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让“设计”走在“课改”前面

让“设计”走在“课改”前面

让“设计”走在“课改”前面

――浅谈新课程理念指引下的阅读课堂教学设计

当前,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教师们有了更前瞻更开阔的教学理想,但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却举步维艰。这里,笔者无意多谈课堂的操作性问题,且从阅读教学设计的角度来谈谈我们该如何进行课改。

一、重新审视阅读教学设计

阅读教学设计,是教者实现教学理想的美好蓝图。一堂好课的背后,必定有一篇好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教学设计又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课堂教学。如果教者对课堂准备不足或错误的估计,那么,从他走进课堂的一刻起,就已预示着课堂教学的失败。

我曾经执教过一堂失败的公开教学,教学内容是苏教版第九册课文《天鹅的故事》。按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思路,课堂上我请学生自由阅读5、6、7三小节,思考天鹅们面对生存的挑战,是怎样做的?它们依靠什么力量战胜了困难?并至少划出其中的两句话重点体会思考,简要记录。在我的想象中,学生应该兴致勃勃,收获多多。但我很快发现一些学生拿着笔无所适从……

为什么“好”的教学设计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必须反思:阅读教学设计究竟受哪些因素的制约?我们能否一味忠实地演绎教案?我们的阅读教学设计怎样才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阅读教学设计作为教师主观的产物,它必定受到教师本身的教学观念、设计经验、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教学情况的估计等方面的制约。重新审视今天的阅读教学设计,往往还有教材不够吃透、目标不够明确、教法不够灵活、教学要求太高、教学容量太大等问题,特别是教师常常忽略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准备、学习情感和动机等。在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发展为本”,它不仅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思想,也必须成为阅读教学设计改革的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的视野中,课程是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在这种课程观的指导下,现代阅读教学设计就必须删繁就简,变严密刚性的“硬设计”为高度弹性的“软设计”。设计的思路更清晰地体现为以学定教,设计的重点更多的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和教学策略的选择。设计中必须认真分析教学目标是否切实、合理,教学基点是否符合实际;必须积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需求;必须精心设计“对话”的话题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为提升学生阅读层次和发展健康个性留有充分的空间……

二、阅读教学设计的准备

1、认真学习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他在工作中的角色必须从“工作者”向“学习者”、“研究者”不断迈进。那么,其中很重要的成长过程是他不断地学习和反思,丰富和完善他对教学的理解,逐步接近教学的真理。只有掌握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高瞻远瞩地构建教学的框架,才能更准确地预见教学中可能发生的一切。

2、充分吃透教材,掌握教学资源。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凭借。正确地理解教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是教师能否进一步正确处理教材的先决条件。苏教版第十册课文《只拣儿童多处行》,作者为什么把“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改成“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起初我感到较费解,老师们也意见不一。通过研读课文和分析资料,我终于读懂了作者改诗的情由:从作者的行踪看,颐和园一行,因见一群群孩子从园内挤出来而顿生游园之意,这是改诗的初衷;而从“知春亭”到“玉澜堂”,一路遇见的也尽是儿童,印证了“只拣儿童多处行”这一说。从作者的情感处着想,她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她关心儿童,喜爱儿童,欣赏儿童,对儿童可谓情有独钟,颐和园内一群群“赶春”的儿童,不正如春天一般生机勃勃吗?所以,冰心眼里,儿童既是祖国的花朵,又是春天最美的风景!这样的理解得到了同事的认可,贯穿“改诗”的思路在教学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对传统教学不断反思和对教学本质的重认识中,教材的外延远远超越了教科书的概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大声疾呼:“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在阅读教学设计中,教师如何用好现有教材,并努力突破教材,实现从“小教材”向“大教材”扩散,这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显得举足轻重。我认为,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凭借和利用好教科书,另一方面必须不断丰富自身的阅读经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掌握相关的教学资源,从而使教学设计为每位学生创造优化的学习条件。

3、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确定教学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学习是极富个性化的活动。在班级授课制的课堂里,每位学生的学习所得也不尽相同。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学有所得,这是我们教师今天必须关注的课题。那么,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就必须心中有学生,处处有学生,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能力、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等,充分估计学生课堂学习中可能的反应及学习障碍的大小,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资源,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的主要思路和方法。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设计可更开放,更加大开大合;对于基础较薄的班级,提倡低起点,小步子,逐步跟上。

