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具有"零散细碎"的特点,高考复习任务重、收效慢、盲目性大,许多学生对语文不甚感兴趣等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为此字典语文网整理了高考语文复习应注意的问题,希望对考生复习有帮助。
一、专题复习,夯实语基
语文知识散且乱,无章可循,常常使高三学生在语文复习中抓不住重点,盲目地做了大量的习题,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适得其反,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在高三阶段,我们应该依据历年的高考试题和考试大纲帮助学生整理语文的知识网络系统,并为学生点明语文复习上的重难点。比如基础知识部分,可以分专题整理复习要点,理出一个框架来,然后精选练习题和历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所涉及的相关部分内容,进行专题强化训练。专项训练完之后再来一次过关测试,及时反馈,适时进行学情分析,这样复习起来相对的较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在专项训练时,不是仅仅依靠大量的练习就可达到较好的效果的,还需要引导学生归纳相关的思考方法和解题技巧,这些都应该建立在对考纲和高考试题的研究上。在专项复习中,教会学生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此外,不要以为专项复习之后,学生就能够真正掌握住了相关的知识要点、形成了相关的语文能力,每隔一段时间还要在进行相关的测试,以便检测学生真正的复习效果,真正夯实基础。
二、回归课本,充分挖掘课本的利用价值
绝大多数高三学生可能有一个语文学习上的误区,那就是单纯地做习题而忽略最根本的语文课本,殊不知有效地使用课本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从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来看,考题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大部分都来源于课本,即便有很多拓展性知识也是在课本的基础上拓展出来的,尤其是课内的古代诗文。高考命题常常在课外选材料,而答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却在课内,可以直接或间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因此复习时要和同学一起学习考纲,把各个知识点分解到各篇课文中去,这样学生再回到课文中去,学习目的明确,效果较好,所以课本是绝对不可以抛在一边的,课本上该记忆的东西,像一些在考题中常见的重要的字词、名句以及文言词语等一定要认真记住。这两年高考卷和各省的自主命题卷的名句默写就是从课文中出来的。当然,重视课文中的名句不仅仅只是为了默写这6分的题目,这也是高考作文可以用得上的丰富资源,从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评卷来看,善于利用课文资源的作文都比较容易脱颖而出。
与课本联系密切的还有文言文阅读题,不管是翻译,还是选择题,所考的知识都不会超出课本的难度。语文高考文言文中的知识点一般都是教材中的直接或间接迁移,重视课本才能从容地应对考试。首先,在平时的复习中,我们应该以"常见的实词为主,以不常见的实词为辅;以常见的虚词为主,以不常见的句法、虚词为辅。"对常见的实词(约120左右)我们要了解其所有义项,做到能在不同的场合识别,并在考题中准确的判断与回答。其次,要了解高考文言选段的特点,对其有所准备。高考文言选段从体裁上说,史传类的作品出现的频率较高,主要以叙述为主,议论较少,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简洁,近年来抒情类的文章也开始出现,那么,我们平时的准备中,就不能只注重史传类作品的阅读训练,各类文章的阅读训练都应有所涉及,训练学生整体阅读、总体把握,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通过理解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爱是憎,写作的意图是赞扬还是讽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等,弄清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歌鉴赏也是这样,高考的诗歌鉴赏题通常从"语言、形象、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的角度命题,虽然命题材料不是直接出自课文,但却与课本有着密切的关系,与课本中的篇目比较贴近,其考试的侧重点也与平时的教学相似,重视教材中重点篇目的复习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掌握鉴赏的基本技法。这样,学生虽然面对的是内容完全陌生的诗歌,但由于掌握了基本的解读方法,对内容、形象、情感、技巧的感知比较容易上手,鉴赏便会比较到位,答题时便不会泛泛而谈。
三、加强课外阅读,强化现代文阅读能力
高考现代文阅读历来是高考复习的难点,在每年的高考试题中都占相当大比重,是高考试题中拉开分数档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学生做题时感到难以把握,就连教师辅导复习时也感到棘手,仅靠高三阶段进行大量的阅读强化训练是难以奏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宜早不宜晚。毕竟,阅读能力的形成只能在阅读活动中实现。在高一、高二阶段,我们除了完成基本的现代文教学任务外,应该每天要求学生每天进行一定的阅读,并由各学习小组长推荐一篇认为有必要精读的文章,由教师进行鉴赏引导或印出相关的鉴赏分析文章。这样,不仅保证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在平时就让学生对文章的鉴赏有了一定的印象,在高三阶段的专题复习训练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平时的课外阅读如果抓得好,则能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奠定下较好的基础,而高三阶段的专题阅读复习训练则能让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顺利地向高考阅读迁移。高考阅读通常采用的是精细阅读的方法,这与平时的阅读有较大的区别,平时文章看得多、读得多并不一定就能在高考阅读上得到较好分数。在专项训练时应注意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角度、考查要点,通过适当的训练强化对高考阅读题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总结解读文本的规律、答题的方法等。
四、要专门练一练文言文翻译
翻译文言文不是能读懂文本就可以轻易做到的。因为心里边明白不等于嘴上能够说出来,嘴上能说出来不等于笔下能够写出来,它还涉及现代汉语的书面表达能力问题。
