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板块:吟诵青春
“吟诵青春”是一组不同时代的诗歌,要组织学生围绕“理解”与“朗诵”两个要点展开活动,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朗诵,在朗诵揣摩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感受。通过活动体验,学生朗诵诗歌能够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并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朗诵实际上基于理解的声音呈现,其要点是“心悟口诵”。因为“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播音专家张颂教授也指出,朗读作品“必须从全篇着眼,深入探究饱含着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找到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内心依据”,“不从内心依据出发去研究语言发动的全过程,就不能揭示朗读的真切奥秘,也就不能说是认识了朗读的真谛”。可见,强调理解与感受是朗读的基本规律所在。
这一部分教学的重点应该是意义的构建与呈现,就是要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使学生把文本与直接、间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并用恰当的声音形式来呈现这种理解。在具体教学中,了解毛泽东青年时代学习生活的经历,分析《致青年公民》、《相信未来》、《六月,我们看海去》的内在情感旋律,把握诗歌的意象,都有助于加深理解诗作内容,有助于寻找传达诗作思想情感的声音形式。同时,也要注意“活动体验”的基本要求,不能用理解、感受代替朗读,把这里的学习活动变成诗歌鉴赏。
指导朗诵,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握诗作的感情基调,然后指导学生通过揣摩语音、语调的高低、停连、快慢、轻重,找到恰当的声音表现形式。《沁园春•长沙》格调昂扬豪迈,要读得声韵饱满、大气磅礴。“看”、“怅”、“问”、“忆”领起的句子,要读出不同的语气。《致青年公民》激情洋溢,声音的停连可以借助阶梯诗的格式来处理,读出热情奔放的气势,但不能一味高亢,要整体设计声音高低、节奏快慢的变化,在声音形式的变化中突出点题的关键诗句。《相信未来》沉稳而坚定,前3节收尾的“相信未来”要用逐次递进的声音表现,与第4节前两句情感贯通。第5、6两节,不能在每句诗后都作停顿,以免阻滞情感表达,要抓住“不管……是……还是……”、“我坚信……一定会……”几个关键词,一气呵成,在语气对比中表现坚定的信念,然后用真诚而高昂的语气读出第7节。《六月,我们看海去》节奏明快,不能用拖调徐吟的方式来朗诵,要处理好节奏,和着一群风风火火的青年人奔向大海的脚步声来读,甚至可以尝试用现代摇滚乐“说唱”的节奏形式,来表现诗句中那中天然的韵律感。
与此同时,朗诵要十分注意防止漠视个人理解纯技术性指导的倾向,也要反对任何形式主义的表达。超越学生的理解、感受,只是在声音处理方式上指导,甚至用统一的符号来标画诵读文本,只会导致机械的、模式化的朗读。事实上,中学生朗读中常见的那种一味激昂慷慨的固定腔调,正是忽视深刻理解、漠视情感体验而导致的“声”“情”脱节的恶果。声音表现的纯技巧是不存在的,技巧总是在情感表现中产生并为表现理解服务的。有效的方法,是指导学生追求“声、情”统一,把声音形式统一到自我的理解与感悟上。因而,课堂上既要听学生怎样读,更要让学生交流为何这样读,并把二者的统一性作为评价的标准。“活动体验”第4题“朗诵提示”就是借鉴一些著名艺术家的做法,让学生用个人理解的方式来记录阅读感悟与表达设计,给朗读以提示,这种方法应该有助于促进“声、情”统一。
诵读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分组朗诵、朗诵会等都可以采用,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面向群体朗诵的活动机会。教师应该读,但在“活动体验”中,这不一定是范读,而是一种交流,要给学生讲清你的理解,也要让学生评价你的声音是否表达了你的理解。学生不论是否具有朗诵的优势都必须读,诵读活动不能变为有朗诵特长的师生的表演会。
在朗诵活动中,还应该引导学生尝试着总结朗诵诗歌的心得,把方法的感悟作为学习的目标之一。应该要求学生尝试分析诗的意象、语言,感受诗的节奏、韵律。应该要求学生背诵《沁园春长沙》。
2.第二板块:体悟人生
“体悟人生”提供了两篇学习材料,要指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读文本,并通过与家人、与同学、与老师的对话与交流,加深对学习材料中青春话题的感受与思考,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不断促进精神成长,完善自我人格。这一部分教学,要把握“体验”、“对话”的教学要点,切实转变学习方式,达成专题教学目标。
这一板块提供了两个学习方案,要求学生选择一种方案学习,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一种方案供学生选择,但不应该要求全班学生统一选择。
学习《十八岁和其他》,可指导学生梳理、归纳文中提及的有关青春与人生的基本问题,然后以自我经验与文本展开对话,想想自己对文中哪些论点持相同意见,哪些有不同看法。在此基础上,与同学、与家人交流,获取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
学习《我的四季》,要避免走向“文本演习”式,对一些富有哲理的语句,不要引导学生过多地去品味、鉴赏,而要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去解读,想想这些句子蕴含的人生道理自己有过多少真切的体验。
