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 现代诗二首
内容感知
《回延安》是一首情真意切的优秀抒情诗。全诗共有五章。第一章写阔别十年重返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第二章追忆起延安的哺育之恩;第三章描绘与延安人民团聚的亲热之状;第四章写延安新貌,正面描绘延安欣欣向荣的景象;第五章热烈礼赞延安,表达心中的祝愿。这五章,分别从五个方面抒发赤子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各章都有其特定的场景和感情色调。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留学英国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
基础梳理
一、字音
1.典型字
搂定(lǒu) 脑畔(pàn) 糜子(méi) 青荇(xìng) 浮藻(zào)
漫溯(sù) 笙箫(shēng xiāo) 长篙(gāo) 斑斓(lán)
2.多音字
二、字形
三、词义
1.重点词
漫溯:随意地在水中溯流。
斑斓:(书)灿烂多彩。
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2.近义词
招摇·逍遥
两个词都含有没有约束的意思。区别在于:招摇是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如:招摇过市。逍遥指没有什么约束,自由自在。
四、文学常识
1.贺敬之(1924- ),当代著名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人。主要创作有歌剧《白毛女》(集体创作)、著名诗篇《回延安》、《放声歌唱》、《三门峡歌》等。
2.信天游是陕北民歌的一种形式,它的曲调淳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歌词通常为两句一段,长度由一段至几十段不等。每句字数不定,但基本上以七字句为主。句中多用叠音字,修辞上多用比兴、夸张等手法。歌手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有时旋律上稍加变化,具有一唱三叹、回环飘荡的趣味与艺术魅力。
3.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浙江海宁人。作品注重韵律和谐和意境创造,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有诗集《花雨》《志摩的诗》《猛虎集》等。
五、名篇名句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剖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前一句是比,后一句是兴。诗人如同羊羔一样地吮吸母亲的乳汁,延安的小米饭养活了诗人。这样写突出了作者与延安军民的血肉联系。
2.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剖析:这是从听觉方面描写:用不透风这个补语形容围得,表现出来的人已经是密密麻麻,用脑畔上这个状语修饰还响着脚步声,进一步表现出人们还在继续到来,描写出了团聚场面的热烈。
3.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剖析:这一句既是写景,又是写意,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迷离恍惚,色彩斑斓。清泉潭底的浮藻间荡漾着染有晚霞的榆树的倒影,美丽得如同幻觉,使诗人遥想当年的欢乐。这些美丽的、斑驳的颜色和水草,仿佛是当年欢乐和理想的沉淀,像梦一样遥远,可它又在眼前。
4.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剖析:该诗句是诗人当时内心的真实流露。在诗人眼里,柳阴下波光潋滟的清泉,沉淀着诗人像彩虹似的绚丽迷人的梦,可是梦能寻吗?不能!对理想生活和感情的追求受到挫折,而又不愿让人知道。诗人悲伤、忧愁、苦闷,只好在沉默中听几声透着淡淡哀愁的笙箫,烘托出一种梦幻般的惆怅气氛。
二、重点语段
《回延安》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一头扑进亲人怀。
剖析:这一部分,写诗人阔别10年后重回延安母亲的怀抱,与亲人相见时的兴奋和喜悦之情。
延安是贺敬之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对延安他有着深深的情感。故地重游,诗人的心情特别激动。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莫要莫把两个祈求的诗句,说明诗人无法控制自己内心激动的情绪。接下来几句,黄土贴心、梦回延安、搂宝塔山、千呼万唤,连续几个情节和动作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延安的眷恋。延安亲人的欢迎场面更是热烈。被拟人化了的杜甫川、柳林铺和红旗,在唱笑招手。亲人们头上包着白羊肚手巾,腰上缠着红腰带迎过延河来了。此时的诗人,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一个扑字表现出来的情感,比千言万语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