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语文素质的核心是吸收和表达素质

目前,我国教育界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素质教育的理论至今仍很不完善。譬如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如何进行语文素质教育?语文界对此还没有一个权威的界定和论述。从教育的发展史来看,教育的优化有赖于教育理论的指导。如果我们许多语文教师对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本质不甚了了,进行语文素质教育只能是一句空话,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更无异于纸上谈兵。

语文素质的核心是吸收和表达素质

什么是语文素质教育?语文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学生的语文素质应有哪些呢?我认为,最核心的是两种素质:吸收素质和表达素质。从信息学的角度来看,语言就是一种信息;掌握一门语言就是掌握如何接收和传达一种信息的能力。从实用的角度来看,语言是一门工具,是人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工具。掌握汉语这门工具,具体来说,就是具备运用汉语的能力,也就是具备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四种能力从根本上说,主要体现在两种素质上:吸收素质和表达素质。

一、吸收素质

要学好语文,应该从哪里吸收呢?

1、从生活中吸收。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语文素养最鲜活的源泉。语文学习有其他学科无法企及的优势,我们可以时时学语文,处处学语文。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生活图景,应该怎样吸收呢?关键是培养敏于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春夏秋冬的景色更替,风云雨露的无穷变幻,日月星辰的阴晴圆缺,世间万象的兴盛衰亡……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无穷无尽的变化。只要你热爱生活,用心去观察、感受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你一定会拥有永不枯竭的表达素材。我们还应该认识到,观察不光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心去体验。总之,我们要全身心地投入,调动一切感官去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在观察的同时,我们还要用脑去思考,要透过生活的表象,看到生活的真谛。只有这样,我们才会逐渐丰富腹中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思维水平,从而挥洒自如地表达自我。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话道出了听的重要作用。善于倾听不仅仅是语文能力较强的一种表现,更重要的是,从别人的谈话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重要的知识,或者得到某些启迪;另外,还可以学到新鲜活泼的语言,不少文学家就非常善于从他人的谈话中学习语言。值得注意的是,泛泛地听效果并不很好,要多向水平较高的人学习,特别是向那些知识丰富、出口成章的学者、老师们学习。他们新颖深刻的观点、严密清晰的思维方式给人的影响是受益终生的。

2、从阅读中吸收

我们除了从生活中直接吸收知识外,还得从阅读中大量吸收间接经验。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宝库,我们应该怎样吸收呢?

①养成博览群书、高效阅读的习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博览群书的重要意义。现在中学生阅读的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读书贪多求快,不求甚解。文章读过之后,只留下了些朦胧的影子,如雾中之花,见不真切。日后一旦想用,早已丢得无影无踪。这样的阅读收效甚微。

读书必须要讲究策略和方法。首先,读书要有所选择,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选择书籍。要读得进去,又能跳得出来。此外,还要重视读“生活之书”,把理论同实践结合起来。不能光用自己的眼睛去读,满足于记住“书面”上的现成结论;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透过字面和书面,发现书的内里和背后的东西,并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以“生活之书”促进对“书本之书”的理解,进而有所发现和前进,真正成为书本的主人。

读书要讲效率,讲效果。一本书或一篇文章读过之后,第一要记住点什么,第二要懂得点什么。阅读的过程是一个理解、思考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说,光读不想等于不读。但是,随着世界知识总量的剧增和各种出版物的迅速出现,人们要想不断扩大知识视野,涉猎更多的书籍,必须提高速读能力。

②养成寻章摘句、勤于积累的习惯。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如果不适当作些笔记,就很容易遗忘。即使记得一些,也不一定精确。一旦想用某方面的素材,就很难用得上。因此,我们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古谚云:“积沙成塔,积腋成裘。”不要小看平时这一点一滴的积累,只要坚持不懈,语文素养就会越积越丰厚,最终发生质的变化。

二、表达素质

学习语文光知吸收还不行,还要学会表达。吸收是手段,表达是目的。表达素质的好坏是现代人素质高低的标志之一。语言是一门工具,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应用它。现在的语文教学之所以受到很多批评,最根本的原因是许多学生学了十几年的语文,表达素质仍很低下。有例为证:据《人民日报》(华东版)1995年8月28日报道,该报华东分社编辑部收到某地大学生记者团 13名成员寄来的稿件,除少数几篇文笔稍稍流畅外,其余各篇不是语法不通,就是错字连篇。其中6篇稿件竟有各种错误达100多处。身为以文字表达为生命的大学生记者,表达素质竟如此差劲,其他普通大学生以及那些没有受过大学教育者的表达素质就可想而知了。这并非特例,类似的报道屡见报端,这的确让语文工作者汗颜。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令人尴尬的局面呢?影响表达素质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表达素质包括两种:口头表达素质和书面表达素质。在现代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口头表达的重要地位已众所周知。遗憾的是,现在许多人的口头表达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当然,一般人进行日常的交流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在许多正式的场合或需要较高口头表达水平的场合,不少人便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能说大多数中国人不会口头表达,问题是很少见到较标准、规范的口头表达。就连某些以“嘴皮子”吃饭的人,如有些主持人讲话竟语病百出,废话连篇。

如何提高口头表达素质?