两个方案都涉及与家长交流的内容,这是拉近文本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有效方法,也是增进学生体验、感悟的重要途径。学生是否有这样的经历与体验,是否有深入的对话与交流,对能否真正理解亲情、化解两代间的矛盾、理性地认识读书的苦乐、把握青春生命的真谛,有着大不相同的效果,应该精心设计、组织,以收取实效。考虑到学生与家长交流的实际,教学中应预先有适当的安排,有的内容也可以移后进行。
作为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两个方案中的“专题讨论”对加深理解、感悟有着重要作用。组织“专题讨论”关键是要抓好以下环节:预留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准备发言,必要时可以要求按讨论题目写出发言要点;采用多种形式,创造更多的发言机会,确保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讨论,不能由少数学生垄断话语权;一定要安排将小组讨论的要点向全班报告、交流的环节;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全班交流,都必须要求学生注意倾听,有效的方法是要求学生认真记录别人的发言要点。这样组织,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确保话题专一,提高讨论质量,进而培养学生思考、交流的良好习惯,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十八岁和其他》、《我的四季》两篇文章中涉及的一些作家作品知识,可根据需要让学生自己整理,以养成勤于积累的良好习惯。
3.第三板块:设计未来
这一部分提供了两个活动方案,两个方案的立意与落点都在于实现这样的学习目标:通过活动,学生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认识自我,初步拟定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两个方案虽活动样式不同,但内容设计比较均衡,教学时只要选择一个就可以了。十六七岁是编织梦想、播种希望的季节。美国作家杰西•斯图尔特感慨,过了十七岁,将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奇思妙想;张洁也说,我知道,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两篇学习材料的可读性比较强,所设计的活动形式也比较活泼,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让高一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尝试规划人生,设计未来。不管这种设计是清晰的还是朦胧的,总是学生对自我生命存在价值的一次思考。这一部分更多强调的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与自我心灵的对话。
方案A,要先指导学生围绕“怎样选择职业”和“选择怎样的职业”两个方面,准确概括马克思选择职业的原则,理清文意,然后完成给自己写评语和写自白的活动,再展开交流。交流应重点围绕“我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展开,鼓励学生讲真心话,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写自我评语与自白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应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交流可以采用灵活的形式,比如将自白分类汇编,在小范围内交流自我评语等,交流要尊重学生的意愿。
实施方案B以前,要进行必要的教学组织,讲清活动的目的、要求,让学生进入一种严肃、平静的状态进行阅读、选择,一定要让学生把思考、选择的过程与结果书写出来,但不一定要组织交流活动。实施方案B要抓住三个方面:第一,要求学生按照方案中的三个表格,清晰地呈现出自己的选择过程。第二,概括作者决定取舍的原则,明确选择实际是自我认识的过程,是作者对生命存在意义的追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反思自己的选择,谈谈选择的理由,从而加深对明确“人生支点”意义的认识。第三,完成“活动体验”第2题,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选择的体验与感悟,阐述两句话的含义,要点参见“参考答案”。这道题重点不是句意的理解,而是引发学生对人生选择作用与意义的理性思考。
这一板块教学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处理好鼓励学生表达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思想与必要的引导、教育的关系,既要防止用惟一的价值标准评价学生观点的错误做法,也要防止放弃教育责任的行为,更多的时候,可以把自己摆进去,与学生交流、对话,谈谈自己的感受与体验。二是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这一板块内容的话题,需要理性地思考,需要虔诚地面对,需要触动心灵来感受,需要深刻体验来感悟,因此,创设一种带有庄严感的氛围是非常必要的,不能让严肃的人生话题在谈笑中变得浅薄,成为玩笑与儿戏。
4、课时安排
整个专题建议在8课时内完成,可以根据下面的建议表,制定出具体计划。
内容参考计划⑴参考计划⑵参考计划⑶说明
吟诵青春2课时2课时2课时朗诵会安排课外举行
体悟人生3课时4课时3课时故事会可移后举行
设计未来1课时4课时2课时**可选择两个方案
积累与应用含写作实践)2课时2课时1课时读书报告会,应安排在本模块结束前举行
五、参考答案
吟诵青春
1、“相关资料”、“教学建议”的相关内容。
