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对于各科来讲是各科的基础。小编准备了高一语文下册期中复习资料,希望你喜欢。
知识点概述
囚绿记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绿是全文描写的客观对象,作者围绕绿展开思路,铺设线索。文章思路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择绿近绿囚绿释绿和怀绿。
A. 择绿 (1~4段)
从窗户写起,交代绿的由来,其实是在绿枝条出现之前交代一下背景。这背景是很寒伧的,但有了绿枝条,就顿然有了生气和活力。第4段反复三次提及绿影,尽管只是寥寥几笔,但富有诗意。绿在此时还只是影。另外,一些表达情感态度的词语,如喜悦而满足欢喜喜悦等,也给绿带上了情绪色彩,物我之间初相映照。
B. 恋绿 (5~7段)
开始对绿枝条直接描写。观者行为有: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等。被观者情状有:伸须、攀缘、舒叶、凋谢。观者心态有:怀念快活留恋欢喜急不暇择视同至宝面壁成欢等。这一部分是以写心理活动为主,所谓观的对象和观的行为倒成为其次,成为抒情的依托。
C. 囚绿 (8~12段)
这五段是文章的主体,与文章标题呼应,写出了绿枝条生命变化的五个阶段。第8段写作者引绿入室。叙述描写不多,以抒情为主。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措词甚好,很形象,富有质感。第9段写发现生的欢喜。外加一个联想,从前乡下的事情,行文生出必要的歧路,跌宕生姿。第10段写绿条执意向外。观景甚细。第11段写绿条渐瘦渐弱。描写绿枝条衰败过程。第12段写计算绿囚出牢的日子。囚绿至此结束,情感回到原来的喜绿状态。
D. 释绿 (13段)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是文章背景,既是作者活动的背景,也是绿枝生存的背景。对绿枝条的关心和照看突然暂停,变成求生的谋划。最后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黑暗的囚人,绿枝条获得新生。
C. 念绿 (14段)
一年后仍旧怀念圆窗和绿友,设想再度见面时的情景。
五个阶段写实景伴随着写心理、写情感。开始囚绿时欢喜,发现绿枝条抗争后执意囚之,既怜爱又恼怒,但最终打算释放。
知识点总结
1.字音字形
急不暇(xi)择移徙(xǐ)揠(y)苗助长
淅沥(xī l) 涸辙(h zh) 猗(yī)郁 蕈(xn)菌
2.词语解释
高广:房间的高度和广度,即空间大小。
可畏:指令人畏惧。
了截:明了简单。
爽直:直爽。
至宝:最珍贵的宝物。
安顿:指居住、安置下来。
留恋:不忍离开或舍弃。
缘引:攀缘,牵引。
触动:指引发、激起、打动。
抑郁:压抑忧郁的心情。
攀缘:指援引他物而上;攀拉援引。还可指依附、投靠。
固执:坚持己见,不肯变通。
烽烟:烽火台报警之烟。也借指战争。
珍重:指充满爱惜、郑重的心情。
繁茂:繁密茂盛。
涸辙之鲋: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高中学习方法。
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急不暇择:因过于急切而来不及选择。
常见考点考法
1.我囚绿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最后我又让绿囚恢复了自由?
为了让绿色与自己更接近、更亲密,我要囚住这绿色,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比喻猗郁的年华,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我从案前的枝条中发出了生的欢喜,这一绺青藤成了我的绿友。我爱绿至极,即使它不了解我的爱抚和善意,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但仍固执地还要囚系住它。而被幽囚的常春藤,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哪怕枝叶病损,仍执著地永远向着阳光生长。这些描写,为表现青藤的性格染上浓重的感情色彩,不甘被囚、追求光明的青藤形象跃然纸上。如果说我原想在离开的时候恢复绿友的自由,是由于对它的挚爱,那么,后来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珍重地开释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却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
2.课文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文中交代的历史背景说一说。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这一句话点明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使故事具有了鲜明的现实感和深刻的思想性,如烛炬点亮全篇,突现出文章的主题。由于卢沟桥事件的发生,作者原打算七月尾回南去,而才到七月中旬,就不能再流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了。因此,就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抒发了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1940年发表。作者在北平的一家公寓外发现了一株常春藤,异常惊喜,就将它的柔条牵进屋里。常春藤尽管被幽囚在黑暗的小屋里,却固执地向窗外迎着阳光生长。作者去上海前,又将常春藤的柔条移回原来的位置,并祝福它永葆青春。作品借物抒情,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风格含蓄委婉。
常见误区提醒
1.本文写法上的特点:
第一,物我互观,尽显性灵。作者只身独处,选择了与绿枝条对话、沟通心灵的方式排遣寂寞,所处一室虽小,而精神天地甚宽;景物本无性灵,进入作者有情的视野,便活了起来,成为我的朋友。景物被赋予性灵,文章即生华彩。
第二,叙事有波澜。如果只写作者与绿枝条的心灵絮语而无甚变化,则流于平淡。奇妙的是文章写出了作者心情的起伏和绿枝条的命运变化,作者始而欣喜,继而魔念生长,囚禁绿枝条,最后放生。由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到怀绿,五个阶段较为分明,其间波澜起伏。
第三,含蓄蕴藉,深沉厚重。作者与绿枝条的命运有某些相似之处,同处一室,同被囚禁,体验到生的欢欣、生的艰辛;时值日寇入侵,华北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国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烦,不能不生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这也应该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直接原因,但这种心绪表现得非常隐蔽,文章之巧由此而来。
高一语文下册期中复习资料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