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寄语】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同学们又回到课堂了,字典语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记承天寺夜游》赏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祝大家学习愉快。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罢了)。
【注释】
1、承天寺:故址在黄冈县南;另一说,在福建省泉州市(有的书上这么说)。
2、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寄居承天寺(黄州?何来另一说:承天寺在泉州?疑!)。
3、庭下如积水空明:意思是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空明,形容水的清澈。
4、闲人:当时苏轼被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是一种挂名的官。官衔上还加有“本州安置”的字样,更近于流放。故自称“闲人”,实际上隐藏着一种郁郁难平之气。
【欣赏】全文,按照叙事、写景、议论的顺序,不加修饰而写成,仔细品味,眼前似有潺潺流水淌过卵石,弹出一支清新的曲调,给人以无限美的享受。又好像是一个天真、或恬静的处子,纯真而无邪。一件平常的小事,就写的这么美妙绝伦,清新、自然、安适,又带有淡淡忧郁,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清新而抑郁的文笔,把小品文写的着实令人喜爱不尽。但读后,使人不自觉的感到作者似乎有一种无法诉说的心情,在字里行间,能体会出作者力图以明月竹柏交相映辉的景色解脱和消释压抑的心境和郁闷情怀的做法。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这三句话蕴涵深刻的哲理是:月光虽非夜夜有,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它更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最后一句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二是对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
淡淡的静,淡淡的愁,淡淡的痛,淡淡的忧,淡淡的兴。
闲来无事,读一篇千古美文,不亦乐乎!
以上是字典语文网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记承天寺夜游》赏析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