1、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有较好的认识能力。这是提高表达能力的根本。前文对此已详加论述,不再赘述。

2、胆量和自信心的培养。不少人中学生不敢当众讲话、演讲,或者虽然敢讲,但由于心怯,讲起来结结巴巴,语句不通。如果这个问题不加以解决,以后务必影响学生的发展。可惜,由于应试教育的冲击,许多语文教师对这个问题重视不够,或“无暇”顾及。学生缺少必要的口头训练。

3、利用一切机会训练。一个人在生活中运用口头语言的地方很多,但许多人并没有珍惜各种机会,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口才。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让学生在课堂中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更应注重课堂外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广泛开展 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如利用现有条件,举办演讲比赛、辩论会、模拟谈判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表达素质。

4、学好普通话。国家推广普通话已很有些年头,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从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来看,我们还要加强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对此,语文教师更是责无旁贷。遗憾的是,不少语文教师自身的普通话水平就不怎么样。在农村的学校中更是如此。许多农村学生的方音很重,严重影响了毕业后的工作和交流。城市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也有待提高。经常会听到读错字的现象。不少教师教拼音,只是针对考试,而不是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素质出发,这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

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比口头表达更差。上文中的报道就是明证。另外,像不少学生平时作文字迹潦草,文理不通,错字连篇,毕业后写不好最基本的应用文稿,社会对此议论颇多。那么,如何提高书面表达素质呢?

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素质方面,进行了不少研究,做了不少工作,但还有些最基本的工作做得不理想。比如说,阅读对提高写水平很有帮助,这是肯定的。但是不是需要像现在普遍所做的那样,一篇篇文章去分析、肢解,去挖掘写作特色,我看这个问题有待研究改进。我们是不是可以将教学的重心放到引导学生如何读书上来,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语文自学习惯?习惯是一种潜在的素质,而这种潜在将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的第一步。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培养语文自学习惯。正如叶圣陶先生所强调的:“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又说:“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叶老所希冀的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要达到“自能状态”,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叶老所指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通过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大量吸收也是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可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冲击,以及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不少语文教师偏离了这个正确的方向,反而热衷于把一篇本来文质兼美的文章肢解成“深刻的主题、严谨清晰的结构层次、富有特色的写作手法”,似乎每篇文章经这样一肢解,学生就理解了,写作能力就相应提高了。可悲的是,师生们为此搞得疲惫不堪,而写作水平却不见有什么提高。如果这种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的话,教了数十年书,肢解文章几十年的老教师岂不都成了文学大师、语言巨匠?好像还未见到这样的事例,倒是那些从未进过或很少进过校门的几乎不学语法、修辞的自学者,靠广泛涉猎古今中外的文学、文化名著,而最终成了作家。这样的铁证难道还不足以让所有仍沉迷于“解文”而苦不堪言的现代“庖丁”们警醒吗?真理总是简单而朴素的,而我们却往往为了追求所谓的复杂、高级和为了一些不实用的“哨子”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所以,从根本上说,要提高表达素质还得从如何吸收入手。当然,表达素质的提高还牵涉到其他问题,譬如如何引导学生养成有感而发、乐于表达的习惯。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思维水平虽然还不很完善,表达可能会出现很多不足,但每个人都有一种天然的表达欲望,只要引导得法,学生一定会乐于表达自己。他们有太多的苦恼需要倾吐,有太多青春期的梦想和渴望需要倾诉,还有许许多多成熟不成熟的言论期待被人赏识。他们其实乐于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只是应试教育束缚、压抑了他们的灵气和智慧。作为教师,我们是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阅读空间?是否提供了让他们畅所欲言的机会和场合?大凡成功了的语文教育改革者,他们都深刻地理解了这一点,使学生从繁重低效的讲解、题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自主地在语文丰富多彩的天地里驰骋,从而创造了语文教育改革的“神话”。

与表达素质有关的还有个书写问题。这也是广大语文教师忽视或重视不够的问题。学生写好字主要不是为了使卷面整洁而得高分,而是一个表达形象问题,就如同口头表达中的普通话一样不容忽视。正如纯正清晰、悦耳动听的发音使人耳目一新一样,端正美观的书写无疑也会令人刮目相看。如果书写得像书法作品那样具有艺术价值,看那样的文章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更不用说端正美观的书写还可折射出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和生活态度。那些书写张牙舞爪、字迹难辨的学生大概不会是什么高素质的学生。基于此,我想,书写也应算一种语文表达素质吧。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要千方百计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吸收和表达素质,所有的教育活动都要以提高这两种素质为中心,那些对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无关紧要或收效不大的教育活动要坚决摒弃。我们不是强迫学生吸收和表达,而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充满乐趣地吸收和表达。这从理论和现实上看,都是可能的。因为人生来就有一种对知识的天然的渴求。对自我的精确表达。我们的目的就是最终使学生形成自觉吸收和表达的良好习惯,让他们自主吸收和能动表达,从而受益终生。只有这样,语言教师才能真正解放,学生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主地、兴趣盎然地在语文知识的大海上尽情遨游而乐此不疲。也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除了吸收和表达素质,是否还有其他素质呢?当然有。譬如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情感素质等等。在培养这些素质方面,较之其它学科,语文教学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我认为不应该把提高这些素质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如果过多地强调这些素质的培养,一方面会冲淡语文教学的主题,加重语文教学的负担,另一方面也许适得其反,使语文教学偏离正常的轨道,很可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理论课,上成思想品德课,上成情感心理教育课等等,这样的做法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其实,在培养语文吸收和表达素质的过程中,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情感素质已“一切尽在不言中”。

21世纪是科技高速发达、竞争异常激烈的世纪,当今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 21世纪高速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所以,从根本上说,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道德高尚、感情丰富、热爱生活、富于创造力的接班人,做一个高素质高品味的现代人。语文素质教育要坚持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在努力提高学生吸收和表达素质的基础上,以语文中独特生动的形象去感染、感召、感悟和感化学生,不断提高学生观察社会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今天九十年代的学生最终成为二十一世纪高素质的现代化建设人才。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上一篇 : 声声慢教案
下一篇 : 威尼斯的小艇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