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思路]
1教师、学生共同与文本对话。紧紧抓住文中两次出现的“受不了”一词,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激发想象,从而层层深入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1)抓住两组意思相反的词语,引导学生感悟父亲和儿子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读文本,并让学生从文中找到形容父亲的词语是“辛勤”、“省吃俭用”,形容儿子的词语是“懒惰”、“花钱如流水”,使孩子们从中感悟到这对父子截然不同的特点,从而理解到父亲“受不了”的原因。
(2)找出文中的两个“受不了”,师生共同体会父子的心情。在学生明确了父亲“受不了”的原因后,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出现的两次“受不了”的不同:第一次是父亲面对儿子的失望与痛苦而感到“受不了”;第二次是儿子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一枚金币不被认可感到伤心与气愤而“受不了”。此时,引导学生丰富文本内容,想象儿子在这一周中都会帮人家干些什么?他会吃哪些苦?受哪些罪?这一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使学生感悟到儿子挣钱的艰辛,从而体会儿子后来“受不了”的心情。
(3)引发学生写出感悟,进一步与文本对话。当学生读到父亲说“现在,我相信这是你挣来的钱了”时,引导学生转变阅读角色,想一想:听了父亲的话,作为儿子会对父亲说些什么?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使学生对“金钱”这个主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2关注学生的感受。
(1)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读。如体会父亲的“受不了”和儿子的“受不了”时,请学生先来说一说他们会“怎样”说,然后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文中,再读出自己的感受。
(2)课前的小游戏,请学生说一说对“钱”的真实感受。读过课文后,再来谈对“钱”的认识,使课文的主题和每一个学生的感受相联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予以珍惜的道理。
2.了解人物特点,体会人物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知反义词在刻画人物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人物特点,揣摩其在不同环境下的心情,展开联想,读出感受。
[教学过程]
师:我说一个词,马上把你的第一感觉告诉我,第一个词“幸福”。
生:爸爸、妈妈、家。/美好的心情。/温暖。
师:下面我们不说词了,(师出示一百元钱)看到它你想到了什么?
生:财富。/富裕。/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