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灵柩、陨落、睿智等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2.学习作者抓住伏尔泰的“笔”和“微笑”两个特征刻画他的“斗士”和“智者”形象的方法。
3.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外查找有关资料,并共享资源,形成对伏尔泰和雨果的整体了解。
2.通过范读、集体或个人朗读,体会雨果语言的浪漫主义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雨果对伏尔泰的歌颂和景仰。
2.理解伏尔泰作为“法兰西思想之王”带给同时代及后世的思想革命。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理解在形似散乱的内容下层次分睨、思路清晰的结构。
2.体会伏尔泰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影响,以及雨果对于伏尔泰、对于先哲、对于自由和民主的景仰。
3.学习演讲语言的鼓动性和感召力。
难点
1.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2.学习抓住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教学突破
比较鲁迅和伏尔泰的“斗士”形象。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第一课时前,布置预习作业,能够流畅、充满激情地朗读课文,并查找伏尔泰和雨果的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
完成预习作业,能够读通全文,并查找伏尔泰和雨果的资料、故事等,有条件的可以阅读他们的文章。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 组织学生走近伏尔泰和雨果,由此 1.结合所查找的资料,交流讨论,进入新课。 导入新课。
2.范读节1,从课文中把握作者的感情。 2.仔细听教师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3、引导学生分析“斗士”形象。 3.从“笔”和“独自一人”入手, 理解“斗士形象。
一、走近伟人、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用两节课的时间,通过学习一篇演说词,走近法兰西的两位杰出人物:伏尔泰和维克多·雨果。他们相差整整一个世纪,伏尔泰于 1778年病逝,雨果生于1802年,他们二人并没有面对面的交往。但是,阅读过的人,无不被雨果对伏尔泰的敬爱与景仰之情感染。请学生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结合课前的预习,积极发言,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查找到的资料,比如:1762年轰动欧洲的“科拉事件”,以及伏尔泰为西尔旺、蒙巴伊、拉巴尔等人鸣冤,为他们洗脱罪名、恢复名誉的故事。也可以介绍伏尔泰、雨果的生活经历和成就。
二、阅读节1,把握感情基调
教师活动
1.有感情地范读节1,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a.在节l中找出最能够体现雨果对伏尔泰评价的一个词和一句话。
b.为什么雨果认为伏尔泰是永生的?
c.世人怎么对待伏尔泰的逝世?雨果呢?
总结学生的发言,提升认识:伏尔泰获得祝福和诅咒,都是因为他向旧社会宣战。
2.组织学生自由讨论,体会雨果对伏尔泰的评价。
学生活动
1.仔细听教师朗读节1,回答问题:
a.“巨星”、“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
b.因为他有长寿的岁月,有等身的著作,还担负着培育良知、教化人类的责任。
c.世人有两种态度:诅咒和祝福。雨果认为,这是荣誉最美好的两种形式。
2.结合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以及查找到的资料,理解雨果的评价。
三、理清结构。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1:伏尔泰是几个世纪前的伟人,在雨果口中他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学生独立思考,找出文中能够表现伏尔泰形象的句子。总结学生的发言,分析得出:文中的伏尔泰表现出两种形象: 斗士、智者。
2.分析“斗士”的形象。组织学生自读、
讨论: a.斗争的原因是什么?
b.对象是谁?
c.以何种方式?
d.具体的表现是什么?
e.结果怎样?
