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梦已被染绿》是北师大版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春天的脚步”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本课以诗歌的形式,描写了儿童在田野间发现春天已经到来的种种景象,抒发了作者发现春天来了的喜悦之情,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流程(一)就课题质疑,激发学习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优美的小诗,它的题目听起来有些特别。
(板书题目:梦已被染绿)
师:读一读这个题目,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 “梦被染绿”是什么意思呢?文中的“我”做了什么梦?梦怎么会被染绿呢?……
师:你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带着问题来学习课文。
[b](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听老师范读诗歌,提示学生认真听、仔细看。
师:通过听老师读文,你了解到什么?
生:我知道冬冬发现了一个秘密,就是春天来了。·冬冬发现嫩草已经吐绿,残雪融化了。·冬冬比妈妈、老师还早发现了春天来的秘密。·……
(三)学生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这么美的一首小诗,你愿意自己读一读吗?请你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圈出来,用你喜欢的办法读准字音。
(2)谁愿意给同学们读一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大家做小评委,帮他评一评。
2、通过自学、合作的方式识字,强调识字重难点。
(1)自学生字,重点从“音、形”上学习。
(2)在小组内说一说哪些字需要注意,给同学讲一讲。
(3)由小组代表强调难字,教师适当板书,引导学生注意生字难点。
如:散:多音字、左下方的字形。 融:左下方的字形。
(四)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小声地读课文,想一想:这首诗歌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把这些语句画下来。
2、深入朗读重点句,体会情感,练习朗读。
第一小节:指名朗读。冬冬发现“嫩草吐绿”、“残雪融化”时心情怎样?你能把冬冬喜悦、自豪的心情读出来吗?(自读、指名读、齐读。)
第二、三、四小节:自由朗读。老师的安排、妈妈的嘱咐说明什么?大人们都没觉察春天已经来到,“我”为什么能发现呢?(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从细小的变化中去发现。)指名分小节朗读。(指导学生读出喜悦的情感。)
3、课内外相结合,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树立观察意识。
(1)再次读全文,想一想: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我”是个细心,又善于观察的孩子。·“我”是个感情细腻,热爱自然的人。……
师:正因为文中的“我”善于细心地观察,才在“老师、妈妈都没有发现春天已经悄悄到来”的时候,发现了春天的足迹,那么,除了作者发现的,你还从哪里也发现了春天的足迹呢?
生:春天来了,早晨,天亮得早了。·春天来了,地里的种子苏醒了。·春雨沙沙,唱着歌儿来了。春天来了,天气渐渐变暖和了,小朋友身上的衣服少了。·春天来了,燕子也来了。·春天来了,冬眠的动物醒来了。·春天来了,路边的小草变绿了,桃花、梨花开了……
(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感受发现的快乐。)
师:同学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在地里、空中、路上我们都找到了春天,而且说得这么美,真是太棒了,老师真为你们骄傲。
4、对于课文,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提出并请小老师解答。
(五)课外延伸,布置语文活动。
1、引导学生积累, “读了诗歌,你最喜欢哪个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抄写下来。”
2、通过大家细心地观察,我们发现了不少春天的足迹,我们感受到:春天正迈着她那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相信只要你用心去观察、用心去体验,你就会找到她,她带给我们的信息会越来越多,课下请你更细心地去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景象画成一幅美丽的画,展示给同学们!
(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再把语文和艺术结合教学,有利于学科间的整合。)
教学后记:
这是一首风格清新、充满情趣的儿童诗歌,诗中处处洋溢着对春天的向往、喜爱之情。写景的文章在教学时应把握住一个“情”字,如何表达出“情”,很大程度上要靠入情入境的朗读。教学本课时,我以朗读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上下大功夫,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和感悟,既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又理解了内容上的难点,教学效果不错。
教学本文刚好是春季,引导学生从生活到诗歌,再从诗歌到生活,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所以在引导学生说说春天的变化时,学生的回答很丰富,比如他们说:“春天来了,早晨,天亮得早了。”“春天来了,地里的种子苏醒了。”“春雨沙沙,唱着歌儿来了。”……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介绍自己眼中的春天,把课堂学习与生活主动地衔接在一起了。这是本堂课中最精彩,这也是体现教学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