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语文教师,当他领到教科书时,同时也会领到一本厚厚的教师用书,也叫教学参考书。从此,大部分语文教师便与教师用书“相依为命”,形影不离。教师用书里应有尽有,写作背景、篇章结构、写作特色和语言特色的分析、思考题解析等等,只要是教师想要的,一般都能找到。真可谓“一书在手,教学无忧”。
于是便出现了这样奇怪的现象:要求学生真阅读,教师却在“伪阅读”:新课程倡导学生独立阅读,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而许多语文教师只潜心于教师用书,而忽视对文本品味和探究,他们对文本的认识基本来自于教师用书,极少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以此为前提的课堂教学,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种种弊端:
——在这样的课堂上,在学生意见纷争的情况下,教师便会强行入轨,祭出教师用书中的“答案”,让所有学生“臣服”。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误读往往被当成了创新。教师的“伪阅读”使他们失去了甄别“误读”的火眼金睛。肉眼凡胎的他们只能简单以“富有创意”“独具匠心”等词来敷衍搪塞。
——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可是他们的语言是那样的刻板,完全遵循着某种套路,教师用书中那些文采斐然的语言在他们嘴里说出来竟是那样的不自然。
——在这样的课堂上,灵动的气息消失殆尽。虽然根据课改的要求,也会留有创造的空间,搭建了貌似平等的对话平台,但形式终归是形式,它无法承载课堂的一切,改变课堂的实质。教师固守着“标准答案”,灵动的气息从何而来!
——在这样的课堂上,语文教师的专业将受到质疑,学生心目中,你只不过是个“知识贩子”,没有值得人仰慕的地方;而在其他人看来,似乎什么人都可以做语文教师,只要他能够识文断字。这是语文教师的悲哀。
——在这样的课堂上,最为可怕、悲哀的一幕终将发生:在学生厚厚的一摞书中,教师用书已赫然在列。精明的学生早已发现,他们在语文课堂上要解决的问题有一本书上写得明明白白,他们据此回答问题,还能得到老师的夸奖。屡试不爽之后,教师用书便不再是教师的专利。此时,教师用书在学生心目中俨然“《圣经》”,是至高无上的。
…… ……
也许有人会以为我在指责“教师用书”祸“师”殃“生”,没有“教师用书”,上面的情形就不再发生。其实不然。“教师用书”何罪之有?它只不过是把双刃剑,用它,但不依赖它、尽信它,它必然会是你得力的助手,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要编写“教师用书”的初衷吧。而过分依赖它,生搬硬套,教师必然会思想懒惰,教学索然无味,教师用书也就成了地地道道的“祸水”了。
写至此,忽然想到于漪老师,想到了关于她的一个故事。于漪老师在当今语文教育界享有盛誉。可当初于漪老师并非中文出身,学的是教育专业。当她走上语文教学的岗位时,感到了自身的不足。此时,她想的不是调换岗位,而是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将教参之类的书籍推于一边,自主钻研教材、独立备课。在后来的一次教师基本功大赛中,组委会要求参赛教师不带任何辅助资料写一份教案。因为所选的并非来自于教材的课文,而是素未谋面新文章,又没有任何辅助资料,不少教师望而却步。而于漪老师平时就是这样做的,她轻松地完成了任务,并在这次大赛中脱颖而出。
但愿于漪老师的这个故事能够启发我们,做一个阅读文本的先行者,做一个有思想的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