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聆听生本课堂下灵性的语言表达-小学语文论文,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摘要:生本课堂为学生自由品味、自由创造和自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这种情境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其主要作用在于搭建各种活动的平台,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由发展的空间,把文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逐渐走进文本、走进生活,并真正受到人生的启迪,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提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以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情感的涌动,心灵的放飞。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具体从“生活引领表达”、“想象促进表达”、“人文孕育表达”等方面进行阐述,探究生本课堂下学生灵性语言表达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生活;想象;人文;语言表达
著名印度哲学家奥修把这样一句话称为伟大的祷文:“当鞋子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脚被忘记,也可以说是脚处于“忘我”状态,忘我地工作,工作得非常。今天,我们需要提供给儿童适合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儿童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儿童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就会水到渠成了,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生本教育要的现象与结果。可见自主学习中尤其体现了生本教育是多么重要。而“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服务和和仆人。
生本课堂为学生自由品味、自由创造和自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书海泛舟读为径,只要学生爱读爱说,有了量的积累,就能有质的飞跃,犹如“熟读唐诗三百首”,能达到出口成章,就可能实现“妙笔生花”的语言表达境界。在这种情境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其主要作用在于搭建各种活动的平台,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由发展的空间,把文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逐渐走进文本、走进生活,并真正受到人生的启迪,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提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以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情感的涌动,心灵的放飞。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引领表达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处处都洋溢着语文的气息。生活的语文,就是要自觉地将生活资源开发成语文课程资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道出了语文教育与生活关系的真谛。为了让语文教学枝繁叶茂,我们应践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让语文教学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使之发芽、开花、结果。鉴于此,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来。
例如《掌声》教学片断,
课始:同学们,生活中你享受过掌声吗?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得到的?
生:我讲故事把全班同学都逗笑了,大家给我掌声。
生:我的作文在校刊上发表了,班上的同学给了我掌声。
生:我上课发言很精彩,获得了掌声。
生:有时我作业写得很好,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
生:当我学习有了进步时,得到了大家的掌声。
课中:如果英子就是同学们中的一员,一摇一摆地走上了讲台,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呢?你们的一声声鼓励,英子一摇一摆地走上了讲台,你们的话语就是掌声,这不是普通的掌声,这掌声里有你们的爱心。爱心不仅仅是掌声,在你们的生活中,爱还是什么?
生:爱是一杯热茶。
生:爱是给爷爷奶奶捶背。
生:爱是帮助别人。
《爱的呼唤》的乐曲轻轻想起
生;爱是陪孤独的小伙伴聊聊天,给孤独的小伙伴带去快乐。
生 :爱是黑暗中的一支蜡烛。
课终:生活中,你一定得到过掌声。这掌声,也许是很多人送给你的,也许是一个人送给你的;也许是陌生人送给你的,也许是熟悉的人送给你的;也许是在你成功时响起,也许是在你身处困境时响起……选择一次最难忘、最让你感动的掌声写下来,把掌声响起的过程和你的变化、感受写具体.
这一案例,我紧紧抓住语文与生活这根链条,积极调动学生生活储备,有效地沟通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学生由于具有熟悉的生活空间,思维就显得比较活跃,语言的表达也就呼之欲出。在不知不觉中,教材融进了学生的生活,学习活动成了学生生活所需,这自然淡化了学生意识、学习意识,强化了主体意识、生活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教学中,由外在的动力转变为学生内存的需要,并且经历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体验,语文阅读教学与生活同在,体现了真正意义的语文教育。同时,引领学生做生活的主人,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随地感受活生生语文的存在,让生活融入语文,语文走进生活,使生活与语文的通道永远通畅,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就与日俱增。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挖掘生活的语文教学资源,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的教材。
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想象促进表达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要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从一个个问题开始的。正是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而且,学生提的问题越多,兴趣就越浓,注意力就越集中,思维也就越活跃,表达的欲望就越强烈。
在教学中,我常常巧妙地挖掘教材中的一些想象力的触发点、生长点,引导学生适时想象、说话、写话,使想象有文本可依,使想象与阅读联手,使想象与语言训练结合,使想象起到促进阅读与表达交融的桥梁作用。
例如在《凡卡》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读课文,然后提出问题。学生智慧之门被打开了,各抒己见:(1)课文有好几处回忆凡卡与爷爷的以往生活,有什么作用?(2)为什么课文多次出现“求求你,爷爷,带我回去吧,我快要死了?”(3)凡卡在鞋店的生活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感觉?等等。教师引领学生通过读书尝试解决。课文结束后,同学们可以发挥一下想象,分组讨论一下这三个问题(电脑出示)1.凡卡梦醒以后的那个晚上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凡卡说吗?3.圣诞节前,爷爷也可能给凡卡写了信,他会怎样写呢?小组讨论后让学生选择一个问题写下来。
这个案例中,我创设了问题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并在读书中自行尝试解决问题,整个过程都是在自主学习的状态下进行的,学生的思维敏捷,充满了智慧的灵性。课结束时安排说话训练,更是给学生的思绪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学生自由地驰骋在想象的天地里。我想,真正互动生成的课堂就是要努力摈弃过多的理性分析,创设宽松和谐的思维空间,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把课堂还给他们,使课堂成为学生问题思维体验的着力点;把问题的主动权还给他们,启发他们自主提问;把思维的主动权交给他们,让他们学会自己思维,自己想象,锻炼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我想,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思维会变得更加敏捷,更加灵活,想象会更加开放,语言的表达也会汩汩而出。
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人文孕育表达
语文都是凝聚着情感的认识,语文的背后是人,是独白的情感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充满了人文的魅力和人文的价值。作为语文物质外壳的语言文字,更是浓缩了人生命的情感和体验,是人生追求的外显。而所有的这一切都蕴涵在教材的文本中,它也是很好的指导学生立言的范本。因此,用语文课堂洋溢着的人文色彩,散发着的人性之美,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体验,调动学生自身的情感储备与作者的情感世界共振、共鸣,品尝语言文字所蕴涵着的生命意识的律动,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例如《假如》是人教版二上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我校一位语文骨干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感悟“为什么画”,然后在内容上提取审美点——挖掘主人公的美德,说:
“瞧,小树正冷着呢…… 小鸟正饿着呢…… 西西真不幸,她不能出来……小作者就这样用诗的语言把一个个愿望写下来。”同学们在得到了一次心灵的净化的同时,也迸发了一种倾诉的欲望,此时,教师引导道:“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还有很多很多人要帮助,还有很多很多愿望要实现,让我们也来做做小诗人。”出示: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 ,画 。(自由说——指名说——小组内交流)
生1: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穷人画很多的房子和钱。
生2: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沙漠画上许多树,让沙漠变成绿洲。
生3: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画很多啄木鸟,给小树治病。
…………
这一案例的教学,这位教师抓住课文主人公的美德,启发学生反复咀嚼,让他们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从而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进行语言表达,使人文精神的培育有了依附,并不知不觉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同时,人文精神也孕育了表达的沃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随情感的迸发一吐为快。
作为一名从教十多年的教师来说,我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做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那么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比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课堂是学生生长的地方。在生本课堂上,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可点燃的“火把”。诚如郭思乐教授所言,在教学中,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就会调动生命自然的伟大力量,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自主,变得快乐,变得高效,就会把外部的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自身需要的言语表达,促进学生在言语表达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和谐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郭思乐. 生本教育的意义--写在生本教育走进第十个年头
[2]《升本教育读后感》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聆听生本课堂下灵性的语言表达,小学语文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