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第二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基础演练】

1.下边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啜泣(chuò) 一堵墙(dǔ) 峭壁(qiào) 耸立(sǒnɡ)

B.崩土(bēnɡ) 蓬乱(pénɡ) 颤抖(zhàn) 嶙峋(xún)

C.凝视(nínɡ) 嘲笑(cháo) 头晕(yūn) 目眩(xuàn)

D.陡峭(dǒu) 动弹(tɑn) 摔死(shuāi) 翼翼(yì)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悬崖:高而陡的山崖 训诫:告诫,教导

B.嶙峋:形容人瘦削 灌木:灌溉树木

C.目眩:眼睛昏花 啜泣:抽抽搭搭地哭

D.纳罕:惊奇,诧异 小心翼翼:谨慎小心

3. 以下句子中属于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一项是( )

A、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B、“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C、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D、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

【综合运用】

4. 将“同时,活着就是对生命过程的幸福体验和快乐享受”一句插入下面语段横线处,位置正确的是:

我们为什么活着? A 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和尊重。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焕发出光彩。 B “水清鱼读月,山静鸟听风”,能领悟山月对话的静谧,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体验。 C 观看潮涌大江的壮阔,品味人间真情的美好,活着就是一种快乐享受。 D

5.班级要召开“我看小事”主题班会,活动过程中遇到了下面的问题,需要你去解决。

⑴ 你所在的小组讨论后认为:小事有时决定大事的成败,小事往往反映人品修养的高下。大家想拟一个能突出这一中心的演讲标题。你拟的标题是什么?(不超过8个字)

⑵ 小组推选李丽在班会上演讲。为了写好演讲稿,李丽请大家为他列举一种不重视小事的生活现象,并提供一句关于不可轻视小事的名言。

你列举的生活现象是:

你提供的名言是:

⑶ 李丽准备谈小事与大事成败的关系,再谈小事与人品修养高下的关系,这两部分内容之间需要用一句话来衔接。请帮她写出这个过渡句。

⑷ 演讲过程中有几个同学在下面说笑打闹,班会结束前,你作为主持人进行小结,想结合班会主题对他们提出劝告,你会说些什么?(80字左右)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各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节选)

莫顿·亨特

①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点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②“我不下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③“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路。”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④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⑤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到,“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⑥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6.用波浪线划出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其在文段中所起的作用。

7.父亲眼看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明知一不小心就会摔死,可是他并不上去救孩子,是不是他不爱自己的孩子?

8.设想:假如“我”的父亲见我遇到危险,马上亲自去救小孩,结果会怎样?(开放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9.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杰利哪些地方做得对,哪些地方做得不好?

10.请从文段中找出“我”由恐惧到成功爬下悬崖前后不同的心理变化过程的词语,体会其在叙述中的作用。

【类文美读】

剽悍的十八岁

曹春雷

那年夏天的7月,是他一生都抹不去的黑色。

高考前一天,父亲突患重病,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他毅然放弃了高考,还有什么能比父亲的命更重要呢?他穿梭在医院各科室之间,交钱、拿药。取化验单……

父亲终究还是离开了人世。从此以后,没人再为他和母亲遮风挡雨。

办完丧事,他想,自己必须要成为一棵大树,来为母亲遮风挡雨了。

父亲留给娘俩的,不是财产,而是债务。父亲前举办了一家石粉厂,谁知厂子上马后,产品严重滞销。

他和母亲商量,关闭了厂子,变卖了设备,连同家里积攒的钱,都用来偿还债务。但依然有八家没能还清。都是村里的乡亲,当初父亲借钱时,他们连老底都拿出来了,指望着父亲年底能给自己一些分红,可现在……

几个不眠之夜后,他告诉母亲自己的决定,休学一年,出门打工挣钱还债。母亲长久不语,泪流满面。

临行前,他将自己的高中课本都装在包里。他要去的是一个叫紫川的地方。那里小煤窑比较多,村里好几个人在那里打工。那一年,他18岁。

辗转奔波之后,他站在了小煤窑前,第一次下井,他惊恐不已。巷道黢黑,周围时不时有矸石坠落的声音。采煤面上很嘈杂,有用木柱支护顸板的。队长安排他拉拖运煤,不是技术活,有力气就能干。

