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命题的基本精神1.稳定性。平稳过渡。2.基础性。重视基础;今年考的明年不一定考,没考,不一定不考。3.时代性。强调社会时代的特点;作文现实性。4.广泛性。唐宋词,宋诗,清诗。5.人文性。现代文阅读、散文阅读。6.科学性与严谨性、政治性。命题工作的严肃性。7.地域性。凸现山东特点、文化特点。8.思维性。培育个性思维,自我想像力。9.辩证性。哲学的全面的、发展的、客观的。10.作文的多元性。各种文体的训练。(人文性、审美性、创造性;寓言式、哲理式、感悟式)二、阅卷工作的启示(一)作文阅卷:1.切合题意:①
远望与近观之间,探寻事物本质;②
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探索;③
距离产生美或距离产生认识;④
肯定近观,学会发现真相;⑤
辩证地看待远望与近观。2.符合题意:①
实践出真知;②
透过表象看实质;③
仰望是一种追求;④
一分为二看问题。3.两人评卷求其平均值。40—45分明显增多。4.存在问题:①
开放性大,大多数学生不适应;②
高分率不高,48分以上作文称为优秀之作。③
宿构严重。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王选、岳飞、李白、苏轼、司马迁。语段有训练痕迹。④
跑题严重。“诚信、平凡、保护环境”等,20分以下。⑤
记叙性文章分数低。有的写回忆录,有的借用他人故事,情节平淡、人物形象苍白、缺乏小说可读性。记叙文一般在30分左右。⑥
新颖的文体得分亦不高。如采用辩论稿、演说词、日记、聊天记录、诊断书等,给人以“哗众取宠”之感。⑦
“露丑、露拙、露情”作文失分严重。早恋、堕落、成绩不好等,学生主动暴露缺点,为得低分创造了条件。5.阅卷启发:①
加大作文命题开放的力度。意在以开放制局限。②
凸现思维的高度、深度、广度,强调思维过程多元。③
拓宽写作的范围与视野,时代与课本的资源。④
加强标题,开头与结尾的训练。
不好的标题:华美袍子上的虱子、瑜掩盖了瑕、瑕疵的人生才美丽。
我们都是人,水是水非、读星星的感之乱想,擦亮眼睛洞若观火。⑤
加强规范,错别字一字一分。
大千世界(纤)、小轿车(娇)、人大副厅长成克杰等。三、方向探索1.山东《考试说明》的研读与研究:①
第Ⅰ卷30分,10题,基础6题,文言4题;②
第Ⅱ卷120分。文言翻译,名句默写16分。(前10,后6分)
现代文阅读20分(散文为主);作文60分。③
选作题24分,分四个系列,任选其二。
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语言运用、新闻与传记。2.命题发展:①
稳定中求发展,稳中求变,稳中求新。②
难度肯定降低。③
书面量加大了,主观试题加大了。④
开放题会逐渐渗透。⑤
选作题的难度不好把握。⑥
选作题最好三选二,不要太绝对选二。⑦
作文命题的多元构想。⑧
多种文体都要训练。3.复习思路与对策。①
传统复习与创新复习结合;②
依据教材,关注教材,吃透教材;③
注重方法研究;④
注重高考试题的深入研究;⑤
从高考试题看发展,看去向,看态势;⑥
研究语用题的新题型,借鉴与延伸;⑦
注重文化含量,文学名著的介入;⑧
注重社会、时代、地域对高考试题的潜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