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今天讲座中几位老师提到的目前阅读教学中学段不分的现象,让我回想起前不久刚刚上过的四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肖复兴在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叶老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的一个小故事,进而说明叶老的一丝不苟的作文和平易真诚的作人都深深地影响着小时候的肖复兴,使他走上了文学之路,开出了自己文学路上的硕果。文章篇幅较长,两件事既互相联系又相互独立,形散神不散。第一课时我意学生以“叶老为我批改作文让我感受到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我与叶老的交谈又让我感受到什么?你又从哪里看出来的?”为大问题,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通过反复朗读这两个故事,抓关键词语揣摩其含义,提供补充拓展资料,从而让学生感悟叶圣陶在作文和作人方面的品质,为下节课感悟含义深刻的爬山虎句子和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象征义做好铺垫。于是这样的教学设计就被搬上了课堂,但是残酷的现实让我猛然惊醒,冷漠充斥了我整个课堂。是什么造就了这一切,我没有考虑学生,我的问题过难,还是我……
1、过量的内容,使得课堂行色匆匆:
文章篇幅较长,两件事既互相联系又相互独立,形散神不散。基于这样的思考我选择让学生通过学习两个故事,让学生完整体会故事中叶老的人品,继而为下节课理解含义深刻的爬山虎句子和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象征义做好铺垫。但是四十分钟的课堂怎么可能容纳六十分钟的事情:首先文章较长,再加上故事本身没有什么吸引力,散文不像散文,故事不像故事,学生可能从来没有接触过,要完整地读完课文就得五六分钟;两个故事相辅相成,只有在深入读懂第一个故事的同时,结合关键词句体会叶老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才能为第二个故事的学习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因此必须为学习“修改作文”花一定量时间,而第一个故事是本课时难点的集中处,体会叶老如何修改作文是本课时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而更难的是在感悟的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叶老的人品。再加上第二个故事中一些陌生词汇的理解都使这堂课有了过重的负担。于是这样过量的文本内容必然会使学生不负重荷。
如果我能根据学生学情,果断地将文本内容切割成两个课时,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扎实地学习第一部分“修改作文”,然后在第二课时再来研读第二板块,我想其结果会比它好,起码我可以停下来去看看学生的眼中的情绪。
2、自主过少?蜻蜓点水:
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阅读课不读书,孩子的阅读能力,特别是独立阅读能力怎么能提高呢?回想同一年级的一位老师在一堂课居然用了13分钟让学生去读课文,我不得不为她的勇气叫好。可是我敢这么做吗?40分钟的课堂面对这样长篇幅的文章,我却像挤牙膏似的只让学生读了8分钟,学生读完了吗,他们会读了吗,他们读后思考过了吗,读后可以与人讨论自己的想法了吗?如此淡化读书使得课堂犹如蜻蜓点水。
回想自己设计这课时的原因,我发现自己可能是受了六上《将相和》的影响。《将相和》这篇课文是个篇幅较长的历史故事,我当时利用一个大问题“蔺相如仅仅是靠一张嘴吗?”来进行前两个故事的学习,从而将长文短教,效果很好。也许是它的效应影响了我太久,于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也成了《将相和》的缩影,试图也来个长文短教,试图也想寻找个支点,从而将其脱颖而出。结果可想而知。事实上我没有考虑到其实四年级和六年级是有学段的差别,以致在课时目标上没有分清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的区别,于是一个理念有了两个完全不同版本的演绎。
中段的孩子虽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对于像《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长篇文章,生字量大,而且也没有像《将相和》情节生动,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势必在第一课时不能以一概全地来进行长文短教的处理。因此我们要区别对待不同学段,真正从学生的学情出发,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