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2、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深层含义。

4、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参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请学生回忆过去的古诗积累,检查古诗背诵。

师:同学们刚才朗诵的这么多古诗,有的是写朋友送别,有的是写春日胜景,有的是感叹时光易逝我们理当珍惜今朝,内容丰富,包容万千。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感受古诗文的魅力。

师:人们常说一幅精美的图画,就是一首清丽的小诗。看着这一幅幅图画,你想起了哪些古诗?(《山行》—杜牧,《赠汪伦》──李白,《回乡偶书》──贺知章,《乞巧》──林杰)。指名有感情地朗诵,要注意引导把诗的韵味读出来。生诵完后师说: “这真是画中有诗呀!”

师:回忆一下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是什么?(屏幕出示:学习古诗方法:知诗人、解诗题;读诗句、析诗意;想画面、入诗境;悟诗情、吟诗文)

二、学词学句,读懂诗句,想象意境

1、自读诗句,要求读准读通,读出诗的节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知诗人,解诗题: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这是苏轼在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古代由于雕版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印刻出来,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一些名胜故意留出一块墙壁涂白,专供诗人们题诗发表。

3、再读这首诗,联系课后注释,谁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⑴ 解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谁再把前两句话的意思说说:

若学生说:横着看是连绵不断的山岭,站在侧面看就是高耸入云的山峰,老师在学生说时插问: 岭和峰有什么不同?你能把看到的岭和峰画出来吗?(请学生上台板画。)你能把岭和峰的不同读出来吗?

若学生说:因为站在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所站的位置不同,所以庐山的景象不同,教师引导:你用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进了诗的意境中。是呀,位置不同看到的景象当然不同,能把你想象到的景象向大家描述一下吗?请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随机板书:横、侧、远、近、高、低、)

⑵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庐山到底是怎样的呢?播放(或幻灯片显示)庐山不同角度的有关图片。

师:看了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什么?(带着赞美之情再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东坡又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

⑶ 解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谈谈你的感悟。(热爱:把对庐山的热爱读出来。)(感叹: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师: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就更好了。

当受到挫折遇到失败时,我们可以不唉声叹气,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当我们苦苦思索,仍理不出头绪时,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再思考,换一个方法去做事。

三、整体诵读,品悟诗情,背诵积累

师:这短短的28个字不仅描绘了一幅迷人的图画,还说明着一个深刻的哲理,真令人赞叹,令人敬佩。我们把它背诵积累下来,好吗?

背诵,抄写,默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背诵《题西林壁》

二、诵读诗句,讨论诗意

1、指导诵读诗句:

⑴ 确定节奏:

启发学生回忆《题西林壁》的节奏,迁移确定《游山西村》的节奏: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⑵ 学生个体独立朗诵。

⑶ 检测诵读,指名试背。

2、师生协同一起理解诗意,学生可以借助课后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诗的意思:

不要笑我们农家自酿的酒浑浊,

在这丰收之年招待客人是杀鸡宰猪,我们热情款待。

山一程,水一程,山山水水一程又一程,以为已走到路的尽头,没想到桃红柳绿,掩映着茅屋深深,却又是一个村庄。

也可让学生先说3、4两句,再讲农家们的热情招待,因为本首诗本身就是以倒置的写法来表达的。

三、想象诗境,编写故事

1、介绍陆游,写诗背景,及山西村的位置。

2、图片展示绍兴水乡景观,以及鉴湖的有关景致。

(山西村在鉴湖旁)

3、想象交流:

诗人为何出游,沿途景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观,及诗人的欣喜之情。

4、想象农家热情待客的所作所为,神态语言,主宾其乐融融的场景画面。尤其抓住“莫笑”、“足”,感受农人的豪爽、淳朴。

5、想象古诗意境,编写故事。交流朗读故事。

四、对比参读,提升认识

1、对比读《题西林壁》、《游山西村》,交流:

两首诗的共同点。

(借景抒情)

2、领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蕴含的哲理:

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3、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能举个例子吗?

【教师小结】

其实,在古诗文中,看似简简单单的诗句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多诵读古诗文,多积累,一定会发现更多精彩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