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孔子一生以维护、恢复“周礼”为己任”语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子一生以维护、恢复“周礼”为己任”语文阅读答案

孔子一生以维护、恢复“周礼”为己任,他的各项政治主张都是从这一总目标出发而 提出的。明“夷狄”、“诸夏”之别,就是其中之一。孔子这方面的言论虽不多,却牵涉到“民族意识自觉”的大问题,对后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

“周礼”成为周王朝建立领主制封建国家政治机构的组织原则之后,其作为周族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的总称的意义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被扩大、推广到整个华夏族的 势力范围。在当时,用不用“周礼”,已成为区分“夷狄”与“诸夏”的主要标志。如楚是南方大国,文化发展程度并不低于周族的姬姓各国,只因为不用“周礼”,而被“诸夏”视为“蛮 夷齐桓公建立霸业时,还专门以“包茅不贡”为借口对楚进行讨伐。可见,“周礼”在区 分“夷狄”与“诸夏”时的重要意义。由于当时在“夷狄”与“诸夏”之间还存在着严重的民族斗争,这种区分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西周到春秋末,尽管华夏族在黄河中下游 地区已居主导地位,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华夏诸国与少数民族杂处的局面,如“王畿”附 近就有伊雒之戎、陆浑之戎。诸侯大国卫国在卫懿公时,和邢国一起被狄人“残破”。救 卫存邢、南伐荆楚、北伐山戎,是管仲辅佐齐桓公所建立的重要霸业。所以,尽管孔子 对管仲僭越违礼颇为不满,但对其“相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十分称许,说:“微管 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孔子觉察到当时民族斗争的严重性,从维护周礼到自觉维护“诸 夏”的团结统一,充分肯定管仲这方面的功绩,这说明孔子自觉地把维护民族利益作为第 一位的大义,把管仲的贡献提到了“如其仁”的高度。比起“民族大义”来,管仲在其他方面的不足,在孔子看来,都是可以原谅的。这可以说是最早的体现了某种朦胧状态的民族 意识的自觉,这种民族意识的自觉的继承和发扬,就成为一种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几千年来綿延不绝,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奇迹,它的出现应当说与孔子所开始的民族意识的自觉有着一定的思想渊源关系。

关于区别“诸夏”与“夷狄”,孔子还有一段议论,即“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意思是说,“夷狄”虽“有君”,却不行“周礼”,君臣上下的名分有等于无;而“诸夏”哪怕无 君,但君臣的等级秩序照样存在。可见孔子以明“夷狄”“诸夏”之别表现出来的朦胧的“民族意识”的自觉不是孤立的,而是和他的君臣等级观念纠缠在一起的,因此决不能给以过 高的、违反历史真实的估计。

孔子的明“夷狄”、“诸夏”之别的政治主张,到秦汉以后逐渐以“明华夷之辨”的命题为历代儒家所继承和发扬。积极方面,每当民族危亡之际,总有一批民族英雄以此为思想 武器和精神支柱,挺身而出,伸张民族大义。消极方面,也总有人以此为借口,对内欺 压少数民族,变成大汉族主义;对外则以天朝大国自居,流于狭隘的民族主义。

1. 下列对“明‘夷狄’、‘诸夏’之别”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明“夷狄”、“诸夏”之别是孔子的政治主张之一,是在维护、恢复“周礼”这一 总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B. 明“夷狄”、“诸夏”之别的主要标志是周礼,它当时适用于周族内部的同时已被扩大、推广到整个华夏族。

C. 明“夷狄”、“诸夏”之别表现出的强烈的“民族意识”的自觉是和君臣等级观念 纠缠在一起的,并不孤立存在。

D. 明“夷狄”、“诸夏”之别的政治主张在秦汉后以“明华夷之辨”的命题被继承和 发扬,其历史作用具有二重性。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作为周族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总称的“周礼”,是周王朝建立领主制封建国 家政治机构的组织原则。

B. 华夏诸国与少数民族杂处的局面使得“夷狄”、“诸夏”的矛盾一直存在并愈演愈 烈,最终导致民族战争爆发。

C. 孔子对管仲僭越违礼的行为颇为不满,但对其“一匡天下”的成就表示称许,这体现了孔子民族意识的自觉。

D.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从未中断,这文明史上的奇迹与始于孔子的民族意识的自觉有着一定的思想渊源关系。

3.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待周礼,诸侯国有的拒之不用,有的将其作为称霸的借口,表明周礼的权威性 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动摇。

B. 周王朝时“夷狄”、“诺夏”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民族斗争,孔子区分二者有自觉维护“诸夏”团结统一的考虑。

C. 民族意识自觉的继承和发扬形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民族危亡之际表现为一批民 族英雄为民族大义挺身而出。

D. 明夷夏之别这一主张在历史上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 还应当辩证的看待这一主张。

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3分)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理解这些概念在论述类文本中特定的含义。

【解 析】文章第二段结尾和第三段多次表述这个政治主张表现出来的是“朦胧”的民族意识,而不是“强烈”的民族意识。

2.【参考答案】(3分)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解 析】“一直”一词表述不准确;“杂处的局面最终导致民族战争的爆发”无中生有。

3.【参考答案】(3分)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 析】“明夷夏之别这一主张在历史上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表述有误,其作用是双重性的。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