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课一体”单元教学法课题〗
教学生会说
教学生会复述。所谓复述就是复述课文的内容或故事情节,分简述、评述、创造性复述。训练时我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让他们灵活运用。指导他们运用课文中丰富的语言材料和遣词造句技巧,深化和丰富自己的口语,提高运用口语表情达意的能力。
教学生会口头作文。这既是作文训练的一种方式,也是训练学生在公共场所即席说话能力的好办法。每一节课开头的一两分钟,我总是引导学生走上讲台进行口头作文,精要地教给他们如何快速打腹稿,拟定思路,选择材料的方法。讲评时以表扬为主,有重点地指出其技巧上的不足,并及时诱导他们注意仪态,正确运用手势、表情和语调等。
教学生会问。这里的“会问”,首先是勤问。我的做法如是:有意给予“问”的话柄,吊学生“问”的胃口。如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我说“作者说马克思的逝世为什么不用‘心脏停止了跳动’而用‘停止了思想’?这是因为……”后边的话就煞住了,学生往往会循着这个“因为”的话柄向自己或他人提问,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好问。有意把话题留给不爱发问的学生,培养他们“问”的品质。
〖酝“乐”·激“情”·启“智”·拓“广”──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初探〗
设疑开拓法:
北宋思想家张载说过:“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费尔巴哈有句名言:新知识“是从怀疑中产生,与怀疑一道形成的。”疑是争之因,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深入探究知识的起点,有疑才能产生认知冲突,造成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有学习的自觉性、创造性。按照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一个善教者,不仅要善于答疑,更要善于设疑、激疑、善于在教学中使学生“于不疑处生疑”,促使他们动脑筋想问题。同时鼓励学生敢于见疑、争疑,师生双方共同切磋,互相牵引,这样便易于拨动学生心弦,点燃好奇之火,不被陈规旧章所束缚,不随主观臆测下判断,才有希望穿破未知的障翳,开启思维的大门。
就启发式教学来说,目前不少教师仍处于简单的“我问你答,一问一答”的浅层上,结果是学生的主动性、开放性思维严重受困受挫。因此,课堂教学的设疑要着眼于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上,有意识有目的地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使思维处于积极开放的状态,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抓住关节、捕捉矛盾设疑,相机诱导、层层翻进释疑,让学生不断进入“柳暗花明”之境界。如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这篇悼词高度概括了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贡献,表达作者深切悼念之情,语言通俗简洁而又内涵丰富,结构前后连贯、相互为用如行云流水,都是值得学习和领悟的。但如果以段落结构平推过去,学生会觉得浮光掠影,感受不深,更不会燃起思维的“兴奋点”。若以词语揣摩为切入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对马克思的逝世,恩格斯为什么不用人们常说的“停止了呼吸”或“心脏停止了跳动”来表述,却用“停止思想”来表达?这个提挈全文内容的关键问题的提出会立即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打开思维的大门,通过引导阅读琢磨,结合下文内容的比较研究,不仅能从中深刻领会文章的基本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安排,更重要的是能活化学生的思维源流,逐步培养学生根据语境创造性表达的能力。
〖让美育的“活水”注入语文教育的“方塘”〗
如教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开头一段,交代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语言很平实,但透过字面深入挖掘,就可领悟到恩格斯对马克思这个伟人的崇高评价,对马克思如海一般的深情,咀嚼“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等词句,把感人肺腑的高尚情操和语言因素糅合在一起,渗透到学生心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自我审美素质的提高,把钻研教材、备课视为心灵之旅。当作一次审美关照的过程。
〖文本解读的审美视角〗
理思路,不像以往动辄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中心思想,方式是灵活的,角度是多样的。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戏有戏路;凡能称为文章的,都有其肌理和逻辑。有的开宗明义,便可“顺藤摸瓜”。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六段前两句说:“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扣住这一句设问:“这样”指的是什么?“主要的”又是指的什么?这样便可牵一发而动全身。有的逐层推演,则可“步步为营”,设计一组问题,然后各个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