三、阅读教学设计的实施和完善

1、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靶心和灵魂,是教学活动的预定归宿。新课程标准指出,分科目标应“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其实质是促进学生作为生命体的全面持续的发展。

教学目标重在提炼。在阅读教材中,教师会产生许多异于学生且高于学生的个性理解,但并不都能成为教学目标。有些过于琐碎,不利于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有些要求偏高或偏难,不符合学生阅读规律。教者必须本着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确立合理的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如我对第十册《望月》一课教学目标的设计。第一课时为:①识记本课11个生字。(其中含“二会字”二个)②能读通、读顺课文,投入一定的感情。③整体感知课文,基本掌握文章的线索和结构。第二课时为:①通过联想、质疑等方法读懂江船夜景的句子,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②读懂文中的诗句,体验知识的乐趣、生活的乐趣。第三课时为:①继续学习“甥舅交谈”一部分,理解小外甥不仅聪明好学,还爱幻想。②总结课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阅读、思考、想象发现生活的美,积累写作的素材,不拘一格地表达。由于目标清晰,教学设计也更加合理和务实,该课教学获得了同校老师的一致好评。

2、提炼教学主线

在阅读教学设计中,清晰简捷的教学主线能贯通教学流程,缩短认识路径,其重要性自不言而喻。

我们通常还是把认识课文作为一条教学主线,因为一切训练都必须源于课文,正所谓“皮之不存,毛之焉附?”。那么,如何提炼认识课文的教学主线呢?

如第十册课文《半截蜡烛》一课,我引导学生理解“半截蜡烛牵动了哪些人,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为保住机密情报与敌人斗智斗勇的?”,从而整体观照全文,形成教学主线。第十册课文《三亚落日》一课第三教时,我引导学生先找出文中描写落日的三个比喻句,然后和学生一起探讨为什么把夕阳比作“快乐的孩童”、“天边的灯笼”和“跳水员”?从而以点带面,形成教学主线。此外,还有重点突破等方式形成认识课文的教学主线,恕不一一例举。

以认识课文为教学的主线,不是把认识课文当作一堂课的唯一目标,而是把课文作为教学的主要载体,在认识过程中加强师生交往互动,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有机生成新的目标,训练学生形成敏锐的语感、独立的思维、自由的想象、流畅的表达,陶冶学生的情操。

3、选择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它反映的是教师采用何种方式、何种方法来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它几乎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包括教师如何导入,如何提问,如何过渡等。从学生侧面来讲,包括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活动的设计、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教师尤其要重视课堂提问设计和学生的活动设计。

提问设计重在激疑激趣,启迪思维。如第十册课文《在师生团聚会上的致辞》,在审题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叫‘致辞’?你见过怎样的致辞?你见过学生给老师致辞吗?”,这些问题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了题意,为学习课文创设了良好的氛围。提问设计问域要宽,问距要大。如第十册《学与问》一课,粗读课文,我要求学生读懂“课文揭示了哪些观点?”。精读课文,我要求学生思考“课文是怎样来表达这些观点的?”、“读了课文,你有哪些疑问或启示?”。三个问题,第一问意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第二问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段落,第三问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对文章作进一步深入的研读。

通过活动的形式学语文,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优化课堂结构。如教学《望月》第二自然段描写月色下江面和两岸的夜景,我提议学生比一比,看谁能读出文中描写的意境,读到自己恍如身临其境,读到听的人恍如身临其境。然后加强师生评价,促进感知到领悟。又如教学本册《赠汪伦》一诗,理解了“踏歌”一词,我提议学生都站起来,手拉手,脚踏节拍,齐声朗诵诗句。由于活动形式新型,与诗文贴近,几分钟的活动穿越了几百年的时空,教学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4、完善教学设计

每一篇优秀的教学设计,既渗透着作者的灵感和智慧,也蕴含着作者辛勤的汗水。当完成教学的基本设计后,教师应学会跳出思维常态,理智地审视和调整教学计划,努力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手中有法,努力实现务实、灵活的设计风格,使教学设计真正走在“课改”的前面。

在推进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对阅读教学设计不断反思和改进,具有积极的意义。如果说,作者撰写的课文是一度创造,那么教师的教学设计是二度创造。作为“教学设计”这个二度创造来说,还只能说是一个“半成品”、一个“中介”,课堂教学的完全成品,有待学生的创造参与。因此,今天的阅读课堂教学设计,应该努力使“设计”的方方面面,都能为学生的参与创造留下空间和饱含生机。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