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拼音,写词语。
二、按照意思写出词语。
1、形容神情态度各种各样。( )
2、形容生动逼真的样子。( )
3、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
4、草木苍翠茂盛的样子。( )
5、古代兵士打仗穿的护身服装。( )
三、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门楣( ) 淤泥( ) 拘留( )
营救( ) 镌刻( )
四、造句。
1 似乎——
2 也许——
3 既……又……
4 不但……还……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车胤问学
车胤从小刻苦读书,通晓了许多学科的知识。后来,他被晋武帝选拔做了朝廷的官,但他仍然勤奋学习,并且不耻下问,常向他人请教。
晋武帝是个有文才的皇帝,他常给大臣们讲经,讲了以后还要提问,大臣中有两个大学问家,即谢安、谢石两兄弟。每当皇帝提问,他们总是侃侃而谈,畅抒己见。车胤非常佩服,决定去向他们请教。
一次,晋武帝又给大臣们讲《孝经》,谢家兄弟就预先在自己家里开了一个讨论会。会上,众人高谈阔论,出语不凡。车胤听了大家的发言,感到有个问题还不明白,就想问问谢家兄弟,但又怕他们嫌自己罗嗦。坐在他旁边的远羊说:“哪里见过明亮的镜子厌恶人们常去照它,清澈的流水害怕和风吹拂呢?”车胤听了,勇敢地走上前去,向谢家兄弟请教。谢家兄弟看到他脸色恭敬、言语恳切,就详细地给他讲解,使他的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答。
第二天,晋武帝向大臣们提问。轮到车胤回答时,他不慌不忙,胸有成竹,把问题阐述得非常清楚。晋武帝听后,十分满意。从此,车胤经常向谢安、谢石请教,与他们共同探讨学问,最后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不耻下问——
胸有成竹——
2、下面词语中带点的字应选哪种解释?打上“√”。
通晓:(1)天刚亮;(2)知道;(3)使人知道。
畅抒己见:(1)解除;(2)表达;(3)发表。
3、“渊博”是什么意思?车胤是怎样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的?
4、请概括各自然段的段落大意。
5、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
第十册语文期终练习(6)
姓名
一、读拼音,写词语。
二、给带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意思。
1、诸葛亮挺有才干。( )
⑴人才;⑵能干;⑶干劲;⑷办事能力。
⒉ 齐王派大夫晏子出使到楚国去。( )
⑴使用;⑵派遣,支使;⑶让,令,叫;
⑷奉命办事的人,驻外国外交长官。
⒊夜很深了,铁人还在床上辗转反侧。
⑴从表面到底的距离;⑵程度高的;⑶久,时间长。
三、正确选择括号中的字词,把不合适的字词划去。
⒈朱丽清同学平时表现还不错,但这次(居然 果然)做出这件事,实在令任
(难忘 失望)。
⒉虽然今天来听报告的人特别多,但会场仍然十分(平静 安静)。
⒊只要我们有决心,一切困难(都 多)能(克 刻)服。
⒋自修课,教室里十分(幽静 安静),同学们有的在做作业 ,有的在看书。
⒌植物园里树木茂盛,环境(幽静 恬静),躺在草地上休息,或者看看书是
十分愉快的事。
⒍孩子睡着了,(安静 恬静)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粽子 激动得( )
( )的流苏 羞愧得( )
( )的眼睛 再三地( )
五、照样子改写句子。
⒈ 例:一把泥壶值几个钱,又是你自己打破的,怎能拿这两块钱?
一把泥壶值几个钱,又是你自己打破的,不能拿这两块钱。
盲姑娘听了贝多芬弹的曲子,怎么不激动呢?
⒉ 例:家家每到这一天,门上挂菖蒲、艾草。
每到这一天,家家门上挂菖蒲、艾草。
我早晨在点心店门前排队买早点。
六、修改病句。(在原句上修改)
⒈爸爸的身高大约有一米七左右。
⒉学习了《五月端阳》这课,知道了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来历。
⒊雷锋同志牺牲了,他那崇敬的革命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七、选择下面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①表示列举的省略;②表示说话断断续续;③表示语意未尽。
⑴公园里的花真多,有月季花、牡丹花、金盏菊……( )
⑵铁人激动地批评她说:“钻工们在一线苦战,你却任由他们的孩子哭?……”( )
⑶我诧异地问:“您……您怎么知道的?”( )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让妈妈乘“摩托”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当医生的妈妈每天总是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到幼儿园的门口来接我。
一天傍晚,幼儿园放学了,我站在幼儿园门口等妈妈。我等了好久,还不见妈妈到来。眼看着不少小朋友坐着爸爸妈妈开来的摩托车“飞”走了,我真羡慕啊!这时,妈妈骑着自行车来了。我见她满头是汗,很疲倦的样子,便问:“妈妈,你怎么啦?”妈妈说:“快下班时,来了一位急诊病人……”
我想,妈妈多辛苦啊,我也要让她坐一坐“摩托车”。我叫妈妈双脚别动把住车头,走到妈妈车后,使劲地推着自行车。我边跑边喊:“妈妈乘摩托车罗,妈妈乘摩托车罗!”
妈妈笑了,眼里笑出了泪花……
回答问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⒈“妈妈”每天是怎样到幼儿园去接孩子的?
⒉那天傍晚“妈妈”为什么接孩子迟到了?
⒊“我”是怎样让“妈妈”乘“摩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