是诗歌教学是否有诗的韵味的关键。

《孔雀东南飞》是乐府民歌,诗歌明白如话,学生没有语言障碍,我就安排较多的课堂讨论——讨论诗中有哪些悲剧人物。学生认为最为可悲的是焦仲卿的母亲,因为她失子丧媳,还要落个千古的骂名;讨论故事悲剧的成因,学生认为焦母未必是焦仲卿刘兰芝悲剧的制造者,她的身后有一张撕毁不破、毁不灭的网,其“纲”便是千百年的封建礼教。在这种“动”的过程中,学生“悟”透了课文。而《离骚》这样的名篇,学生能记得一两句的名言警句,但他们难以理解屈原的忧愤深广。我让学生观察屈原的像,体会他的铮铮铁骨;让学生摘抄歌颂屈原的名联,让学生想想这位诗人对后代文人产生的人格影响……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读诗,他们对情感的把握更到位了。

我个人的体会是,越是简单明了的诗,越是让学生动起来,这样才能强化他们读诗的成就感——因为他们能享受到自主分析、自主体会的乐趣;越是难的诗,越是让学生学会静思、体悟,在体悟中允许差异的存在,从而更好地思索与感悟出诗歌言无穷、意无尽的艺术感染力。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