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语段阅读:
(一)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⒈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如涉及通假字,必须答出所通的字及意思。)(25分)
⑴或以为死 (2)今亡亦死(3)又间令吴广 (4)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5)度已失期 (6)卒中往往语 (6)会天大雨(7)宜多应者 ⑻辍耕之垄上 ⑼扶苏以数谏故⑽为天下唱,宜多应者⑾固以怪之矣⑿广故数言欲亡 ⒀ 尉果笞广⒁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⒂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⒃从民欲也 ⒄ 皆指目陈胜 ⒅ 上使外将兵 ⒆楚人怜之 (20)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21)将军身被坚执锐 (22)诸郡县苦秦吏者(23)吴广素爱人 (2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⒉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9分)
①失期,法皆斩。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③或以为死,或以为亡。译文:
④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⑤天下苦秦久矣。 译文:
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等死,死国可乎? ⑦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译文:
⑧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⑨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译文: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宜多应者 诚宜开张圣听 B.扶苏以数谏故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C.卒买鱼烹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⒋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选文记叙了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作舆论准备的过程。
B.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公子扶苏被杀。
C.“失期,法皆斩”揭露了秦王朝严酷的刑罚,反映了“官逼民反”的客观现实。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了树立威信。
⒌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B.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记》)
C.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马》) D.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士卒多为用者 / 吴广为都尉 B、广起,夺而杀尉 / 为坛而盟
C、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D、且壮士不死即已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⒎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4分)
读贾谊《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结合上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⒏这段文字与《陈涉世家》(节选)中陈胜怎样的预见相一致?请你把陈胜的预见写出来。(3分)
⒐. “世家”是记王侯的,因为王侯是一个地区的实际统治者,世代保有其国,对全国政局有一定影响,故其传记称“世家”。陈涉并非王侯,司马迁为什么把他列入世家?(4分)
(二)二世元年七月,……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⒑陈胜认为当时的形势有利于发动起义,其理由是:(3分)
11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4分)
12你从本文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
(四)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吴广以为然。
14.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用简洁的语言回答)(3分)
(五) (10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15.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将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3分)
(六)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16.这段文字中最能凸显陈胜、吴广智谋的两个字是 、 。(4分)
(七)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7.陈胜、吴广为什么要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对这种做法你是如何评价的?(3分)
答:
(八)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8.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出陈胜用以“威众”的两件事。(4分)
① ②
19《陈涉世家》中表示陈胜从小就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