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教案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理解文中饱含的感情;
2、 了解通讯的文体特点。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理解文中饱含的感情。
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理解文中饱含的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悠悠五千年的华夏民族,有诗情博发的过去,也有沉痛无比的昨天,尤其我们同世界人民一同经历了法西斯的铁蹄,也共同见证了胜利的时刻,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重温这段历史。
一、整体感知
昨天请同学预习,考考大家,这篇文章写了一个什么事件?
引导:有同学要补充信息点吗?对,概括一个事件要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信息要完整。
二、我做播音员
朱启平先生亲历现场,写就这篇通讯稿,按照当时的条件,只能用电台来播报这则新闻,假如你是播音员,你最想播报哪一段、哪几句给等待消息的亿万同胞?请你放声朗读,读出播报的感觉。
引导:1、提醒放声朗读;2、可以同伴互听,互评:播音员要求很高的,我觉得同学应该再读两遍,找找感觉。同时思考一下,我为什么选择播报这一段。
假设一、同学读不出感觉?如何引导?
请一位个读,没读出感觉。问为什么播报这一段?乙同学你来读读呢?问甲同学他读得怎样?再叫丙同学读,读出感觉。但不可过分拖延。
也可老师示范读。 适当时机:9.18段,结尾,注意全体读!!!
假设二、八点半,乐声大起,一位军官宣布,联合国签字代表团到。他们是乘驱逐舰从横滨动身来的。顷刻间,从主甲板大炮后走出一列衣着殊异的人。第一个是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他穿着一身洁净的哗叽军服,左胸上两行勋绶,向在场迎接的美国军官举手还礼后,拾级登梯走至上层甲板上。随后,英国、苏联、澳洲、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的代表也陆续上来了。这时,记者大忙,上层甲板上成了一个热闹的外交应酬场所。
分析:在国际重大场合,人物出场的先后次序是重要的,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中国代表在受降仪式出场次序和后来签字时居于领先地位,是因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时间最长,牺牲最多,贡献最大,也是仪式举行前经过力争而得到的。突出徐将军的服饰,动作细节,表现人物的庄重和风度,这里我们可以感觉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世界面前抬起高昂头颅的自信与自豪!引导问:徐将军出场时,作者肯定观察最仔细,你知道为什么吗?
假设三、一时间,中国话、英国话、发音语调略有不同的美国英语以及法国话、荷兰话、俄国话,起伏交流,笑声不绝。
引导:场面描写,突出喜悦之情,提醒同学关注下文的服饰描写,为什么要写出代表的衣服呢?突出亲眼所见的真实的细节,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果同学觉得是记者在外交应酬,应该引导同学评价,注意提醒同学关注:上下文
假设四、到处都是密密簇簇排列着身穿卡叽制服、持枪肃立的陆战队士兵,军衣洁白、折痕犹在、满脸笑容的水兵,往来互相招呼的军官以及二百多名各国记者。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这天天阴,灰云四罩,海风轻拂。海面上舰船如林,飘扬着美国国旗。舱面上人影密集,都在向「密苏里」号舰注视着。小艇往来疾驶如奔马,艇后白浪如练,摩托声如猛兽怒吼,几乎都是载着各国官兵来「密苏里」号舰参加典礼的。陆地看不清楚,躺在远远的早雾中。
引导:环境描写,渲染欢乐、庄重的氛围,烘托出胜利的喜悦。人穿新装,舰着新衣,旗帜飘扬,摩托欢歌。提醒关注:军衣洁白、折痕犹在、满面笑容。
假设五、重光一腿失于淞沪战争后,一次在上海虹口阅兵时,被一位朝鲜志士尹奉告投掷一枚炸弹炸断。梅津是前天津日本驻屯军司令,著名的《何梅协定》日方签订人。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熟人,当年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可一世,曾几何时,现在在这里重逢了。
引导:一、作者为什么要介绍重光与梅津的历史?昔日的威风与今日的残疾落魄对比,表达嘲讽。二、熟人可否换成仇人。反语讽刺,表达对侵略者的愤怒之情。
假设六、日本代表团外相重光葵在前,臂上挂着手杖,一条真腿一条假腿,走起路来一跷一拐,登梯时有人扶他。他头上戴着大礼帽,身穿大礼服,登上上层甲板就把帽子除了。梅津美治郎随后,一身军服,重步而行,他们一共十一个人,到上层甲板后,即在签字桌向外的一面,面对桌子列成三行,和联合国代表团隔桌而立。
引导:这里有夸张吗?没有。据实记载,亲眼所见,为什么我们却觉得他们的形象落魄可笑呢?跟后文插叙的介绍有关。插叙重光瘸腿原因与梅津侵略历史,实际上作者告诉我们侵略者必然没有好下场。
假设七、我猛然一震,「九.一八」!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一九三三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九点十八分。现在十四年过去了。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天网恢恢,天理昭彰,其此之谓欤!
