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1、知识与能力:

揣摩优美的艺术语言,赏析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2、过程与方法:

理清作品的事物线索和感情线索;结合优美的景物描写,具体分析比喻、通感的修辞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和他追求自由的精神

4、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

根据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来准确把握朱自清的情感,进而掌握散文学习中分析作者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

揣摩艺术语言及分析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

揣摩艺术语言及分析修辞手法。

【教学方法】

主体引导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许多景物都曾被诗人所描绘,荷花也常常成为诗人笔下的意象。哪位同学能背诵描绘荷花的诗句?

(提问同学背诵古诗,然后根据诗句所描绘的情景、诗人寄托的感情进行点评。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有这样一位作家,他巧妙的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结合起来,进而抒发自己的感情,他就是朱自清。今天,我们就来拜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

二、讲授新课

1、背景(大屏幕展示):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处在白色恐怖之中,反动政府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作者不满社会现实,又苦于找不到正确的道路,正是这种苦闷与矛盾使他写成此文。

2、听朗读录音(大屏幕展示优美画面并播放配乐朗读)《荷塘月色》是篇美文,下面就让我们凝听文章的配乐朗读,和作者一同欣赏幽静、朦胧的荷塘月色。

3、分析文章:

⑴ 文章开篇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通观全文,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同时又是本文的文眼,我们在分析后面的景物时不要忘了作者是以这样的心境去观察和描绘的。

⑵ 作者的行踪是怎样的?

明确:出家门→去荷塘→观荷塘→回家门。

⑶ 这行踪也是本文的外在结构,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本文的外在结构是环形的,那么作者内在情感是如何变化的呢?请同学们利用几分钟时间讨论,找出文中能够表达作者内在情感的句子,用笔标出来作为文章内在情感的脉络。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从这几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内在情感发展的结构和他的行踪一致,也是环形的:不宁静→排遣→超脱→不宁静。

⑷ 我们来具体分析作者是怎样在景物中抒发这种感情的。文中开篇第一句就提到“不宁静”,那么作者是怎样排遣的呢。“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然而作者并没有弹琴,却是去观荷塘。接下来写通往荷塘的小路,这条小路有什么特点呢?给人一种什么感觉?

明确:幽僻,蓊蓊郁郁,阴森森,寂寞。给人一种恐怖之感,写出作者心中淡淡的愁。“但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于是作者便有了独处的自由感,体会到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淡淡的喜悦初步呈现。

⑸ 作者将要享用的荷香月色是什么样的呢?

标题是联合短语,作品既描绘了月下荷塘,又描绘了荷塘上的月色。第四、五两段便为我们展现了这两幅图景,在描写景物时显示出朱自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尤其表现在叠词、比喻、通感的运用方面。现在就让我们欣赏作者笔下的月下荷塘。

再次听这两段的朗读录音。

提问:第四段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提问:叠词“曲曲折折”突出了荷塘的什么特点?

明确:荷塘面积广阔。

提问:写荷叶用“田田”这个叠词,又用了“舞女的裙”这个比喻,为什么这么用?

明确:“田田”突出荷叶的密度,“裙”则勾勒出叶子高而圆的风姿。

提问:在层层的叶子中间,作者看到零星的荷花,“有袅娜的开着的,……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几句用里什么修辞,有什么好处?

明确:拟人,“袅娜”“羞涩”,写出花朵饱满的柔美情态和花儿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比喻,“明珠”“星星”“美人”,暗写月光的柔和。

提问:作者用歌声形容荷香,是用错了吗?

明确:这是今天新接触的修辞手法??通感。作者把本是嗅觉可感受到的香气付诸于听觉,写出荷香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飘渺、沁人心脾的特点,正如古诗所说:“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烘托出环境的幽雅与宁静。

提问:写荷波用“闪电”做比喻,突出荷波什么特点?

明确:变化速度快。

提问:最后写“脉脉的流水”,用了什么修辞?

明确:拟人,写出流水的默默而含情。

提问:描绘荷塘上的月色用了哪些动词及修辞手法?

明确:写月光用“泻”“浮”“洗”“笼”四个动词,“泻”描绘出月辉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浮”以动写静,以青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洗”表现月光柔和、鲜艳欲滴;“笼”则表现月光下叶子和花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月光的柔和。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满月的晚上,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淡淡”一词寄寓作者的情感也是淡淡的,淡淡的愁、淡淡的喜。塘上月光淡淡的,与塘中月影交相辉映,用一个“画”字,仿佛是无形的手在描绘,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光与影是和谐的,“名曲”是运用通感手法,把光、影的黑白块写成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两相烘托,扩大了意境。

⑹ 这段荷塘月色寄寓作者人生理想境界就是宁静,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更加衬托宁静,正所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然而,蝉与蛙的鸣叫似乎又打破了这份宁静,搅扰了人的心境,作者忽又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表现作者情感怎样变化?明确:对古人自由生活的向往,反衬了作者的苦闷。一句“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画龙点睛,用“到底”修饰,表现想超脱而又终究无法超越,心事重现。

三、练习

比较阅读,赏析周邦彦的《苏幕遮》同《荷塘月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大屏幕展示《苏幕遮》,提问学生并明确,进一步理解本课作者的巧妙用心。)

相同点:表达思乡之情;生动而传神的描写了荷叶荷花的美丽形象;用词精妙;情景交融。不同点:《荷塘月色》思想内容更深刻,时代感和社会意义更强;《荷塘月色》写月下雾中之荷,《苏幕遮》写雨后初阳之荷;《荷塘月色》动词绝妙,比喻、通感用得绝佳,《苏幕遮》白描写意,从不同角度生动刻画了雨后清荷的静态动姿;《荷塘月色》发挥散文特长,表达丰富思想内容,展示多种艺术技巧,《苏幕遮》虚实相济,言有尽而意无穷。

四、小结

《荷塘月色》是表现朱自清高超语言驾驭能力的散文代表作。叠词本身从听觉上就富有音乐美感,能够创造浓郁的抒情氛围,动词的妙用使意象更加鲜明生动,贴近的比喻、通感的运用更是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极富表现力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的独特景致,营造出一个超脱于现实的高度审美的艺术境界,使人暂时从喧嚣的现实中解脱出来,得以片刻的宁静,人的心境也得到净化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正如孤独时欣赏浩淼江河中一支独立的小舟,失意时体味雨中漫步的感觉,闲适时观看墙角牵牛花上的晶莹露水。同样,朱自清也正是用这种片刻偷得的欢愉心境体察到的朦胧月色、优美荷塘,自是化瞬间为永恒,铸平常为神奇,捕捉人类最细微、最难以捉摸的情思,成就一篇有口皆碑的美文。

五、作业

就《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写一篇短评。

【板书设计】

出家门→去荷塘→观荷塘→回家门 月下荷塘(素淡宁静)

↓ ↓ ↓ ↓

不宁静→ 排遣 →超脱→不宁静 塘上月色(朦胧柔和)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者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共同探索,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不失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讨论和讲练教给正对散文赏析“临渊羡鱼”的学生“退而结网”的方法。只是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感情的过程中,教者很少结合学生自身特点,使学生在把握作者感情时略有些牵强。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