2、如诗人在写残酷的现实时,选择了“紫葡萄”、“鲜花”等意象,“深秋”、“依偎”等诗化的语言,不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且表达了许多矛盾复杂、难以言明的情感。再如第3节,诗人为了体现年轻人的豪情与锐气,用了“排浪”、“大海”、“涌向”、“托住”等色彩明亮、积极向上的意象和语词,表现了理想的永不泯灭。
3、《致青年公民》诗句简短有力,节奏明快,采用阶梯式的诗行排列,使诗的旋律具有力度,增强了音乐性,形成了热情奔放的气势。《六月,我们看海去》通过诗行中重复与变化相交错的语词,通过押韵和语气声调本身所显示的节奏,形成了一种天然的韵律感,仿佛能使我们听到一群风风火火的年轻人奔向大海的脚步声,这种节奏感与诗歌的内在情感旋律相吻合,真切地传达出青年人在一起时闹闹嚷嚷的景象,和青春期那种难以抑止的躁动不安的内心世界。《雨巷》的节奏,舒缓悠长,回环往复,全诗一韵到底,又在许多诗行中重复用韵,形成了极富音乐美的韵律,表现了柔婉缠绵、惆怅彷徨、迷惘哀怨的情感。
4、略
5、《沁园春•长沙》体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肩负起国家兴亡、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致青年公民》体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青年献身祖国建设,改造大自然、开创新生活的理想与激情。《相信未来》体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时期中国青年面对现实困境,挣扎着摆脱羁绊,憧憬美好未来的理性思索与坚定信念。《六月,我们看海去》体现了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青年不安于现状的探索精神和勇于闯荡的生命渴望。
体悟人生
活动体验(一)
1.略
2.例:十八岁使我想起冲破云幔、光芒四射的朝阳;使我想起春意盎然,开始吹拂于江南塞北的春风,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壮志和追求。
3.这句话的要点把握是“机遇”与“准备”的关系。
活动体验(二)
1.学习材料中能反映父母养育子女过程中的那份辛劳、那份焦虑、那份激动的相关内容有:
(1)辛劳:
一手托着你的身体,一手为你洗澡
你吵闹不睡,我抱着你在走廊上行走半夜
(2)焦虑:
抱着初生的你到医生处诊治你的“脱肠”,半夜喊破喉咙把医生从睡梦中叫起……
(3)激动:
你刚能坐起,我在院子里为你拍照,假日带你坐在脚踏车前头藤椅上到处炫耀……
2.学习材料中有关“两代矛盾”的形成的原因:①受到流行观念的影响。“父与子”时常被看作对立的两方,意味着思想的冲突,观念的差异,新与旧的不同,进步与保守的矛盾。下一代往往下意识中受到这流行观念的影响,好像一开始便必然处在与上一代对立的地位。②父母的愚昧和落伍。父母在思想上老旧得追不上年轻人的时代。③子女的盲目与急躁。下一代对父母经验的无条件否定,年轻人盲目反抗与追求“成熟”、“独立”的急躁。④两代之间缺乏沟通,缺少平等和理解。一切悲剧的造成,都由于父母与子女间不能有时像朋友般的把问题摊出来谈谈。
3.⑴“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说明一个人既然拥有了生命,他就有责任为自己的生命地块即人生负责,在人生的历程中不要指望别人来为你的人生做出什么,自己的生命质量只能由自己来决定和完成,自己的人生只能是自己走过。
⑵“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这种期待,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生命征程中的信念和动力,信念和动力能够鼓励一个人在自己人生的路途中奋力前行,为一个既定的目标不断地付出自己不懈的努力。一个人一旦有了信念,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生命的奋斗当中去。
⑶“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还是不值得”。一个人在生命的四季里只要认真地无愧地经历了,所有的欢乐和痛苦,所有的成功和失败,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人生的收获,在生命的最后季节,一个人就不会有什么人生的遗憾和哀叹,也不会有什么生命的愧疚和寂寞。
设计未来
方案A
1、本文中,马克思从两个方面提出了选择职业时的原则,一是怎样选择职业,二是选择怎样的职业。前者主要反映了对选择职业方法的考虑,马克思提出应考虑个人喜好、身体条件、自身能力等三方面的因素,以适合自己为原则。后者主要体现了对选择职业价值的追求,马克思提出了选择有尊严的职业、深信其正确的职业、能为我们提供广阔场所的完美境地的职业等原则,其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
马克思所向往的职业是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
2、略
3、略
4、略
方案B
1、①作者在选取“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时,首先选择了“水”、“空气”、“阳光”,因为这是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随后作者选取了“鲜花”,选择“鲜花”的理由是作者认为鲜花象征着生命的美好。在选择生命中最后一样东西时,作者放弃了“父母”、“孩子”、“爱人”,而最终选择了“笔”。不是“父母”、“孩子”、“爱人”不珍贵,而是只有五样东西可以选择,“笔”是作家的真爱。②在一样一样舍弃的过程中,“我”是痛苦的,作者最终宁愿舍弃生命都不愿放弃手中的“笔”,其理由只有一个,生命的存在是要有意义的,作为一个作家,存在的意义就是写作,放弃了手中的笔,生命便失去了意义。
2、这两道题要在学生有了选择的切身体验后,结合自身的选择感悟去谈。一是人生方向的清晰和目标的单一,二是明确了生命存在意义后,剩下的就应是勇敢的实践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