引导: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作者抓住时间,借题发挥,追述侵华历史,天网恢恢,天理昭彰,所有侵略者必将失败。直抒胸臆,表达对胜利的喜悦与对侵略者的仇恨之情。
假设八、麦克阿瑟执讲稿在手,极清晰、极庄严、一个字一个字对着扩音机宣读。日本代表团肃立静听。麦克阿瑟读到最后,昂首向日本代表团说:「我现在命令日本皇帝和日本政府的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的代表,在投降书上指定的地方签字。」
引导:同学们会抓关键词,这是理解文本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希望大家能好好掌握。动作、语言表现出胜利者的威严与自豪之情。要求读出气势,居高临下的气势。
假设九、重光葵挣扎上前行近签字桌,除帽放在桌上,斜身入椅,倚杖椅边,除手套,执投降书看了约一分钟,才从衣袋里取出一支自来水笔,在两份投降书上分别签了字。梅津美治郎随即也签了字。他签字时没有入座,右手除手套,立着欠身执笔签字。
引导:这个动作有夸张吗?重光竭力想表现出什么?想像一下,昔日不可一世的人物面对今天的局面他内心什么感觉?故作镇定掩饰内心的茫然、失落。
为什么梅津没有入座?想早点结束这尴尬场面的急切心情。
假设十、日本代表团顺着来路下舰,上小艇离去。在他们还没有离舰时,十一架超级堡垒排列成整齐的队形,飞到「密苏里」号上空,随着又是几批超级堡垒飞过。机声中,我正在数架数时,只见后面黑影簇簇,蔽空而来,那都是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一批接一批,密密麻麻,不知有多少架,顷刻间都到了上空,然后向东京方向飞去。大战中空军将士厥功甚伟,理应有此荣誉,以这样浩浩荡荡的阵势,参加敌人的投降典礼。
引导:鲜明的对比,失败者窘态毕露,狼狈离去;胜利者威武雄壮,雄姿英发。
假设十一、我听见临近甲板上一个不到二十岁满脸孩子气的水手,郑重其事地对他的同伴说:「今天这一幕,我将来可以讲给孙子孙女听。」这水兵的话是对的,我们将来也要讲给子孙听,代代相传。可是,我们别忘了百万将士流血成仁,千万民众流血牺牲,胜利虽最后到来,代价却十分重大。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否则,我们将无面目对子孙后辈讲述这一段光荣历史了。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
引导:这里作者表达了哪些情感?
作者希望我们永志不忘什么?旧耻已雪,今朝扬眉吐气;国势犹弱,明日发愤图强。“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这幅对联表达了什么感情?新中国建立60年后的今天,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国力日渐强盛的今天,我想请同学改一个字,“应”改“定”、“已”
中间引导:现在我们知道这篇通讯饱含感情,作者晚年说“我想我必须以一个中国人的立场,中国人的感情来写好这篇报道”,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作者是以一个中国人的立场,以中国人的心表现出自己的感受。找出文中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语句,谈谈他表现了怎样的中国人的感情?怎样表现的?
《落日》绝非一篇普通的新闻报道。当它在《大公报》重庆版的重要位置刊登出来后,读者们争相阅读,轰动一时。在当时众多报道相同题材的文章中,该文赢得了“状元之作”的美誉,后被列为大学新闻系典范教材。为什么能成为经典?主要还是因为它遵循了新闻创作的真实、客观的原则,再次读文本,找出体现这一原则的地方,说说怎样体现的?
签字的地方在战舰右侧将领指挥室外的上层甲板上。签字用的桌子,原来准备向英舰「乔治五世」号借一张古色古香的木案,因为太小,临时换用本舰士官室一张吃饭用的长方桌子,上面铺着绿呢布。桌子横放在甲板中心偏右下角,每边放一把椅子,桌旁设有四五个扩音器,播音时可直通美国。将领指挥室外门的玻璃柜门,如同装饰着织绵画一般,装着一面有着十三花条、三十一颗星、长六十五英寸、阔六十二英寸的陈旧的美国国旗。这面旗还是九十二年前,首次来日通商的美将佩里携至日本,在日本上空飘扬过。现在,旗的位置正下视签字桌。桌子靠里的一面是联合国签字代表团站立的地方,靠外的留给日本代表排列。桌前左方将排列美国五十位高级海军将领,右方排列五十位高级陆军将领。桌后架起一个小平台,给拍电影和拍照片的摄影记者们专用。其余四周都是记者们的天下,大炮的炮座上、将领指挥室的上面和各枪炮的底座上,都被记者们占住了。我站在一座在二十厘米口径的机关枪上临时搭起的木台上,离开签字桌约两三丈远。在主甲板的右前方、紧靠舷梯出入口的地方,排列着水兵乐队和陆战队荣誉仪仗队,口上又排列着一小队精神饱满、体格强壮的水兵。
用说明的方法详细解说签字现场,增强临场感,体现真实、准确的特点。
7点多钟,8点多钟,8点半,8点50分,9时整,这时是9时10分,看表是9时18分
作者详细列出了参加活动的时间,既是文本组织的顺序,也是体现新闻准确的特点。
课堂总结:在2001年8月15日,有一位80岁老翁给北京青年报的记者写了一封信。
北京青年报总编辑:
一名80岁的老翁向您提一个要求:贵报最好在8月15日这一天,重登56年前《大公报》上的一篇通讯《落日》——记日本签字投降的一幕。这是当年朱启平写的,已成为新闻界的传世之作。
现在,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拼命要祭鬼祭神,右翼分子篡改日本侵略史——在此时刻,请你们把当年日本投降签字的通讯,重新刊登,以唤起人民群众,用历史事实驳斥侵略者的谎言。
……我感谢你们。
李庆云敬上
看了这封信,结合本文,请你用一句话谈谈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