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五单元
训练内容:写一篇关于菊花的作文,可以写大规模的菊展,也可以写一种菊花。
作文题目:菊花
教学目标:一、能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地描写出菊花的特点,并展开合理的想象。
二、能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形成评点习作的能力。
三、激发习作兴趣,培养想象力,发挥其创造性。
四、能激发习作兴趣,鼓励学生自由地说,生动地写。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观察不同形态的菊花,并拍成照片,制作成课件。
学生:留心周围的菊花,或参加当地的菊展,观察的同时填好观察记录表。
菊花的名字 花朵的形态 花瓣形、色、味 茎、叶的形、色 产生的联想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深秋是菊花盛开的季节,秋天由于有了种类繁多、五彩缤纷的菊花而更加绚丽多姿。我国是菊花的王国,哪里都有它的踪影。今天我们一起用自己的笔来描绘、赞赏菊花。
二、自读感悟,明确要求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思考: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
2、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1)可以写大规模菊展,也可以写一种菊花
(2)应抓住它的花型和花瓣具体地写出它的形状和颜色。
(3)能根据菊花展开合理的想象。
2、教师小结。
三、交流观察,选择素材
1、你观察了那些菊花?它们各是什么样的?
2、交流。学生拿出在课前完成的表格,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观察到的与由此产生的联想介绍给大家。
生1:“我重点观察了‘白呼啸’,‘白呼啸’洁白如雪,那一朵朵、一株株的‘白呼啸’连在一起,仿佛是一片白云,又似一层层浪峰。我仿佛坐在一只轻舟之中,凌驾浩荡的秋风,拨动双桨,溅起雪白的浪花,耳边呼啸着万顷海浪……”
学生评价、补充。他写出了“白呼啸”的颜色特点,许多在一起,比作白云也十分恰当;他的联想十分丰富,而且写的也非常出色!值得我们学习;他没有写出花瓣的形状,也没有写到叶子。
教师相机出示“白呼啸”,引导学生再次观察,想象,在思维的撞击中产生新的火花,为习作积淀丰富的素材。
生2:“红菊花围成一簇,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我置身其中,轻轻抚摸,细细观赏。那些红菊花的茎,呈墨绿色,微微弯曲,似乎很神气。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数它的花瓣了,在几片手掌形绿叶的衬托下,一丝一丝,弯弯曲曲,美丽极了。那花盘微微低垂的,更像一个害羞的姑娘,低垂着脑袋,泛红了小脸,默默不语。”
学生评价、补充。他写出了红菊花的颜色特点,还把它比作燃烧的火焰呢;他的联想十分丰富,把花比作火焰,叶比作手掌;他把菊花当作人来写了,用了神气,泛红了小脸,默默不语。
教师相机出示红菊花,引导学生再次观察,想象,在思维的撞击中产生新的火花,为习作积淀丰富的素材。
生3:“我发现了一棵深红色的无名菊,它在姿态各异的菊花中是那样矮小,那么不起眼。它没有“绿朝云”那样迷人的华贵姿态,但它美得自然、朴实,也在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它那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学生评价、补充。他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无名菊花的内在美,我们都没有注意。若能进一步具体地写出它的形态和颜色就更好了。
生4:“最逗人喜爱的要算那‘黄龙戏珠渡金楼’了,它是叔叔、阿姨们用自己的巧手将一簇簇黄菊扎成。只见两条巨龙张牙舞爪,怒目圆睁,正在争夺一颗龙珠,龙身上的朵朵黄菊,恰似片片龙鳞。龙身后,那人工镶成的袅袅的白云、雾霭,别有一番情趣……”
学生评价、补充。(略)
生5:“我们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边走边看,在一股股浓郁的菊花香气迎面扑来之时,我们已置身于花的海洋之中。这时,我第一次感到目不暇接,只好摸一摸这一簇,闻一闻那一朵。啊,这里的菊花颜色真多,金黄的、雪白的、粉红的、玫瑰紫的……我流连在似锦的菊花中,诵读着它们的名字,欣赏着它们的风姿。雍容华贵的‘白呼啸’,亭亭玉立的‘绿朝云’,五彩缤纷的‘五彩凤凰’……它们那妩媚的笑脸,婆娑的舞姿,都充满着诗情花意。我完全陶醉在这花香馥郁的花海中。”
学生评价、补充。(略)
四、自读例文,感悟写法
怎样才能把菊花的美,用文字生动地表达出来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高山流水》,从中发现并学习好的方法。
1、学生自读例文《高山流水》,完成练习。
(1)、作者从、、方面进行描写,重点写的是,这样写的好处是。
(2)、作者就菊花展开了丰富的联想,请从文中划出,仔细朗读且体会其中的好处。
(3)、你认为文中还有什么地方值得学习?
