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上好语文课的“三个境界”

真正创新的课堂教学有三个境界。具体说来是这样的:

上好语文课的“三个境界”

一、文本解读有真见地

一位特级教师教学《失街亭》,课始,他对学生这样说:“这一课,传统都认为失街亭的主要过失是马谡。今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读,从料事如神的诸葛亮身上寻找问题。”学生阅读后,纷纷提出的问题让我震动:

为什么诸葛亮让反对北伐,且缺乏实战经验的马谡去守所谓的街亭?

街亭那么重要,诸葛亮又料事如神,为什么不让防守措施具体化?

为什么用笨嘴拙舌且新降的王平去制约马谡,如果换上别人呢?……

教师换了一个角度以后,学生的发问很新颖。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学生的发言更让我大开眼界。

一位同学说:

我越读越觉得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诸葛亮长期独掌大权,缺乏民主,目中无人,不尊重众人意见的结果。失街亭,主要原因是他没有实行军事民主。

一位同学说:

我觉得诸葛亮错在心太急。他在《出师表》中多次提到先帝的遗愿,他太想求得蜀国的壮大,以此来向世人表白他的才能,对得起先帝了。……

这节课上,我看到,当教师把阅读的角度转换以后,全新的问题就逐渐突显在学生面前。而学生从这些问题的探索中获得的发现,往往是学术界思考的最前沿的东西,真的是很有见地。所以,好课堂,对于文本的解读一定要有真见地。

事实上,进入教学视野里的课文,绝非寻常之文。其艺术意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发现。这就是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鲁迅的《孔乙己》一样,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野,会常读常新一样。因此,好课堂,对于文本的解读要有真见地,那么,就要变换不同的阅读视野、变换不同的阅读方向和重点。如果这样,教材的解读就会进入一种新的境界,教学就充满了新的气象。

听了这位教师的课之后,我又读了《失街亭》,我发现,小说开始的情节中,马谡三句话一说,明白人就知道他不可重用,可是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为什么会让他去守街亭?以前教学时,我也是把失街亭的罪过指向马谡,然后,淡淡地提了一下,诸葛亮也有不当之处云云。这样教学,学生如果不拥有大量的三国史料的话,对于马谡的认知就会陷入尴尬境地。上个世纪,我们不就是因鲁迅的文章《“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而片面地认为他是纯粹的“落水狗”了么?事实上,对于《失街亭》的阅读,我们为什么不能换一个角度全面地认知一下诸葛亮呢?据历史记载,当年马谡是反对诸葛亮北伐的。他曾针对蜀国“兵马疲蔽”、民怨沸腾,提出过“只宜存恤,不宜远征”的休养策略,但诸葛亮不听马谡的意见———他太在乎功名,太重视他对先帝的诺言,所以,才有把蜀国军民当作赌注,才会有失街亭这事发生。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