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通常讲究信、达、雅。所谓信,指的是忠实于原文。原文讲的是什么意思,译成现代汉语后应能如实传达出原文的意思,不能随意增,更不能曲解。所谓达,指的是译成的话要符合现代汉语的地规范,要文通字顺,不能是虽然忠实原文了,却译得别别扭扭,让人难读或难懂。至于雅,则是比较高的要求,指的是译成的现代汉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不但作到忠实于原文,还能够把原文的意蕴较好地传达出来,文笔流畅优美。要作到信、达、雅,还有个原则要遵循,即所谓“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这条原则的意义在于,遵循它可以避免文意上的随意增减和曲解,尽可能贴近原文的意思,这样才有“信”可言,而只有那些无法直译出来的地方才用意译的方法弥补,借以作到“达”,趋向“雅”。有的同学翻译文言文只满足于“大概其”,甚至把对文句的解释当作翻译,这样不行。翻译文言文要做到逐字逐句落在实处,特别是那些关键词语要仔细斟酌才能落笔。
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不做一些专题训练显然是不行的。训练题目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题就从课文中选取。原因是,课文经过反复诵读,文意几经揣摩,已经读通读懂,谙熟于心,剩下的就是语言转化工作了,也就是用现代汉语把心中的感悟忠实地传达出来。这样的工作是十分有意义的。这样做比随便碰到什么文本就拿来翻译要强得多。其中道理很简单:虽说心里明白的不一定译得出,但心里不明白的一定译不出。学过的课文心中已经明白,拿来翻译,才好作到信、讲究达、追求雅。这样的练习做过一些以后,翻译的决窍就摸索到了。凭着这样的本事再去翻译生疏一些的文句,才不至于不得门径而入。
具体的翻译方法上,在平时就要训练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九字法,即“留、补、删、换、调、选、译、固、意译”的方法,明确知道哪些词可以照抄,哪些词必须准确的翻译,哪些内容需要补充上,甚至哪些词就是得分点。
五、充分利用课本,积累写作素材
在素材积累方面,限于农村学生较多的实际情况,可以引导学生巧借一下教材,按专题如"理性之美""生存与智慧""生命的意识"等分门别类整理写作素材。这种素材积累方式实际上是在训练学生选择和运用材料的能力,做好这项工作,将能够为他们在写作时的"文思如涌"准备好一条便捷的联想想像的思维通道,为思想阐发和情感倾诉找到好的依托,也能够成就一篇考场佳作。
语文教材历来以精选的名家名篇、优秀时文为主体,它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的写作材料,也给我们提供了精妙的写作方法,因此教材也理当是我们写作的"凭借"。我们从一向所忽视的语文教材中,也可以得到启发,获得写作的灵感,获得有用的材料,写出有声有色的好文章。高中生已经学过不少课文,在高考中将课文素材移花接木,是显示才华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且这样做了,也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认为这位考生知识面宽,视野广,积累多。
但是单凭积累一些作文素材,看几篇介绍作文技巧的文章,背几篇考场满分作文,是不能应付高考作文的。考场作文非练不能出成绩,正如巴金先生说的:“只有写,才会写。”因此,要提高各种题型的审题、立意、行文能力,必须适时适量地做好每一次作文练习,以求循序渐进。
( 一)加强立意训练
写作之行,立意为先!所谓立意,就是赋予写作行为以准确的意图,这是写作行为的起始点,又是目标点,是考场作文的基本底线。对于考场作文而言,如何准确地界定与把握命题者的正确意图和话题本身的意义指向,又如何在文章中把自己的观点准确地呈现出来,可以说将大体决定全文的成败。
关于命意训练,需强化以下三种意识:
1.主体意识:提供了材料的作文,要抓材料中的主要对象、事件和结果,有结论句的更要注意;无材料的作文,要抓关键语素。
2.追问意识:针对结果或核心语素做三追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通过这三个“追问”的任何一个都可能成为命意的基础。
3.渗透意识。对于提供了材料的作文,要充分利用材料,最好能在文章中对材料内容有所体现,这样才能体现出文章与材料的密切性。另外,一定要注意把自己的主旨渗透在文章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多次的语言“点化”,有时甚至可以把偏了的题意拉回来。
( 二)加强结构训练
对于每一位同学们而言,作文速度是考场制胜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速度本身又与文章结构的形成密切相关。应事让学生先熟悉和掌握几种有特点、有创意、易把握的作文结构模型,这样既可减少写作构思的时间,而且也容易控制写作的进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通过有效训练,进行结构预设,完成结构建模,应该是高三作文训练的一大重点。
(三)加强语言训练
写作训练中要学会反复锤炼,努力做到词语生动、句式灵活,修辞方法恰当。概念化的、抽象的、生涩的词语尽可能少用,多用富有色彩、动感和情绪体验,能诉诸人的感官,调动人的形象思维,撞击人的情感世界的词语,学会用近义词和反义词来体现事物细微的差异和鲜明的对比。学会灵活得体地交替使用长句和短句、主动句和被动句等。
锤炼语言,要学着恰当引用诗词佳句来增添文章的文字情趣,增添新意。可妙引经典句式,以此来优化文章语言,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如“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没有……就没有……更没有……”等经典句式。还可以妙引流行词句,增添语言情趣。如广告词“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快乐,你懂得”等。学着巧用修辞。多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使句子生动形象,耐人咀嚼。如此一来,整篇文章也就有了生命力了!
六、要注意温故知新
由于一个专题和另一个专题间联系不是很紧密,所以在复习新的专题时,要对过去复习过的内容不断巩固,以免遗忘。如有的学生在复习现代文阅读时,对前面复习过有关病句的内容已经忘记了,关于考纲中要求熟练掌握的6种病句类型有哪些,已模糊了。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成语和默写的考查中。针对这种现象,要提醒学生一定要每天挤出一部分时间来巩固自己过去复习的内容,只有不断巩固,才能加深印象,加深理解,前面所做的努力才不会白费。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浅谈几个高考语文复习应注意的问题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努力复习,丰富自己,锻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