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是本文的第一个特点:
作者主要通过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表现人物特有的性格。如课文中作者写了“鸡肋事件”“阔门事件”“食酥事件”“梦杀侍卫事件”“簏藏事件”“试才事件”“代植答教事件”等等,这些事件作者写得很详细,每一个细节都能透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如“阔门事件”中,曹操往观花园,“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说明他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也是一个喜好搞点小花样以迷惑别人的人,即使是修造园门这类小事也不直言,也要表现一下自己的这个特点。又如“簏藏事件”,修与植为一党,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
这样的细节突出了曹植、杨修为人旷放而粗心的性格;而反观曹丕,请人议事,多为“密请”,还“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之”,曹丕为人的精细与精明尽然写出。在语言描写上,作者写杨修讲话往往毫无遮拦,如“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也……”此等语言说出,被曹操以“造言”罪名之,也实在不冤。杨修的语言有时又有调笑色彩,如在食酥事件中,一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令曹操“虽喜笑而心恶之”。有时他的语言又一针见血,如“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杨修的这些语言充分表明了他为人放旷无拘束而又富于才智的特点。反观曹操语言,多短而明、伪而诈,既表明其身份特点,又表现其奸险性格。作者也很注意描写人物的心理,每写一件事后都必定要写人物心理,如“心甚忌之”“心中甚疑”“虽喜笑而心恶之”等等,对于刻画人物性格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本文的第二个特点是情节多变,一波三折:
课文始述导致杨修被杀的鸡肋事件,一方是“造言”乱军心,一方是执法如山,将杨修“推出斩之”,其“首级号令于辕门外”。大敌当前,这样处置似乎是合理的。但一个“数犯曹操之忌”,就使情节发展起了第一个波折,令读者立刻生出疑窦:原来曹操杀修并非为了执行军法,而是另有原因。接下来写曹操忌恶杨修的六件事,以“佯斩”夏侯惇作收束,点出曹操杀修的真正原因。
情节至此本可收场,但作者却又写曹操“下令来日进兵”,使故事又是起波折,令人生疑,难道“屯兵日久”“犹豫不决”的曹操因为突杀了杨修而下了破蜀的决心?抑或是为了表现自己杀修的正确无误?以下的情节进展则真相大白,原来第二天的进兵不过是以进为退,将士们并非作好了战斗准备,否则曹操也不必“拔剑在手”,下“诸将后退者斩”的死令。此战以操中箭落马受伤草草结束。至此杨修之死的余波应该平息了,然而作者却再起一波,令曹操在伤痛中忽又想起杨修的话,下令“将修尸收回厚葬”,再一次引起读者的疑问,曹操为什么要厚葬杨修?是他后悔了吗?还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惜才之心?让人回味无穷。
3、课文第三个特点是多种叙述方式的交叉运用:
作者叙述故事,有正叙、倒叙、插叙、补叙。总体看,作者是写曹刘之间争夺汉中的战争,而《杨修之死》不过是这一场战争中的插曲,是整个战争叙述过程中的一段插叙。单从杀杨修故事看,“鸡肋事件”是正叙,交代了杀杨修为表面原因;然而实质的原因是杨修“数”次犯忌,作者对杨修为人特点以及“犯忌”情况作了补充叙述;这种补叙使读者搞清了曹杨之间由来已久的矛盾,相对于“鸡肋事件”的正叙,后续的六件事的叙说,又是倒叙。这样全文“正”中有“补”,“补”中含“倒”,“倒”即是“插”,相互交替、交叉,充分反映了作者叙事的才能,也使情节来龙去脉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