拉拖,就是将绳子拴在用汽车外胎做成的筐上,套在肩上,用近乎爬的原始方式往外运煤。运煤巷道只有半人高,根本不能直立。

近一年里,他一直在巷道里拉拖。刚开始时,困扰他的是孤独、寂寞,还有累、疼。绳子紧紧地勒在后背上,磨得脊背火辣辣地疼。但他从没想过放弃。他总在盘算着,再干几天活,谁家的债就能还上了。这个念头,让他在黑暗中看到了光亮。

他时慢慢适应了,后背渐渐消肿,大概已磨出茧了。他在拉拖的时候,思考高中课本上的问题,以消磨漫长的时光。

闲假时间,工友们打牌喝酒。而他,捧着高中课本写写画画。晚上,别人睡了,他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照着读书。他相信,总有一天,自己会站在大学校园里。

这不是梦想。

终于有一天,他真的坐在了宽敞明亮的大学教室里。找工的第二年,他还清了债务,还有一部分结余的钱。他参加了当年的高考,被顺利录取。

大学毕业后,他在这个城市扎下了根,把母亲接到身边,一家人其朱融融。

多年后,单位组织旅游,他 又到了当初打工的地方。小煤窑已不复存在,被当地政府关停,建成了旅游区。

站在曾经流过汗的土地上,他透过时空,看到了当年在下井下匍匐拉拖的自己。

他感谢那段岁月。正是当初的匍匐,才让他褪去了青涩和稚嫩,学会了真正的站立。这样的18岁,属于真正剽悍的男人。

11.阅读文章,说说文章的主人公“剽悍”在哪几件事情上?

12. 文中的划线句子“那一年,他18岁。”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1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14.文章结尾处的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15. 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亲身经历,说说本文题目的含义。

【每课一趣】

16. 某人外出做生意,用手机给父母发了这样一条短信:“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父母读了这条没有标点符号的短信后,一个笑一个哭。请根据这两位父母的不同理解,分别给短信加上标点符号。

笑: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哭: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边文——名师讲坛

1.走进作者

莫顿·亨特(Morton Hunt),美国作家(1927~1983),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走一步,再走一步》等。

2.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小时候作者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体弱多病,和五个小男孩一起爬悬崖,他好不容易爬到一处岩石架,爬了1/3高度,再也上不去了,可是要下去又下不去,陷入可怕的两难境地。后来照父亲说的,一小步,一小步下来,终于脱险了。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

3.学法指导

学习这篇课文首先要能理解清全文冒险脱险的情节,画出文末的主旨句,进而理解全文的中心。其次要细心品味作者细致生动的描写,从中吸取语言养料,提高表达水平。还要把自己当作亨特,去“亲临亲历”,从亨特的脱险经历中得到宝贵的启示,学会战胜生活中的困难。

4.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我”童年时的一次爬山经历,感悟到: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走好每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5.谋篇立意

《走一步、再走一步》写的是由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而感悟到的生活哲理。文章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开头~“不能动弹”):写作者冒险登上悬崖面临的困境。第二部分(“暮色苍茫”~“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写作者在父亲的鼓励下勇敢实践,脱离困境的经过。第三部分(结尾一段):写作者的感悟: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个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大困难,赢得最后胜利。

5.难点突破

(1)文中写岩石架并不是很高,父亲完全可以扛梯子把孩子抱下来,可他为什么没有上去救孩子呢?

因为这位父亲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的能力就毫无长进,他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

(2)文章最后一段说“看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又说“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既然要到的地方“很明确”,为什么又说“前途茫茫”呢?

这里的“前途茫茫”的意思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抵达我要到的地方,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6.写作技巧

描写准确恰当

本文成功地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文中人物的语言准确地反映出人物各自的性格。如“我”的胆怯、父亲的耐心细致,都在文中有恰到好处的描写。 “我”的动作、心理使得整个事件真实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景物描写的交代、渲染、衬托作用,都起到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小中见大,哲理深刻

这篇文章虽然语言平白,但仍耐人品读。就选材而言,无疑是“以小见大”的典范。小事的升华得益于“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平白却富有冲击力和音乐感的标题表述方式,当然也得益于作者对人们常规思维的突破:人们常常习惯目光长远,却常常忽视“走一步”与“再走一步”对困境中的人生巨大的支撑力量!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