2、讨论。
生1:“作者从菊花的茎、叶、花瓣三个方面进行描写,重点写了花瓣,这样写既使读者对‘高山流水’有全面的了解,又集中笔墨具体地写出花瓣的特点,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生2:“作者准确、生动地写出了‘高山流水’的特点。”
生3:“我认为叶子肥大稠密,而且下垂,一片一片的,紧紧地抱在一起,看上去像绿色的山崖。写得好,特别是‘抱’字用的生动。”
生4:“作者想象丰富,由下垂的白白、细细、长长的花瓣想到涓涓流淌的细流,由花瓣顶端向上翘,弯成一个个小圆圈想到溅起的一朵朵浪花,还听到潺潺的水声。”
教师相机板书并小结:抓住重点,有详有略;抓住特点,细致描绘;根据特点,展开联想等。
五、运用写法,独立创作
1、学完《高山流水》后,你准备怎样写菊花?
2、学生独立思考后,和同桌讨论。
3、交流。学生练说。(略)
教师引导学生:联想时,既可以抓住菊花的外形特点,也可抓住它内在的品质,展开丰富的想象。
4、请同学们运用学到的写法,把自己观察到的菊花写出来。
5、学生练习写作,教师巡回辅导。
6、自由组合小组,相互修改。
六、推荐发表,展示风采
1、小组推荐佳作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赏析。
2、教师对共性问题再作指导,学生再次修改。
3、教师推荐优秀作文至各报刊、杂志发表。
教学设计评析:
本课设计体现了三个重视:
一、重视课前观察。在作文指导前,先让学生“观察、收集写作素材”,并通过表格作记录。学生饶有兴趣地做了充分的准备。到了上作文课时,就有说不完、写不尽的内容。因而,学生学习时十分轻松。而有的老师上作文课常常搞“突然袭击”,到上课时,才亮出作文题目。学生在缺乏生活积累和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作文,怎么能不陷入困境呢!这说明,课前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积累作文材料,是指导学生作文重要的步骤。
二、重视打开思路。在教学中,体现了帮助学生敞开思路,而不是按照自己事先设计好的一套“请君入瓮”。例如写作内容,可以写大规模菊展,可以一种菊花;可以重点写花的颜色,也可以重点写花的形态。又如写作顺序,可以是先写面——菊展的规模,再写点——最有特点的一株;也可以是先写点——最有特点的一株,再写面——菊展的规模。再如写作方法,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说观察到的菊花,再学习例文的写法,这样既能发挥例文的示范作用,又能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例文对于学生思维的限制,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
三、重视引导思路。写作时,首先应该弄清写什么、怎么写。本课通过“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你观察了那些菊花?它们各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描绘呢?”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随着引导,学生的思路一步一步展开。文章的材料、条理一一清楚以后,又对详写部分作了重点指导。利用事先制作好的课件,再次引导学生观察,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学生观察不认真或淡忘的情况,更利于学生想象。
附:学生习作
赏菊
付维娜
星期天上午,天高气爽,晴空万里,我漫步来到青山湖公园的菊展区。
啊!好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远远望去,菊花姐妹都像赶集似的,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聚拢来。白的如雪,黄的似金,红的像火,个个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一阵醉人的秋风吹来,朵朵菊花摆动着婀娜的身姿,翩翩起舞,仿佛在迎接贵宾来临。
红菊花围成一簇,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我置身其中,轻轻抚摸,细细观赏。那些红菊花的茎呈墨绿色,微微弯曲,似乎很神气。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数它的花瓣了,在几片手掌形绿叶的衬托下,一丝一丝,弯弯曲曲,美丽极了。那花盘微微低垂的,更像一个害羞的姑娘,低垂着脑袋,泛红了小脸,默默不语。
最逗人喜爱的要算那“黄龙戏珠渡金楼”了,它是叔叔、阿姨们用自己的巧手将一簇簇黄菊扎成。只见两条巨龙张牙舞爪,怒目圆睁,正在争夺一颗龙珠,龙身上的朵朵黄菊,恰似片片龙鳞。龙身后那人工镶成的袅袅的白云、雾霭,别有一番情趣……
“好香啊!”众人情不自禁地赞道,伴随着清风,花香溢满了青山湖公园。大伙儿尽情地享受着!只见大爷们拽着花枝嗅嗅花,闻闻枝;姑娘们便在花前拍照,留下这美好的一瞬间;我们在花丛中你追我,我赶你,唱啊,跳啊,沉浸在绚丽多彩的花海之中。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洒遍了整个青山湖公园。这时,秋菊也显得更加美丽了。我怀着无限的眷念,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菊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