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语文教师,你是谁?

常见有青年教师工作不久就陷入困惑:我适合做教师吗?究竟应该怎样|做教师?其实工作五六年乃至十几年后不也常产生这样的困惑吗?如果说前者还稍显感性和粗率的话,那么后者的焦灼和疑虑就更为真切和深刻了。是的,对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咱有没有迷失回家的路的追问,不仅仅是应该怎样做教师的事实追问,而且是对教师专业发展和生命质量的价值追寻了。

语文教师,你是谁?

语文教师是谁?

语文教师是谁?我曾经听过流传坊间的一个笑话: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书;上辈子杀人,这辈子教语文。夸张是夸张了些,但的确道出了语文教师的辛苦。语文教师不好干,这体现在诸多方面。语文学科承载着太为久远的传统,承担着太多的历史使命;生活处处有语文,其本身又没有严谨的知识体系可循,语文教学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和灵性因素,单单一种批阅作文的工作,就既繁复又极具挑战性;人人懂点语文,人人又易轻视语文,批评语文, 对语文教学指手划脚。但愈是繁复和灵动,也愈是蕴含着创造的可能,关键看我们语文教师如何自我定位,如何解放自己。

语文教师是陷身茫茫题海、热衷葵花宝典的高级教练吗?从迎合某种社会需求的角度来看,这种“高级教练”可能还是备受欢迎的,不少家长赞成,不少校长满意。但我们的学生和教师本人发自内心地喜欢这样做吗?恐怕没有几个人做出肯定的回答。理由很简单,机械甚至残酷的题海训练,于学生于教师都没有丝毫的乐趣可言,获得的是分数,收获的却是身心健康的损害和语文教学生涯的苦涩。问题是,以牺牲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教师对于语文教学的激情为代价的题海训练果真能换来所谓的高分数吗?答案是不乐观的,尤其在课程改革包括考试改革愈发深入的当今,这种可能性就愈发地渺茫。退一步讲,即使暂时获得了比较高的分数,这样的分数意义又何在?是的,教育并不能排斥分数。但我们有没有考虑这样一种可能:不怨天尤人,不简单迎合,在尊重学生和教师自我生命质量的教学过程中,也能问心无愧地从容应对考试评价的考验。比如阅读理解的考查,说白了无非就是考查你课堂教学问答交往的质量。也就是说,真正体现了阅读教学规律、重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高效教学,是不会过于担心考试评价的。除了个别刁钻古怪、不负责任的题目设置以外, 大部分题目无非是你日常教学训练的变式拓展而已。收获高分的同时关注生命的发展,不是没有可能,而是有没有去深刻认同并努力实现这种可能。

语文教师是拘泥标准答案、唯教参是瞻的搬运工吗?首先不能排除语文学习中有相对而言的标准答案,虽然比例并不大;也不能排除教学参考书的指导作用,尤其对于青年教师。但以标准答案为出发点果真能换来学生的标准答案吗?教学参考书能包打天下吗?事实并非如此。举一个简单而常见的现象,有教师喜欢把教参上的主要内容搬到自己的课本上,蝇头小字密密麻麻,上课时就可如数讲来,仿佛只有如此心里才踏实,教学时方能从容应对。但真的能从容应对吗?恐怕这样的课堂只能是枯燥乏味,简单专制,无丝毫的创造的快乐可言。试想,作为教师对教材没有自己任何一点的独立思考和判断,何谈教学的机智和应对?和谈创造的欢欣和发展的快乐?和谈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教师是搬运工,学生也必将成为搬运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也将落空。教师应该也必须培养自己独立的阅读心态和超出学生阅读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获得充分的教学自信,焕发出教学创造的伟力。

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以何种方式?

如何发展教师的专业,我们的结论是:中小学教师的学问诉求主要目的在于改进自己的教学,而非为了纯粹的学问研究。我们的职业特点决定着我们内在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基于日常教学实践的丰富的教学体验。因此,基于这种体验的行动研究自然就成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理想选择。行动研究既不同于纯粹的教育理论研究,也不同于一般自主而下为验证某种理论假设而进行的应用型研究。它是基于日常教育中的问题,由教师本人自行设计、自主研究的教育科研方式。在行动研究中,实践者就是研究者,研究方式本身就是生活方式。惯常的应用型研究因过于强调自上而下的推行,很可能使教师缺乏深刻的认同而丧失应有的研究志趣,再加上比较烦琐刻板的科研规范和程序,也很容易令一线教师望而却步。行动研究既不必申报,也少了机械的程序要求,教师完全可以成为自己教学研究的主人,主宰自己的教学生命。但从总体上看,对于这种真实体贴的草根研究,广大语文教师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实,行动研究就在我们身边,只是看你有没有自觉的意识。语文课堂是我们语文教师歌哭于斯的生命场所,我们对发生在这里的每一丝呼吸每一次律动,都有着浸入骨髓般的感受。遗憾的是我们缺乏自觉的关注。常见语文教师为某某科研机构某某大学填写一张张设计好的教学科研调查问卷,而我们自己却很少去想到关注并设计属于我们自己的调查和研究。缺少这种关注,就意味着缺少行动的力量。比如学生举手发言的问题,一直是困扰不少语文教师的难题。对此意气用事必是无济于事,听之任之亦不可取。科学的态度是做出细 致的调查和冷静的追问。如:1、教师的提问表述是否明确清晰? 2.问题是否有讨论的价值,是否吊起了他们的胃口? 3.问题提出的时机是否符合学生的理解发展规律? 4.教师是否总以标准答案简单判定学生的回答,从而挫伤了他们后继发言的积极性? 5. 学生是否总处于一种被问被逼的境地,而从未有或很少有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 6.班内是否弥漫着一种取悦权威、欣赏别人出丑的不良氛围? 7.学生性格内外向的区别,学习心理与学习习惯的差异,必然导致一部分同学好疑善问,另一部分则好静沉思,教师如何看待这些差异并合理引导? 8.教师反馈评价学生发言的机敏程度有无不足等等。不断地追问与反思,研究自己的行动,在行动中自己研究,语文课堂就会演化成一片郁郁葱葱的语文的田野,那里生长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埋藏着无数个动人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去开掘去培育去收获。需要补充说明的一点是,强调行动研究的自主自愿和志趣,并不是说就不需要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和专家同行的支持与协作了,恰恰相反,真正有效的行动研究是决然离不开必要的理 论支撑和互助协作的。

我们应该看到,从斯腾豪斯提出教师成为研究者,到埃利奥特提出教师成为行动研究者,再到凯米斯等人的教师成为解放性行动研究者,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程度正被逐步地加以强化,中小学行动研究的成果也逐渐多了起来。看看我们手头的当今西方的教育专著吧,不少就是出自中小学语文教师之手,它们不是艰涩深奥的理论著述,而多是行动研究的描述和阐释,是一部部活的教育学。再看看我们身边的不少优秀的语文教师,他们可能并没有大部头的著述,甚至也没有几篇像样的论文发表,但他们却以点点滴滴的智慧行动和案例教学日志教育叙事等鲜活的研究书写着教师生命的丰盈和精彩,收获着教师职业的快乐与尊严!

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在何方?路,就在我们的脚下!

(有删节)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