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月,阙也》阅读训练及答案

2010中考报刊杂志最新作品阅读训练之张晓风专场

《月,阙也》阅读训练及答案

作家名片

张晓风,台湾十大散文家之一。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有三四十种,并曾一版再版,并被译成各种文字。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并将她列为台湾“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她的散文总是充满发于自我的真情至性,既有慨叹人生的虚无,亦不沉溺于文字的晦涩,其字里行间自有一股索然不磨的英伟之气、侠士之风,而又不乏女子雅致、凄婉的纤细柔情。代表作有小说:《白手帕》、《红手帕》、《梅、兰、竹、菊》、《潘渡娜》;散文:《初雪》、《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步下红毯之后》、《只因为年轻啊》等。

链接中考

《你为什么拿这一个》张晓风(入选2009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母亲的羽衣》张晓风(入选2009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语文试题);

《雨荷》张晓风(入选2009年广西省南宁市中考语文试题);

《不知有花》张晓风(入选2007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哲思启智•感知真谛

月,阙也

张晓风

“月,阙也。”那是一本二千年前的文学专书的解释。阙,是“缺”的意思。

那解释使我着迷。

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

那斋名也使我着迷。

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是毫无疑问地被一般人所接受。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

在《淮南子》里,我们发现中国的天空和中国的大地都是曾经受伤的。女娲以其柔和的慈手补缀抚平了一切残破。当时,天穿了,女娲炼五色石补了天。地摇了,女娲折断了神鳌的脚爪垫稳了四极。她又像一个能干的主妇,扫了一堆芦灰,止住了洪水。

我非常喜欢中国西南部一少数民族的神话,他们说,天地是男神女神合造的。当时男神负责造天,女神负责造地。等他们各自分头完成了天地而打算合在一起的时候,可怕的事发生了:女神太勤快,她们把地造得太大,以至于跟天没办法合得起来了。但是,他们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把地折叠了起来,形成高山低谷,然后,大地才虚合起来了。是不是西南的崇山峻岭给他们灵感,使他们想起这则神话呢?

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残缺。

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皱褶,皱褶造成了奇峰幽谷之美。月亮是不能常圆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当我们心平气和地承认这一切缺陷的时候,我们忽然发觉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

在另一则汉民族的神话里,说到大地曾被共工氏撞不周山时撞歪了——从此“地陷东南”,长江黄河便一路浩浩淼淼地向东流去,流出几千里的惊心动魄的风景。而天空也在当时被一起撞歪了,不过歪的方向相反,是歪向西北,据说日月星辰因此哗啦一声大部分都倒到那个方向去了。如果某个夏夜我们抬头而看,就会发现群星灼灼然的方向。就让我们相信,属于中国的天空是“天倾西北”的吧!

五千年来,汉民族便在这歪倒倾斜的天地之间挺直脊骨生活下去,只因我们相信残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丽的。

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一张葱油饼不够圆,一块镍币也不够圆,即使是圆规画的圆,如果用高度显微镜来看也不可能圆得很完美。

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们只能作圆的“复制品”。就现实的操作而言,一截圆规上的铅笔心在画圆的起点和终点时,已经粗细不一样了。

所有的天体远看都呈球形,但并不是绝对的圆,地球是约略近于椭圆形。

花朝月夕,固然是好的,只是真正的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赏花?当初生的绿芽嫩嫩怯怯地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当柔软的枝条试探地在大气中舒手舒脚时,花隐在那里。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里。当花瓣怒张时,花在那里。当香销红黯委地成泥的时候,花仍在那里。当一场雨后只见满丛绿肥的时候,花还在那里。当果实成熟时,花恒在那里,甚至当果核深埋地下时,花依然在那里。

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满?哪一刹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

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它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

(选自《张晓风经典散文》,当代世界出版社,有删改)

心香一瓣

残缺,是生活的常态,也是美的常态,领略、接受、欣赏残缺,可以感知生活的真谛。作者由对“阙”的着迷开篇,而后骋笔于神话传说,运用了大量的古代神话传说,阐述了“天地是有缺陷”的道理。这些神话传说,朴实而隽永,神奇而逼真,在诠释浪漫的同时也在诠释着人生,既增添了文章的神秘色彩,也丰富了散文的质感。接着作者指出“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只要我们不要做一朝一夕的看花赏月人,那么,人生在世的每一刻就都是美好完满的。全文语言简洁而清丽,凝练而多姿,细细咀嚼,令人回味无穷。 且读且思

1.曾国藩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

2.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古代神话传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看花人”?

4.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向我们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月,阙也》:1.因为现实世界不可能完美无缺,人生亦如此,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体现出了他正确对待现实,正确认识自我、挑战自我的积极态度,求阙的目的就在于求全。2.运用大量的神话传说,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文章的神秘色彩,又有力地证明了中国人对“天残地缺”说法的相信。3.示例:不但要爱花开的美,也要学会爱花不开的“常态”,见或不见都要懂得时刻欣赏。4.示例:世间事物乃至人生的圆满和完美总是相对的,而且常和缺憾与不如意相生相伴,要懂得欣赏残缺之美。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