学生活动
1.浏览全文,找出能够表现伏尔泰形象的句子,如:节8中“他孤军奋战”、“具有女性的温情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浩瀚无际的心胸”;节1l中“从这深邃的双目里露出了微笑”。
2.积极讨论,自发解决问题:
a.时代的原因:人民无知,宗教愚昧,君主专制,司法黑暗。 ‘
b.对象:宫廷、贵族、金融界、教会。
c.方式:独自一人,一枝笔(轻如和风,猛如雷电)。
d.表现:为西尔旺、蒙巴伊、卡拉斯、拉巴尔辩护。
e.结果:胜利。
3.总结学生的分析结果,归纳提升:伏尔泰是“法兰西思想之2E'’,他经历了君主专制由鼎盛到衰败的转折期,为当时的人们带来了自由和民主的声音。引导学生说说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结合鲁迅的形象,谈谈自己的理解。
3.认真听教师的讲解,回忆鲁迅的形象(倔强的斗士形象),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这个形象的认识。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朗读部分章节,并复习所学内容。 1.朗读部分章节,咬准字音,读出感情。
2.引导学生把握“微笑”,研读“智者”形象。 2.体会“微笑”的内涵,理解“智者”所代表的精神。
3.通过阅读,体会语言的浪漫主义特色, 3.感受雨果语言的魅力,认识伏尔泰的成就。
以及演说语言的震撼力和感召力。
一、复习课文,分析“智者”的形象
教师活动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请学生朗读部分章节,如节1、节8等。
2.分析“智者”的形象:雨果抓住伏尔泰的什么特点去表现的?
3.师生共同朗读节12,体会雨果是如何描写伏尔泰的“微笑”的。
4.提问: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特点进行描写?
学生活动
1.能够有激情地朗读部分章节,咬准字音,控制语速,掌握感情的力度。
2.抓住伏尔泰的“深邃的双目”和“睿智的微笑”进行描写。
3.有感情地放声朗读,能够读出雨果激动的心情和情感。理解作家借助“微笑”,呈现出伏尔泰的成就。
4.回答:对于斗士的形象,“微笑”所造成的反差最大,能够表现出伏尔泰的性格,感染的效果更加强烈。
二、提高认识,拓展思路
教师活动
1.雨果抓住伏尔泰的“笔”和“微笑”塑造了一位“斗士”和“智者”的形象。在雨果看来,伏尔泰“是一个新纪元的到来”。请学生思考其原因。
2.引导学生结合上文,从“人“和”公民”、“权力”和“职责”人手,理解“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这句话的含义。
3.讲解:伏尔泰形象的意义在于,他不代表行政权力,他代表进步的文明思想。在他生活的时代,君主的权力、宗教的权威,束缚着人们;而伏尔泰的目的就是推翻权威,建立自由。(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一定要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活动
1.结合节13,能够认识到:伏尔泰把自由的精神和民主的思想带到人们中间,引起人们思想彻底的变化。
2.仔细阅读课文,讨论并交流意见,能够体会到:作为人,我们有追求自由和民主的权力;作为公民,我们有遵守法律的职责。
3.想象18世纪的历史现实,尽可能通过教师的讲解,理解雨果对于伏尔泰的论说和评价。遇到无法理解的要点时,要向教师提问,或者和同学交流。
三、总结全文,体会语言特色
教师活动
1.在演说词的最后,一般都会发出号召,达到感情的最高点。选择学生感情充沛地朗诵最后一段。
2.提问:雨果由对伏尔泰的赞扬,进而又写了什么?
3.雨果写这些哲学先驱的目的何在?
4.组织学生讨论,结合演说的特点,体会雨果充满激情、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语言。
学生活动
1.结合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节14,能够读出作者的激情。
2.作者由伏尔泰联想到一批哲学伟人: 卢梭、狄德罗、孟德斯鸠等先驱哲学家们。
3.回答:重申自由、民主和真理的重要,鼓舞人们能够继承前人的精神,向现实宣战。
4.充分讨论,积极发言。可以结合自己所阅读过雨果的作品来谈。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在学习之前,要布置学生了解伏尔泰的生平,选读伏尔泰的斗争故事,建议学生阅读《伏尔泰传》。引导学生围绕“斗士”、“笔”、“微笑”等形象,比照鲁迅的形象,理解“精神领袖”带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震撼。
板书设计: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伟大的头脑
礼赞――伏尔泰浩瀚的心胸
正义、仁慈、诚实光辉思想
雨果巨大的贡献
思想之王
呐喊――自由、平等、博爱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